功能训练应用于网球运动员步法移动训练的理论探讨

2022-04-29 13:00王国宇马国东
当代体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步法网球专项

王国宇 马国东

近年来,功能训练传入国内,运用到竞技体育领域中,并且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有关功能训练的理念、方法以及手段并未在网球项目运动员的专项步法移动训练中有所体现。运用文献资料法,以功能训练为背景,从网球运动员实际比赛中的运动需求角度出发,分析球员专项步法移动的能量供应特征、运动形式以及神经系统的变化,为构建专项步法移动能力的训练方法提供理论依据,遵循最佳竞技能力金字塔模型的进阶过程、巩固和完善专项化的动作模式训练以及加强运动员灵敏性和本体感觉的训练,以此加强调控网球运动员步法移动能力的科学训练过程。

如今,职业网坛的球速越来越快,击球回合更多且在底线陷入僵局,此时运动员想要赢得比赛,往往需要快速的步法移动能力、出色的进攻与防守能力以及技战术运用能力的相结合。球员拥有出众的步法移动能力是其完成击球动作的重要保证,并通过良好的步法移动迅速到达击球位置为选择合适的击球方式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击出更大力量、更深角度的球可以逼迫对手露出更多的场地空当。即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落于下风、被迫处于防守状态时,运动员可以通过快速的步法移动能力影响对手进攻选择甚至出现失误,从而掌握比赛的节奏。网球运动员的步法移动能力直接决定了其基本网球技能的质量。目前,国内传统训练方法太过注重技术和手法训练,忽视移动能力的训练,造成技术衔接出现问题。本文将从功能训练的角度,分析网球运动员步法移动能力的运动需求,为网球运动员的专项步法移动能力的训练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1 功能训练的研究概述

1.1 功能训练的概念

Gary Cook认为功能训练主要以运动形式作用,在运动过程中,身体是一条完整的动力链;并且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机体运动链的完整作用。刘爱杰和李少丹认为,功能训练主要是为了加强核心力量和提高整体力量,以此奠定专项所需的力量基础。功能训练的目的是在运动形式的作用下提高训练手段的专项化,在模拟实际比赛状态下提高竞技水平。综上所述,功能训练就是为达到更高的竞技水平所进行的多维度的整体性训练方法,使神经肌肉系统更高效协调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从而丰富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体系。

1.2 功能性训练与传统训练的关系

功能性训练注重灵敏、协调、平衡、柔韧等素质的发展,把核心区训练作为重点且进行对抗自重的训练,功能训练特别强调协调深层肌群的发力和多关节及肌群之间的配合。而传统训练则更加注重力量、速度、耐力素质的发展程度,其主要以发展局部肌肉或提高单项运动素质为基础并强调大训练量,过度发展力量水平以及长期艰苦持久的训练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以上所述既是功能性训练与传统训练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也是这两种训练方法互为补充之处。传统训练是功能性训练的基础,为促进运动员专项素质和专项竞技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紧密衔接,互为补充的。功能性训练虽然在预防运动损伤和提高人体运动能力以及将一般身体素质转化为专项素质等方面的效果显著,但仍然不可忽视通过传统训练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为促进高水平专项竞技能力的形成以及在比赛中超常发挥出自身的竞技水平,应将传统训练与功能性训练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两种训练的优势。综上所述,为提高专项竞技水平所需的专项运动素质,应将传统训练与功能性训练紧密结合,以此促进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展与进步。

2 网球運动员专项步法移动的运动需求分析

根据动作模式的特点和功能训练的训练理论,在进行任何一项运动的有效训练或提高运动员的某些运动能力之前,设计功能性动作应充分考虑肌肉骨骼,能量供应特点,神经系统变化等因素,应注意身体动力链的客观存在,并注意核心区域的训练,以达到运动中动力链的高效和稳定的动作模式。为了从功能训练的角度更好地分析网球运动员专项步法移动能力的运动需求,下面将从能量供应,运动形式和神经系统变化的特征来阐述。

