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欣蔚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吕 飞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 授(通讯作者)
我国已步入城镇化中后期,城市发展面临新问题,城市更新行动迫在眉睫。城市老旧社区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区改造即针对诸如社区环境恶化、道路交通混杂、基础设施缺位、人文环境不佳等老旧社区常见问题进行改造优化,以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与此同时,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引发了人们对老年群体的关注。我国2019 年老龄化率达到12.6%,且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老年人是使用社区空间最为频繁的人群,以老年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适老性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苏州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姑苏区在各大片区之中老年人口占比最高,且老龄人口和老旧社区均集中分布于古城区内。基于此,文章以“老年友好”理念为指导,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全方位出发探讨苏州市古城区老旧社区的适老性改造策略,实现老旧社区多目标改造[1],以打造优质居住环境,满足新时代多方面的改造需求,推动实现老年友好城市目标,并为城市老旧社区改造建设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老年友好城市”于2005 年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本质为老年宜居城市,要求使设施与环境建设能够促进老年人独立生活及参与社会活动,保障其生活质量[2]。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打造“老年友好社区”有助于实现“老年友好城市”目标。“老年友好社区”是指在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支持服务方面均对老年人实现态度友好的社区,它强调对老年人的包容、尊重以及社会参与,通过各种支持设施与服务,有效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体现社区的老年友好性[3]。
研究区位于苏州古城区,北侧为开发保护状态较好的观前片区、桃花坞片区等历史文化旅游片区,历史文化禀赋优异,有三大文化支柱:古城墙文化、园林文化、大学文化(苏州大学),还有双塔、网师园等多处文保单位(图1)。研究区同时位于姑苏区内古城区的东南角,老年人口占比大,老龄趋势明显;区内社区老旧情况明显,亟待改造;研究区内社区分布集中,便于设施共享与统一规划设计。
图1 区位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片区内部公共空间存在较多问题,沿河广场日照状况较差,使用率较低;多处公共用地被违规停车所占用;场所设计无特色;座椅摆放不利于营造积极的交流空间;场地内没有足够的夜间照明设施;场地内部机动车随意穿越;现状分布未考虑老年人出行距离和极限疲劳距离;场地内部多处台阶处缺少无障碍处理等。
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在安全性方面缺少应急避险、安全监控设施,重点区域缺少充足的照明。在可及性方面,公共设施与交通空间、活动场地衔接不良,除教育设施外其余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待完善。其中文化体育设施配比数量不足,大型菜场布局不均衡,小菜铺数量不足,养老院、社区医院配比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养老设施无法满足需求。此外,还存在设施多样性不足、适老性设计缺乏等问题。
通过现场调研以及文献资源统计得出性别、年龄在区域内的占比情况,从而把控社区人群基本结构,得出对该片区的基本人群印象。分析发现区内老年人群占比高,其中女性占比较高,70 ~79岁年龄段的老年人居多。具体而言,基地内部男女比例基本相同,主要年龄人群为35 ~60 岁,其次为大于60 岁的老年人,区域老龄化率较高。
参考《全球老年友好城市指南》,对照老年友好城市标准,对片区内部六个社区(定慧寺巷社区、唐家巷社区、钟楼社区、百步街社区、网师巷社区、二郎巷社区),从交通空间、活动场地、绿化景观、服务设施、社会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0~5分)打分,以评价各个社区的老年友好程度[4]。评价结果显示,钟楼社区、定慧寺巷社区、百步街社区、唐家巷社区的老年友好度较低,应重点进行下一步问卷调查,以推进实施具体的适老化改造措施,提高其老年友好程度。
老旧小区改造受资金、时间等的限制,其综合整治需要分时序、分阶段、分详略逐步进行[5]。为探求老年居民改造需求,发放调查问卷220 份,回收210 份,并选取代表性人物进行行为轨迹跟踪[6],分析得到若干居民改造需求。经过梳理总结后得到改造需求的层次分布情况:一级需求为居民反映较多,较为紧迫的需求,包括:缺少座椅、缺少医疗卫生设施、缺少广场和小公园、商业环境差等;二级需求为反映量一般的需求,包括:公共空间被占用、步行空间不足、绿地养护不足、缺少菜场、缺少停车场等;三级需求为居民较少反映,包括:公交线路不足、乱停车、商业价格高、社区养老等。
