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建构

2022-04-27 12:58许雅晴谢妍妍李常庆
出版广角 2022年6期
关键词:方志读本家乡

许雅晴 谢妍妍 李常庆

【摘 要】 “爱我家乡”是传承中华文化与弘扬爱国精神的基石,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国家全面发展区域历史与资料性文献出版的同时,中小学“爱我家乡”乡土文化材料存在部分问题。如相对零散,欠缺系统性;概念宽泛,模式不规范;内容单薄,主题跨度大。“爱我家乡”主题读本应与中华文化传承相结合,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导向,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献和地方资源,完善相应出版体系,开发云端服务。

【关  键  词】“爱我家乡”;中华文化;地方文化;传承

【作者单位】许雅晴,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谢妍妍,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李常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06.015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历经千年而未曾中断的文明,这是中国广袤的土地、庞杂的人口、厚重的历史、稳定的社会经济、多样的语言文化、纷繁的地域特色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各地的文化历史风俗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根本,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民族重家庭、重传承、重和谐、重道德[1]。爱国,一要爱祖国的河山土地,二要爱祖国的人民,三要爱祖国的文化[2]。要想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和精神追求,就要重视地方文化的推广,让国人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人物与风俗礼仪,从而熏陶高洁的品德与深厚的家国情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产生认同感,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建构”。

多元的中华文化立足于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组织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综合格局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要真切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就必须将观念形态的文化与其赖以发展的生态基础联系起来考察,剖析精神文化自身的运行规律[3]。所谓“古之地志,载方域、山川、风俗、物产而已”,地志、地记、方志等资料性文献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将其与“爱我家乡”主题读本相结合,不仅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还能凸显经世致用的功能。在国家全面发展区域历史与资料性文献出版的当下,中小学“爱我家乡”乡土文化教材却存在部分问题。如相对零散,欠缺系统性;内容宽泛,教学不规范;内容单薄,主题跨度大。因此,当“爱我家乡”成为中小学教学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与地方文化紧密联系的地方史志是否被重视并纳入中小学教材,以加强青少年爱家、爱乡与爱国精神的培育,成为一项值得考察的议题。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文简称“双减”政策),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出了增加高质量教育资源、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推动学生了解族群、家乡、区域、民族、国家的历史记忆、制度体系、文化风俗、符号仪式等知识背景,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内容。学生在对家乡深入了解的过程中,能加深历史记忆和民族荣誉感,强化个人与国家的共生关联,实现交融互动。因此,“爱我家乡”主题读本的编辑出版不仅能落实“双减”政策精神,还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探析中小学“爱我家乡”主题课程教育现状,以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

一、“爱我家乡”主题读本:中国地方文献出版传统的延续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形式,在中国历史上,地方志的编修历来被视为“官职官责”的“官修” “官书”,编修工作主要依附于官方史志合一的各类编修机构,或散于民间的各种藏书楼等收藏编纂场所。自宋朝后,方志编修日渐成熟,从学科部分来看,由于形式体裁交叉重合,方志往往被归为“史部”。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提到,“最古之史,实为方志”。史志同源而逐渐分流,即“方志学是以方志编纂及其关联的种种事物和形态为对象进行研究的学科”[4]。后来,编修机构逐渐从史馆发展为严格意义上的方志馆,志书从私撰转为官修为主,具有极强的政治性。从本质上说,方志就是地方政府的活动记录,是地方政府所在地域地理、人文的介绍[5]。

正因如此,中央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州县志书的编纂。新中国成立以来,方志馆建设事业随着全国文化和地方志事业的快速发展日益繁荣,不仅增加了收藏、编纂、办公、展示等功能,还综合运用传统与现代多种手段,展示了特定行政区域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综合地情[5]。比如,“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出版了大型系列历史文化丛书“中国史话”[6]。“中国史话”特别强调弘扬传承区域历史文化,即各地以史话形式,系统性、通俗性、图文并茂地展现各地的历史文化精髓,让人能够在短时间内清晰地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发展概况,同时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乡土史料,最重要的是可以作为青少年“知我历史,爱我家乡”的系列教材使用。自2015年起,中國地方志指导小组明确提出全面推动地方志的要求,方志馆随着方志事业转型升级成一种新型文化场馆。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统计,目前全国已经建成各级方志馆600多个。方志馆有别于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其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是普及国情地情知识、宣传方志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爱国、爱乡、爱家的教育基地[7],更是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独特性,发挥传承中华文化作用的重要载体[8]。