2.1 网球运动员专项步法移动的能量供应特点分析

有研究表明在模拟网球比赛中,击球时间与非击球时间之比为1:1.7。从这个数据能够清楚说明,在比赛中运动员能量消耗的主要方式是步法移动。迅速准确的预判和快速灵活的步法移动能力能够使运动员提前跑动到合适的击球位置,提高回球质量、压制对手占据场上优势并奠定取得比赛胜利的基础。在该运动过程中,人体不仅需要磷酸原能量供应系统快速动员提供所需的能量,而且还需要糖酵解能量供应系统的后续参与,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运动。而在比赛中球员与对手实力均衡战况焦灼形成长时间的底线多拍对打时机体会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有氧代谢。根据数据统计,在网球运动中从底线快速跑到网前进行截击所需时间3-15秒,此运动过程需磷酸原供能系统提供能量;长时间僵持在底线上进行多回合拉拍对打需要15-60秒,这需要在无氧条件下由糖酵解系统提供动力;但在职业网球赛事中,规则要求采用长盘制比赛,需要长时间、持续的运动,这就需要在有氧条件下糖的有氧氧化才能提供能量。总之,网球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特征应基于有氧运动,但磷酸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在移动和击球中起着重要作用。

2.2 网球运动员专项步法移动的运动形式分析

在正常的网球比赛中,网球运动员改变方向的次数将近1000次。根据相关研究的统计,在网球比赛中,从一侧到另一侧的水平运动占70%,向前和直线运动占不到20%,向后运动仅占8%;并且运动员平均移动距离是3m,80%的球是在球员准备姿势的2.5m以内,10%的球在2.5m-4.5m之间,只有不到5%的球会超过4.5m。有研究表明,关闭式步法、大力移动步法、转移步法、开放式步法这四种步法的使用频率是在网球场地上最高的。例如,在击球时一种常见的步法是开放式,其相对简单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击球过程如下:外侧脚落地支撑,脚尖朝斜前方,以外侧脚为轴,向外转体转肩,保持腿部适当弯曲,身体呈开放姿势,随后同时蹬地转体击球,外侧脚垫步,脚尖朝正前方,身体摆正,击球后迅速归位。

2.3 网球运动员专项步法移动的神经系统变化分析

优秀的网球运动员可以对球做出准确的预测和下意识的步法动作。这种能力是一种固定的动作程序,由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的感知和身体的各种效应器共同完成。击球过程中当对手击球完毕后首先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预判对手来球的落点位置在身体的左侧还是右侧,随后肌肉、骨骼、关节、筋膜等效应器接收到由中枢神经发出的指令,使身体采取快速合理的步法向来球飞行的方向进行移动,跑动到合适的击球位置完成击球技术。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网球运动员才能进一步提高躯干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协调能力以此减少因错误判断而引起的步法移动。网球运动员需要提高周围神经系统的预先感知能力,以预测网球的落点,然后分析大脑中的信息数据,并最终执行连贯的击球动作。为提高大脑中枢神经对于某一动作模式的识别,应加强重复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效应器之间联系的训练,强化中枢神经系统对身体各部位的控制必须进行整体的功能性动作模式训练,才能有效的刺激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形成记忆。由此可见,只有在训练中建立与实际比赛动作相似的神经肌肉联系,并不断重复这样的神经肌肉联系,才能使训练达到理想的效果。

3 功能训练视角下网球运动员移动能力训练方法的理论依据

史蒂文·普利克斯认为,功能训练是针对每个运动员的一种专门的动作模式训练,可以更好地改善生物力学适应性、内部和外部机制的协调以及能量供应情况,而不是简单地模拟外部动作形式。总之,功能训练应遵循最佳竞技能力金字塔模型原则,提出基本运动模式;巩固和完善专项化的动作模式训练,强调对人体旋转力量和爆发力的训练;并加强对运动员敏感性和本体感觉的训练。因此,与传统训练相比,功能训练在提高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方面的效果更加显著。

3.1 遵循“金字塔”模型原则,提出基本运动模式

最佳竞技能力是按“功能动作→功能表现→功能技能”的逻辑发展顺序构成的,要发展运动员竞技能力时要以相邻层级的适度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否则任何一层级能力发展的不充分或过分发展都会导致最终无法获得最佳竞技能力。过早进行专项技战术训练并不会优化运动员的动作模式,也不能达到运动过程中的动作高效、经济性以及整体的平衡,反而会使运动员核心区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下降。长此以往的训练会造成整个运动过程中动力链能量运输效率低下并出现代偿,最终使运动员形成运动损伤。在竞技能力发展层次从低到高依次递进的过程中,网球运动员应该从基础开始由低向高逐步建造网球步法移动能力的“金字塔”,而灵活性和稳定性是构建步法移动能力“金字塔”整体性结构时的重中之重,运动员提高步法移动的基本能力有赖于这两种素质加强,且运动员未来网球的专项移动能力由步法移动的基本能力决定,有缺陷的基础能力是无法支撑起专项移动能力所需要的力量及神经肌肉训练的。从具有最佳竞争能力的金字塔模型中可得出结论,正确、有效和经济的动作模式基于最基本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的功能性动作。

