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红 何艳平
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科 (河南 洛阳 471000)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严重的一类疾病,主要起病年龄是青壮年时期,也有一部分是儿童青少年期起病。精神分裂症主要是知情意的不协调表现。认知方面可能出现歪曲认知,如感知觉障碍,幻觉、幻视、幻听,出现其它思维异常,思维障碍[1]。情感方面和意志行为方面也均会出现不协调,从而影响到社会功能。如果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以后,必须积极干预和治疗,减少对患者的损害或危害。但有研究显示,长期服用抗精神类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肌无力、骨密度下降、体质量增加、高血糖等不良症状,影响患者正常回归社会[2]。有研究报道,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对不同性别的代谢功能影响有一定差异。本文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如下结论。
1.1 一般资料选取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各95例。女性组(n=95)年龄12~18岁,平均年龄(15.1±2.5)岁;病程5~12个月,平均病程(8.7±1.6)个月;病症分型:偏执型47例,紧张型20例,未定型28例。男性组(n=95)年龄12~17.5岁,平均年龄(15.3±2.0)岁;病程4~13个月,平均病程(8.9±1.7)个月;病症分型:偏执型48例,紧张型21例,未定型26例。两组一般资料相近(P>0.05)。
纳入标准:符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年龄12~18岁的青少年患者;治疗前4周内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排除标准:过敏体质者;合并感染、呼吸或血液系统严重疾病者;伴有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者;临床资料不全或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为患者进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女性组(n=95)22例单用奥氮平、15例单用利培酮、8例单用阿立哌唑、3例单用喹硫平,47例联用以上2种药物,剂量为10~44.83mg平均(22.05±6.95)剂量,连续治疗4周。男性组(n=95)21例单用奥氮平、12例单用利培酮、7例单用阿立哌唑、4例单用喹硫平,51例联用以上2种药物,剂量为10~45.72mg平均剂量(23.34±7.01)mg,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抽取空腹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型号:IndikoTM)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及尿酸(Uric Acid,UA)水平,并测量体质量。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体质量水平和血清指标水平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规律,采用SPSS 25.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体质量、血清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疗效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当数据差异为P<0.05时,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体质量及血清指标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体质量、TG、LDL、UA均有增高(P<0.05);与女性组比较,治疗后男性组UA增高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体质量及血清指标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86.32% vs 83.16%),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且严重的精神疾患,其致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从遗传角度上倾向于多基因遗传,在神经生化角度上有多种假说,如多巴胺功能亢进、环境、心理因素等均能产生影响[3]。其多发于青壮年期,常在思维、情感、行为等重要方面有障碍,患者常有被害妄想、幻听、幻视、情感不协调、行为紊乱等表现,一般不表现出智能方面和意识方面的障碍[4]。目前,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有文献报道,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奥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5]。但有相关研究报道,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于不同性别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代谢影响有所不同[6]。
本研究中,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86.32% vs 83.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对性别影响不大。奥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服用后可以与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及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 receptors,DRD2)相结合,从而改善其临床症状,同时还可以改善认知和情感症状,所以适合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且男女性别影响不大[7-8]。研究发现,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体质量、TG、LDL、UA均有增高(P<0.05);与女性组比较,治疗后男性组UA增高更显著(P<0.05),男性组体质量、TG、LDL、UA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男性血液UA浓度升高幅度较大,明显高于女性,可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男性代谢功能影响较大。分析原因,青少年处于青春期,因此女性体内雌激素分泌增加,使肾脏加速排除UA,从而降低了UA含量,使得女性血液UA浓度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改变不大[9]。有研究显示,抗精神病药物可对男性青少年嘌呤代谢产生较大影响,但与高UA血症的发生无确定关系[10]。所以在对男性青少年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可关注其早期血UA浓度。
综上所述,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时,对不同性别患者具有相似疗效,但对男性患者的代谢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