史话、方志等地方历史文献所面向的读者与受众,大多是中小学学生群体。“爱我家乡”主题读本能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其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是中小学德育课程中的重要一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落实在国家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中,就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整合资源,立足各地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等教育资源[8]。“爱我家乡”的课程规划已经在中小学课程中全面展开,策划团队需要以此为导向深挖本土资源,立足自然、文化、社会等不同领域开发设计“爱我家乡”的课程资源包与综合实践活动。

二、“爱我家乡”主题读本配套出版的不足

纵观中小学“爱我家乡”主题读本,有些地区开发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有些地区在语文课程、音乐课程、研学旅行等环节加入单元性的教学内容。虽然学校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以及不同的地域特色开展了乡土教育,但总体能否真正让学生产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感与国家精神,则可能因教材、系统设计、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不同而出现差异。

1.编排零散,欠缺系统性

虽然中小学在德育课程中都配置了有关家乡的主题教育,但其内容和编排都较为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系统和合理的授课逻辑,整体来看,对家乡主题的关注和研究也较为薄弱。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为例,《我们生活的地方》单元共有四课,分别是《我爱家乡山和水》《家乡物产养育我》《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家乡新变化》。其中,每一课的架构基本相同,均为4页。内容和课程编排缺乏由微观到宏观、由零碎到系统、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的逻辑联结,家庭、学校、社会媒体、公共教育之間的交互和合作也相对欠缺,大大减弱了“爱我家乡”相关知识和精神的交流与传递。

2.概念宽泛,模式不规范

课文举例过于宽泛,可能导致教学效果不一,无法达到让学生了解并热爱家乡的目的。以《发现家乡的美》单元为例,课文列举了“标志性建筑”“百年古迹”“自然景观”等内容,但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其在认识家乡的范围和含义之前,很难对所谓的美有切实感受。第一,家乡到底指的是自己所在的省、市、村镇,还是邻里或社区?第二,美的定义是什么?课文所引导的都是宏大而抽象的概念,小学生并不具备理解这些抽象概念的能力。所谓的标志性建筑、百年古迹或自然景观,其中一部分小学生可能并未见过,甚至从未听闻。在部分课堂教学里,教师举例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和历史风俗后,要求每一位学生讲述家乡之美,结果就沦为学生旅游经验的分享,容易产生经验落差。有的学生能简单介绍牛首山上的佛塔,有的学生只能说“没去过”。课堂本意是要学生了解并欣赏家乡,结果却偏向了类似“比美”的方向[9]。因此,“爱我家乡”主题读本选材上应贴合学生的认知经验,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描述性元素,详细解释名称由来、历史渊源、特殊符号、风俗习惯等细节特征,让学生能够从既有的认知体系中调取相关的描述性记忆,有效拓展知识,加深对家乡文化的理解。

3.内容单薄,主题跨度大

“爱我家乡”主题读本涵盖了大量德育内容,而论述往往对此点到为止,泛泛而谈,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其中的德育价值。如某教材第四单元第四课涵盖了家乡的自然景观、物产、风土人情与古今变化,总共8个课时,要求小学二年级学生全面认识并了解自己的家乡,这对备课的教师和小学生来说是极大的考验。有的教师选择以分组形式,将4个主题融合,依照风景、美食、名胜、风俗、方言、文化、其他等类别,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搜集资料并发表看法。实际情况是学生需要先掌握自己家乡的相关基础知识,才能完成资料搜集和进一步分组讨论的任务。但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家乡古今变化”的主题,教师应该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对所谓的“变化”产生直观的感受[10]。了解家乡的维度有很多,集中在8个课时内完成让小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家乡的课程,跨度太大且内容过于浮泛,是否能真正夯实学生有关家乡的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催生其爱乡爱国情怀,有待考察。