3.2 巩固和完善专项化的动作模式训练

人体的各种身体活动都是以多关节,多角度,多维的复合运动形式进行的,因此功能训练可以增强动作技能,使运动员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模式还依靠身体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作为基础条件。功能训练认为基本动作模式构成人体的每项运动,运动员只有运用正确的动作模式进行运动才能保证做出动作的正确性、有效性、经济性,同时减少因动作代偿而增加的运动损伤风险。在网球比赛中运动员移动的方向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比赛时间的推移运动员逐渐进入比赛状态并表现出较好的竞技水平,此时要求运动员在接球之前能够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和积极移动到位击球,在移动过程中应加强对身体稳定性的控制能力,防止因急停、变向而身体重心不稳、动作模式错误造成失分。这时运动员在比赛中会进行全方位、多方向的移动,这就需要运动员要采取积极、精湛、合理的步法移动,迅速跑动到合适的击球位置并击出高质量的回击球。网球专项步法是通过对若干个单一方向上移动的组合并合理利用各种移动步法到达位置完成击球动作,其是不同移动方向和移动步法组合体,同时也是速度、力量、灵敏、平衡和协调综合作用的体现。总而言之,功能训练强调的并不是大脑只识别单一肌肉、单一关节的活动,而是建立一种动作模式,加强神经、肌肉之间的联系,并改善肌肉活动的协调性。因此提高运动员身体的稳定和正确的动作模式应通过运动过程中的变向与加速以及建立动作模式的专项化训练。要提高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对于某一动作模式的识别,通过在训练中建立与实际比赛动作相似的神经肌肉联系并不断重复,加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

3.3 加强灵敏性和本体感觉的训练

本体感觉是通过对骨骼、关节、肌肉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来控制和调节身体各部位的姿势及用力,使身体能保持较好的平衡,在做完技术动作后能及时对身体的姿势和平衡做出相应的调整。出众的步法移动能给球员带来很多击球方式的选择,也是球员完成击球动作的基础,没有优秀的步法移动能力,击球位置出现偏差,将会影响其击球平衡性以及舒适的击球姿势,整个动力链受阻。通过前人研究可知,现代网球比赛中运动员因步法移动不到位而被迫击球造成的失分占70%左右。运动员在比赛中占据场上优势、掌握主动权甚至赢下比赛,就需要在对方击球后大脑对来球做出快速准确的预判并运用比对手更灵活、简洁的步法组合,给予对手有效回击。从功能训练角度来看,优化网球运动员专项步法移动能力既需要加强神经系统快速判断能力以及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对身体的控制能力的训练,还需要对核心区进行协调性、稳定性的训练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只有提高人体的神经系统敏感性,并使兴奋和抑制转化的过程加快,机体才能快速感知环境的变化,做出判断和反应,及时进行调整或修改,从而形成正确有效的动作方式,增强人体的控制能力,从而优化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动力链的传递速度和功率。技术要求高、动作变换快的项目在运动中要发挥出更好的动作效率就对本体感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网球中的上手发球技术只有在本体感觉的参与下,才能使整个发球动作连贯、协调;因此需要加强灵敏性和本体感觉的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神经系统对身体稳定性和灵活性的控制能力,灵敏素质和本体感觉越好,大脑皮质有关中枢暂时的联系就越迅速,并可以快速的做处正确的判断和相应的反应。

4 小结

在网球比赛中,良好的步法移动能力能够使运动员完美实施各項技战术,从而在比赛中建立优势,甚至赢下比赛。传统训练是功能性训练的基础,为促进运动员专项素质和专项竞技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紧密衔接的。通过统筹网球项目能量供应特点、运动形式以及神经系统的变化,更好地分析功能训练的视角下网球运动员专项移动能力的运动需求,整合传统训练和功能训练的效果,实现优势互补并制定科学的步法训练体系,为网球运动体能训练研究及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步法网球专项
浅谈乒乓球教学中的步法教学
超级殚跳
羽毛球上网步法及后退步法简析
步法训练在乒乓球运动队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训练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
视界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