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晓琳
关键词:盛唐文化;洛阳古城;景观设计
一、洛阳盛唐文化历史
(一)洛阳文化历史概述
1、洛阳城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先后有大约13个封建王朝于此城定都,是记载以来的建都最早、历时较长、朝代变化频繁的一座古都。
2、洛阳曾是中国丝绸文化运输路线的东方起点,与欧洲、北非和亚洲地区有着诸多方面的深入交流。
(二)盛唐文化对当今洛阳的影响与保留
盛唐的文化艺术对洛阳建筑有着其根深蒂固的精神影响,现在的建筑景观和设计构思之中,将现代新科技理念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复活古代文物,以其深厚悠远的盛唐历史文化底蕴,让全世界再次看到盛唐中国古建筑之美。以洛邑的古城为例,它位于老城区,在园区内讲述了老城的故事,再现了古韵风华。宫廷乐舞、戏曲曲艺、民间绝活等传统艺术表演充斥街头。
中国元素在洛阳景观设计中应用广泛,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视觉享受。
二、洛阳古城景观的规划设计
(一)古城景观中的自然环境
在古城景观之中,洛阳古城景观无论宏观还是微观,都曾辉煌灿烂,在与现代的结合中应注重文化塑景、生态建景、景观造景这三者统一。
(二)古城景观建筑设计规划
景观设计具体是指,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的手段,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径,从而创造美的自然环境这一过程。用物质化的手段表现出具有精神价值的文化。
洛邑古城规划范围初步划定为老城区的金元及老城城南地区道路,规划总面积近111公顷。规划及保护建设的重点在于,古城现有的古文庙、西南北三隅的明清建筑历史民居院落、丽景门、文峰塔旧址等景点,形成“一环、两轴、两片、六节点”的布局结构。
三、洛阳古城景观与文化的结合
(一)历史名迹创新保护
1、文峰塔:又名洛阳文峰塔。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如今洛阳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五座古塔遗址之一,园区打造3D灯光秀,利用现代科技将古文物等投影于文峰塔之上,讲述历史。
2、新潭遗址:唐代洛阳城的漕运码头,现在较为完整的留存下来。在洛邑古城中以新潭河流和护城河为主要纽带,通过水体使其古典气息与现代建筑有机地结合,将盛唐古城文化独特的建筑风采集中展现。
3、金元故城夯石墙:在洛邑古城东南角,存在一段金元朝代的城墙遗址。目前基址保存较为完好,内部结构是夯土构造 ,外侧多用清代砖石堆砌。
(二)传统非遗再现
1、河洛大鼓:是古代民间中一种以戏剧说、唱故事为一种重要戏剧艺术与表演方式手段。
2、汝阳刘毛笔: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选用上好材料纯手工制作毛笔。
3、皮雕皮画:在皮革上作画,栩栩如生。被称作“皮革里的春秋,刀线下的舞蹈”。
(三)创新国风演出
1、古典器乐演奏、宫廷乐舞表演:通过文艺表演,进行各种古乐器的演奏,演绎历史长河中传承下来国乐之韵。通过舞蹈,再现我国独有的唐风汉韵
2、情景剧表演:在新潭湖边造烟制雨,四周环绕着古风建筑与身着唐装的人群,在这一氛围下表演情景剧,让游客身临其境,有极高的参与体验。
四、洛阳古城景观与盛唐文化结合的创新
1、创新研学,进行非遗活态传承。
园区核心为“突出河洛文化特色,传承、保护,结合文化再创新”,引入了汝阳刘毛笔、河洛大鼓、刺绣、皮雕、年画等文化遗产代表作百余项。
同时,园区以体验式文化互动为新形式,开设各类非遗讲堂,研发设计各种非遗文创新产品,让园内各类新型非遗元素得到充分展。创造出一个“可观、可触、可体验、可带走”的新型非遗园区。
据统计,自从在2017年下半年截止2020年底,累计接待中外团队约为519批次,开展各类考察活动共计718场,总参与人数逾近达6.8万余人,实现了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
2、丰富夜间旅游项目,激发消费活力
作为洛阳市古城重点开发的城市综合性夜间和文旅产品消费中心聚集地之一,丰富旅游业态,全面开启”夜洛阳”模式。
同时,举办“古都夜八点,相约洛阳城”活动,开创了“古城市集夜游會”先河,以潮流夜市、车尾皮箱集市、时尚街头音乐、啤酒狂欢节等各种特色夜活动,实现消费体系的全方位升级。
3、探索“互联网+”的新传播模式
洛邑古城紧追时代风向,大力创新推行网络短视频互动、直播互动等新形式。园区以“互联网+文化旅游”这种专业化、跨界化服务的发展新思维,不断探索与创新,通过“网红大V+旅拍+直播”的形式,探索文旅一体化发展的新经营模式,创新历史文化的现代化新表达。
目前,洛邑古城被冠名“河洛文化传承复兴的新亮点”、“洛阳旅游新名片”,被誉“洛阳老城的会客厅”,它不断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世界看到中国之美。
参考文献
[1]田斌.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2]季晓莲.地域文化在环县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3]王亚琳.邯郸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