老年友好城市要求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即完善养老设施以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规范、便捷及有获得感的生活环境,达到老有所养;强化社区环境以打造包容的、适老的以及可参与性强的社区氛围,达到老有所依;提升社区认同感,弱化社会隔阂,提高老年人参与度,达到老有所为;配置相应文娱活动与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的精神文化质量,达到老有所乐。
根据建筑质量和功能适宜程度划分建筑等级:保留建筑、改造建筑、新建建筑。保留建筑质量较好,布置适宜功能;改造建筑主要改造沿街建筑界面,根据街道定位整饰建筑外观界面,统一建筑色彩等;拆除破损建筑,进行功能置换,以“针灸”式手段解决社区内部服务设施分布不足或不合理问题。对于单体建筑,则提供改造导则,提倡居民自选自改。
优化社区内部路网系统,合理划分道路等级,区分道路功能,加强非机动车管制,通过人车分流、交通管制等措施打造安全通行环境,修缮整饰道路地面,完善道路两侧景观界面,加强交通的内外衔接。针对社区内部交通混乱、通行不畅、人车冲突严重等问题,在原有路网格局的基础上,以打通断头路划分单行道为主要方式改造原有道路,解决原有部分道路的人车混行问题。严格划分道路通行方式,以人车分行系统为主,在部分出行频繁、道路狭窄、难以拓宽的街巷地区则保持原有人车混行形式。对于商业性道路,分割其人流、车流,保障通行便捷与居民出行安全。以休闲功能为主的沿河道路则划分为人行,打造安静、便捷、安全的步行环境。此外,根据道路的不同功能合理改造道路断面,考虑拓宽沿河道路,增加人行步道,增加道路绿化;社区内部支路增加非机动车道,增加道路绿化及路灯设置。
整合社区内部凌乱分散的景观节点,根据服务需求合理分配节点功能,结合原有基础新增或改善原有景观功能,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性需求。修复完善绿化景观、增加慢行步道、更新硬化铺装、增设户外活动设施、铺设适老性坡道,改造社区景观环境,营造适老化物质环境。片区内部景观线性由河流岸线和点状社区公园两大部分构成,河流岸线又分为运河水系和内部水系。基地外围的运河水系段,考虑打造为观光旅游的生态岸线,吸引外部人流,注入外来活力;内部水系打造为一条完整的生活休闲生态岸线,供居民休闲休憩。对于社区公园,根据服务半径,结合社区内原有节点景观新建部分社区公园,加强具有特殊性质的(如商业旅游)景观节点的生态营造,提升观赏品质。在各个区域内增加组团绿地,加强绿地的合理分布。构建生态绿道,连接基地内的景观系统,点线结合,提升基地景观的完整性。
根据居民需求,合理划分公共空间服务属性,完善配套设施,串联整合原有分散的空间节点,构建完善的网状公共空间体系。构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15 分钟生活圈”,将片区内居民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公服设施(菜场、商业街、诊所、医院、购物中心等)改建串联为生活圈,满足居民一站式购物、就医,并将此生活圈在业态、空间、设施、装饰等方面进行适老性设计,使其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构建满足居民日常游憩休闲的“15 分钟休闲带”,将片区内居民日常使用频率较高且停留时间较长的公共开放空间串联起来,如沿河绿道、休息亭以及其他新建公共服务设施(养老院、老年人活动中心、新建绿地、体育锻炼区、广场)等,构成区域内部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休闲游憩带,其中设计不同节点满足不同的休闲活动类型。
构建交流参与、老年友好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对交流性和参与性的强调以及对尊重与包容的社会氛围的塑造,即能否为老年人提供充分尊重、包容以及满足老年人参与和自我实现的物理环境与社会氛围[7]。在活动场地改造上,布置不同主题的活动场地,增强场地的领域感,加强有共同爱好老年群体的相互认同与尊重,为老年人提供自我展示空间,如舞台和书法作品展示栏。在景观设施改造上,布置具有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的景观设施,引起老年人共鸣。在社区管理上,促使老年人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以及社区管理中,如开展老年人爱好技能培训和社区团体活动,扩大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除此之外,还应设计提供更多老年人学习交流的平台,如小型室内或室外教室,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
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更新中的适老化改造已是大势所趋。在“老年友好”理念指导下,对影响社区内老年人健康生活的建筑环境、交通环境、景观环境、公共空间等方面进行适老性改造研究,打造一个对老年人足够包容与尊重、能提供各种支持设施与服务、社会参与程度高的居住空间与社会环境,提升社区的老年友好性,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