三、拓展“爱我家乡”精品出版的深度与广度

由于德育课程中有关家乡的部分编排零散,缺乏系统性,加上内容的地域差异,“爱我家乡”的教学内容往往由教师在课堂外搜集,广度与深度不足,造成教学品质与教学目标的落差。

1.完善“爱我家乡”主题体系,开发云端服务

针对中小学“爱我家乡”体系相对薄弱和零散的问题,策划团队应考虑中小学生品德塑造的规律性和年龄特征,根据不同年龄层受众选择与其接受程度匹配的内容,并为阅读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置课程梯度。课程应与特色专题相结合,贴合不同区域学生生活环境与教育背景的实际情况,总体上确保知识体系的灵活稳定。策划团队可设置规范化编写标准,构建从小学到高中“爱我家乡”优质内容资源体系,并保持相同层级内容呈现形式的相对统一,打造具有整体性、一致性、协调性的高质量教材品牌。小学生阅读能力较弱,“爱我家乡”课程材料应以学生所在地的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选取学生熟悉的场景图片,配以简单易懂的文字范例,使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特色、特产、文化与人物产生兴趣。中学生阅读能力更强,知识储备较多,策划团队可以将课程材料的范围扩大至全国其他省市,配合更为详细的文字介绍,在扩展知识面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家乡及国家、民族的认知。

目前,大部分德育课程中的“爱我家乡”主题读本主要是为线下课堂服务,采用单一的传播方式。随着线上教学机会的大幅增加,教师的课件和互动性内容应随之升级。“爱我家乡”读本在教材和课程建设上开发数据库及数字运营平台是大势所趋,只有整合多种数字资源,实现云端服务,才能更好地积累内容和用户,满足网络时代用户的互动需要。

2.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导向

“爱我家乡”文化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及社会、历史、文化等人文背景;二是通过学习与家乡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家园的热爱,进而为家乡作出贡献。“爱我家乡”主题读本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了解本土环境与文化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以这些知识为基础,进一步上升至让学生了解其他城市、省份、国家的环境与文化,从对共同情感利益的维护,延伸至促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向外传播 ,加速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从爱家爱乡出发,以国家为大乡土,培养学生爱国爱民族的大中华精神,并将中华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依次拓展。因此,学校可依据“爱我家乡”课程资源,将德育活动与地方特色结合,开展社区活动,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与爱国精神。如河西走廊的高台县,教师在“爱我家乡”课程教授中组织同学参观中国工农红西路军纪念馆,并鼓励学生担任讲解员,学生深入地方史志公共建设场所和当地爱国基地,沉浸式体验了家乡的历史与精神,不仅成为传递爱国主义精神的后备军,还将知识外化于行,体会到作为高台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11]。

3.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献和地方资源

一个民族的復兴,要从老根上发出新芽。“爱我家乡”主题读本不仅要承袭中华民族的历史根脉,还要结合本民族当下实际。

一是善用地方性历史文献,打破时空界限。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穿越千年依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以古诗词为例,描写故乡的诗句数不胜数,语文课本中的杜甫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为每一位学生所熟知,杜甫借描写月亮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教师在讲解此类古诗词时,不应局限于介绍杜甫个人生平或赏析诗词,而是可引导学生学习或阅读自己家乡的相关诗作及地方文献,分组讨论有关家乡的名人、逸事、典故,通过穿越时空的故事,让学生建立与家乡的情感联结。

