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向东,李云鹏
(1.泌阳尖峰眼科医院 住院部,河南 驻马店 463700;2.驻马店眼科医院 眼底病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在临床眼科疾病中,眼底病作为多发病症,在临床发生率较低,眼底血管通透性增加及新生血管形成等为发病相关因素,作为患者致盲重要原因。当前眼底疾病类型常见为老年黄斑变性(AMD)、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度表达时,作为疾病发病重要因素,此时蛋白大量活化会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增生,而血管通透性增加影响视力。当前眼科疾病常见一类疾病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作为患者视力下降重要原因。关于具体的发病机制暂无定论,而因多种原因综合下为疾病发病重要因素,当解剖结构下造成动脉压迫静脉,影响血流通畅及血流循环;而视网膜血管关闭变性影响血管顺应性,影响血流动力学。当患者血液性因素异常会损害血管。在治疗上暂无统一标准,大多对临床症状进行治疗,常规治疗期间大多使用抗炎联合单靶点用药,选择抗VEGF治疗后,疗效理想,且需多次给药,治疗体验不佳。其中康柏西普作为多靶点药物,用药次数少且疗效理想,进一步抑制新生血管并产生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将康柏西普纳入研究,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泌阳尖峰眼科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眼底病患者进行研究,确诊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本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对象均符合并确定为70例,随机法分为两组均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为35~64岁,平均为(45.21±4.04)岁;研究组:年龄为35~65岁,平均为(45.66±4.34)岁。上述基本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可研究。
纳入标准:(1)颞上、颞下象限BRVO引起的黄斑水肿(ME)患者;(2)患者为成年人且发病时间<3个月;(3)既往无内眼手术史;(4)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4。
排除标准:(1)曾使用其他类激素药物、抗血管生长因子药物;(2)眼部合并其他疾病;(3)继发严重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所有患者均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记录字母数,常规行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眼压检查。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配合抗血小板聚集及活血化瘀、激光、纤溶制剂等治疗,并对应开展抗氧化剂、光动力疗法。
研究组实施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在注射前均需要告知患者治疗目的与风险,所有患者均在无菌层流手术室内实施手术,术中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常规玻璃体腔药物注射。
注射前3天使用江西珍视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5%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国药准字H20163252)滴眼,每日4次,表皮常规麻醉后对眼睑消毒铺巾,开睑器开眼睑,滴入葫芦岛国帝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5%聚维酮碘(国药准字H21022101)持续90 s后,并消毒胶囊膜并予以0.9%氯化钠溶液冲洗,30号针头从睫状体平坦部向玻璃体注射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康柏西普(国药准字S20130012)。注射完毕后,配合湿润棉签按压1min,常规抗生素干预及纱布覆盖,告知患者每日予以抗生素滴眼4次,持续3天。告知患者定期来院复查BCVA、MV,依据结果并拟定后期治疗方案,对后续继续开展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患者,遵循以下标准:(1)BCVA提高≤5个字母;(2)OCT扫描时,较前次CRT增加>10 μm,术前接受可乐必妥滴眼液滴眼4次/d,治疗3 d。配合生理盐水,对角膜、结膜囊冲洗并消毒铺巾,表面麻醉药物盐酸奥布卡因,开眼睑后0.5%聚维酮碘稀释液消毒眼球,予以0.9%生理盐水冲洗,29G 1 mL专用注射器抽取0.05 mL康柏西普(含康柏西普0.5 mg)从角膜缘后3.5 mm位置注入玻璃体腔,针头拔出后按压,直至患者无出血、药物反流。检查眼压情况,如眼压增高,配合前房穿刺放液,直至患者眼压正常,术毕配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涂抹遮盖患眼,配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6次/日滴注治疗,均治疗1周,术后第二天复诊,检查眼部情况。
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BCVA变化加以记录。当前检查均为同一位医师开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中央视网膜厚度(CRT),黄斑中心凹厚度≥于170 pm者可判定,并记录黄斑水肿的容积(MV)。
同一位医师行荧光素眼底造影检查,确定视网膜和黄斑区缺血状态,判定黄斑水肿程度,评估是否存在灌注区、新生血管及视网膜出血情况,要求治疗前后均观察一次。
治疗前两组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0个月BCV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CVA变化(ETDRS字母数)比较(± s)
治疗前两组C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减少,其中研究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0个月CR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RT变化比较(± s)
治疗前两组M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减少,其中研究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0个月M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MV变化比较(± s)