二是融合当下时事、新闻,注入新鲜血液。有些“爱我家乡”主题读本在内容选择上与现实生活过于割裂,显得僵化与刻板。学生无法感受那些离自己生活很远的事物,对与当下生活毫无关联的知识更无学习兴趣。因此,将乡土史实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将传统教材与时事新闻交互运用,寓教于乐,能够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河北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在主题九“愿我们的环境更美好”与主题十“变废为宝”中不仅倡导学生开展净滩活动,使学生通过垃圾分类了解废物处理的方法[12],还发动学生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如报纸、牛奶盒、月饼盒、包装袋、塑料瓶、易拉罐等制作成收纳箱、笔筒、桌上装饰品、风铃等,将当下的热点新闻与爱护家乡主题结合起来,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行动力。

三是深入体验家乡特色,充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爱我家乡”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单纯依赖课堂教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多数教学方案仅安排学生简单参观名胜古迹、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流于形式,忽略了家乡历史文化的独有特色。基于此,策划团队需要弹性调整“爱我家乡”学习课时与评价系统,在保证课程时长的情况下,将家乡文化融入学校的各项活动。如整合地方公共建设资源,通过开展田野调查、小小导游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并参与家乡特色文化传播。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鼓励当地学者参与 “爱我家乡”课程推广,并考虑将相关出版刊物纳入课程教材,如此不仅能带动地方出版,还能拓展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在触手可及的本土资源中从“晓我家乡”到“爱我家乡”。

4.配套指导手册,提供文化资源支撑

“爱我家乡”的教学效果与教师对家乡的认知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教师需要搜集资料,开展田野调查,才能规划一套完整的学生学习手册。在手册的活动单元中,“爱我家乡”内容应体现在多项科目中,策划团队可加入图例、观察、参观、欣赏、采访、调查、搜集资料、户外教学、专题研究等多元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相应内容。但由于教师的个人能力和客观条件所限,教学效果也会有差异。因此,地方史志机构若能提供地方史地文献、图片与历史沿革等材料,协助教育部门针对中小学教师编辑指导手册,将大幅提升教学效果。如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乡土教学专业人才队伍,调配不同专长的教师或专业人员开展协同教学,整合跨学科资源落实主题活动[13]。同时,地方史志馆或当地特殊文化遗产专业博物馆可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进修与引进,强化乡土教育师资力量,推动乡土教育研究,充实教学资源,研发乡土文化教学媒体与信息网络,促进资源共享。

四、结语

“爱我家乡”主题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家乡的人文、历史及自然环境,使学生真实感受到自己与家乡之间的密切关联,激发其对家乡的热爱。因此,家乡的历史沿革、空间变迁、地名由来、名人轶事、产业文化、建筑特色、再造与新生等,都是“爱我家乡”主题读本的重点。另外,让学生通过真实体验自然萌生爱乡爱国的情怀,有助于构建爱国教育大格局,塑造关联民族、地方、国家的中华民族语义场。因此,重视中小学“爱我家乡”主题读本的出版与教育,完善“爱我家乡”教学体系,充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让教育回归育人的轨道,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许嘉璐. 未央三集:许嘉璐文化论说[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 梁衡. 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 中华文化史 [M]. 3版.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 巴兆祥. 方志学新论[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5] 潘捷军. 方志馆史话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6] 史话纵横 | 弘扬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EB/OL]. (2017-10-06)[2021-12-15]. https://www. sohu. com/a/196457391_692521.

[7] 吉向阳. 文献名邦的传承与方志文化的运用[N]. 大理日报(汉),2021-10-14.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律法规全书(含相关政策)[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

[9] 丁雯. 《我爱家乡山和水》案例分析[J]. 名师在线,2017(7):51-52.

[10] 王国云,施茂萍.  《我爱家乡》选题指导课教学设计及评析[J]. 生活教育,2011(16):48-50.

[11] 万更剑.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的建构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9):55.

[12] 王立宽. 《我爱我的家乡》单元教学实施建议 河北人民出版社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J]. 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3(2):20-22.

[13] 冯丽萍. 立足地域特色  开发适合的课程资源:浅谈“爱我家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J]. 考试周刊,2020(72):3-4.

猜你喜欢
方志读本家乡
雏燕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嘉绒藏族地区的旧方志编纂
Average Incremenral Correlarion Analysis Model and Irs Applicarion in Faulr Diagnosis
夏天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