研究组患者注射次数为(2.65±0.54)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过1次的玻璃体腔注射,其中1例患者出现眼压暂时升高,1例结膜出血,1例视觉灵敏度降低,经过干预后患者均出现好转。
BRVO作为老年视网膜血管疾病,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常见原因为全身血管疾病及年龄,其他包括周围血管疾病、青光眼等。视功能丧失大多情况下是由于黄斑水肿、黄斑缺血、玻璃体出血所致疾病,当前BRVO患者合并视力模糊、视野缺损情况。一旦患者合并黄斑水肿及缺血时会对视力造成影响,且无黄斑区受累,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一般为无症状,一旦合并出血及水肿时,则患者视力程度下降较为严重。当前临床诊断医学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用于评估黄斑水肿严重程度尤为重要,可定量分析黄斑水肿范围、高度及容积和结构特征表现,进一步观察黄斑水肿治疗进展,进一步对功能损伤及恢复情况加以分析。在临床部分治疗指南中,依据荧光素血管检查评估黄斑水肿视力下降程度,进一步解释患者视力下降病因为黄斑水肿,针对该类患者则早期开展合理治疗,并选择血管内抗VEGF治疗,部分患者黄斑水肿可自行消退。权联姣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IVC治疗I-CRVO-CME、NI-CRVO-CME,患者视力状况得到改善,此时静脉阻塞消退,黄斑囊性水肿改善,NI-CRVO-CME整体治疗上效果更为显著,由此证实了康柏西普在临床中治疗的有效性。
近年来关于雷珠单抗、贝伐单抗等VEGF药物在眼底疾病中获得一定应用,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存在价格高而能够反复注射的情况。重组新型可溶性VEGF受体蛋白康柏西普为国内自主研发药物,与VEGF-A所有亚型结合发挥抗VEGF成效。当前多项研究指出,针对临床眼底疾病中康柏西普应用中均得到显著效果,为此被眼科医师广泛应用,对黄斑水肿患者而言,药物作用后血管通透性得到改善,且减轻脉络膜新生血管渗漏程度,进一步抑制、阻碍新生血管,眼底血管增生抑制,黄斑水肿得以改善。张怡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治疗方案拟定上配合1+PRN,通过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对其疗效分析,3个月后3种类型DME的BCVA、CRT、CRT均显著改善,且优于治疗前,进一步指出,3种类型DME通过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干预后,眼部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BCVA、CRT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疗法,其中康柏西普治疗干预中,形态学反应程度最佳为SRD类型,DRT类型相对较差。同样证实了康柏西普在临床治疗期间的有效性。当前抗VEGF药物应用后可进一步减轻激光光凝下对视网膜结构性损伤程度,其优越性高,伴随着临床抗VEGF药物广泛应用及药品更新,治疗方案也在持续改进。本文通过将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纳入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不断好转,且CRT开始减少,黄斑解剖恢复得到持续改善,虽然对照组也出现好转,但两组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研究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会更加理想。在研究组患者数据中,黄斑水肿减轻效果明显,当前康柏西普予以患者治疗干预后,患者黄斑区微循环得到显著改善,而激光对视网膜整体损伤程度降低。本次所得出结果指出,经治疗后,BCVA、CRT、MV均得到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经治疗后CRT、MV进一步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当前相关研究指出,黄斑水肿持续时间往往与神经上皮萎缩断裂程度相关联,且呈现正相关,一旦上皮层萎缩会影响黄斑视功能,造成永久性减退。当前临床予以康柏西普直接眼内注射后,药物可作用于病变部位,可保留更多视神经功能,黄斑水肿恢复时间进一步缩短。通过玻璃体腔注射后,将其作用于视网膜新生血管,黄斑水肿进一步得到显著改善。由于临床抗VEGF药物种类繁多,康柏西普是我国自主研究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可用于眼内注射的最新融合蛋白类抗VEGF生物制剂,亲和力强且作用时间就,能够多靶点结合VEGF的特点。同时其他学者对其研究开展认为,通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注射至玻璃体后可改善患者视力状况,但高眼压发生率偏高,当前对视力改善情况下,激光光凝治疗效果受限,且视觉敏感度降低发生率偏高,甚至会出现视野缺损情况。康柏西普作为新型抗VEGF融合蛋白,与VEGF受体竞争性结合并达到血管增生目的,但目前药物价格昂贵,患者若每月注射则经济压力较大。针对安全性分析得出,本文总计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针对患者开展3个月连续注射治疗后,应当遵循患者个人特点及经济状况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当治疗效果不理想或病情恶化时与糖皮质激素或激光光凝联用,延长作用时间,减少IVC次数。史薇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对照组接受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而试验组开展玻璃体腔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分析治疗结果得出,经治疗后试验组BCVA、CFT、VEGF均得到显著改善,而上述得出结果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当前从该学者文章结果分析得出,当前针对DFD合并RVO黄斑水肿疗效影响因素分析得出,针对DFD合并RVO黄斑水肿患者配合康博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后期疗效改善更为显著,对患者症状缓解程度更为明显,针对药物作用机制分析得出,能有效调节VEGF表达有关,此时配合康柏西普治疗后,患者血清VEGF水平得到显著降低,且患者整体治疗疗效得到显著改善。由于本文样本容量有限,且未进行后续长期随访观察,对患者加深分析,因此会导致本文研究结果存在偏差的情况,因此后续临床需要增加样本容量,并对患者延长随访内容,确保研究结果更加准确。
综上所述,眼底病患者经玻璃体腔康柏西普治疗后,有效改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中央视网膜厚度明显下降,黄斑水肿的容积好转,整体治疗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