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翔
内容摘要:人们一般认为“环保”是《喂——出来》的表层主题,而借助“环保”探讨如今人们信仰缺失、人性出现瑕疵则是这篇小小说的深层主题。生态批评关注环保问题,同时注重人类精神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环保”和“探讨人性”二重主题完全可以被纳入生态视野之下,从生态批评的角度看待这篇小小说,就会发现“环保”和“探讨人性”这两个主题不再是深层浅层的关系,处在一个有机的结构之中:环境的破坏不只与人类的行为有关,更与人想要征服自然的观念有关;保护环境,首要的就是改变“人定胜天”的观念。从生态批评角度更能完整地解读这篇小小说。
关键词:生态 环保 人性 信仰
读《喂——出来》这篇小小说,很轻易就能读出作者呼吁读者要保护环境的意味来。但是中学教师侧重于对“庙”的含义、文中各类人群的表现、与环境污染没有直接关系的行为的解读,他们认为这篇小小说的重点在于揭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人们的信仰早已丢失,人性的黑暗暴露无遗。①两种解读都是合理的,但是这两种解读更像是粘合在一起的两层皮,未能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生态概念不再局限于生物学领域之中,它在上世纪70年代就渗透到文学批评领域之中。在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需要对生态概念多一份了解,而不能简单停留在环保的思维之中。生态保护概念涵盖了环境保护,但并不单纯地看人类的何种行为造成了环境破坏,它要求人类在精神观念上进行反思,要求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从生态视野看《喂——出来》,既能清晰地看出作者对环境遭到破坏而发出的深深忧叹,又能看到他对造成环境破坏原因的洞悉,这份洞悉包含着对人性的探讨,“环保”和“探讨人性”二重主题将在对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的分析中被有机串联在一起。中学教师将重点落脚于对人性的批判上,但是从生态视野出发非但能做出批判,还能发现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仍能对未来做出展望。
一.环境破环:对生态链的无知
从整个结构来看,更能看出《喂——出来》的环境保护的意味。这篇小小说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
当台风过后,一座年代久远的小庙被刮走,一个洞被发现。附近村民对这个洞一无所知,一个年轻人对这个洞口喊了一声“喂——出来”,又向这个洞中扔了一块小石头,没有任何回声来回应这个年轻人。这个洞被发现的事不胫而走,记者来采访,专家来研究,都没有得出对这个洞的一点点结论,最后一个商人以给附近村民新建一座庙的承诺买下了这个洞。买下这个洞之后,商人宣传这是一个深度至少达五千米以上的洞,绝对的安全,是容纳核废料等危险物品的绝佳场所,于是各种各样的污染物、非污染物被源源不断地倾倒到这个洞中。有一天,一个建筑工人在一幢正在施工大楼上憧憬城市的美好未来时,一声“喂——出来”从头顶上空传了出来,他以为是自己的幻觉,他没有注意到,一块小石头又从他的面前掠过。
一个看似开放的结尾,留给读者的并不是悬念,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很容易就能猜到人们丢弃到洞中的一切都将被这个洞还到人类世界,从而推断出作者想要告诫人们:“人类对大自然犯下的罪恶,终将由人类来承担。”
这个洞像一个黑洞,人类丢进去的东西它都照单全收,它又像是一个虫洞,丢进去的东西只不过是来了场时空旅行,最终又回到了原点,這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可思议的。作者在表达人类要保护环境的这一层意思时,似乎有点神秘主义的味道在。其实这并不神秘,这个“无底洞”的第一层隐喻或许是人类没有意识到存在于自然之中的生态链。台风把庙刮走,人才发现洞的存在,由此可以反推,洞长久存在着,只不过并未被人们发现而已。同样的,存在于自然之中的生态链也未被人类认识。
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有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生物链的存在。在此书第四章《地表水和地下水》中,蕾切尔·卡逊介绍了加利福尼亚州图利湖、南克拉马斯湖被污染的事实:有一片农田被北克拉马斯湖的水灌溉,灌溉用水之后被回收入图利湖,后经图利湖流入南克拉马斯湖。喷洒在这片农田里的农药被灌溉用水带入到这两个湖中,农药在浮游生物和鱼类中进一步被浓缩,水鸟在食用被污染了的鱼类之后大量死亡。人类种下的恶果不仅会被动物吞下,人类也会品尝到恶果的滋味。在第五章《土壤的世界》中,卡逊搜集证据证明土壤同样会中毒:红薯和花生吸收了残留在土壤中的六氯化苯后,结出的果实会带有霉味,果实被加工之后霉味会更加明显,所以不得不被弃用;防治象鼻虫的杀虫剂对啤酒花无害,但土壤中残留的毒素却毒死了附近的葡萄藤。本想用廉价的杀虫剂取得经济效益,到头来反而付出了巨额代价。对生态链缺乏足够的认识,人类才会肆无忌惮的喷洒农药,而生态链的存在,使得人类喷洒杀虫剂这一行为引起了连锁反应,伤到人自身。由此,蕾切尔·卡逊认识到“自然界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②。
大自然何尝不是一个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整体?人类生活在自然之中,是自然这个有机整体的一份子。如果单看人类把污染物丢进洞中,最终洞又把污染物“还”给人类这一结构,得出“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制裁”这样的结论是成立的。这种结论旨在告诫人类要保护环境,但这其实是一种简单的因果报应论,它并没有说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生态的视角看待这一结构,就会发现一个更深刻的道理,一切事物都是处在相互的联系之中,这个“洞”就是联结人类和自然的重要环节,我们与自然就是一个整体,伤害自然就是在伤害人类自己。
二.人性探讨:人性背后的时代因素
很多中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没有将主题局限于“环保”上。他们发现向洞中倾倒核废料、扔尸体、排污水等细节的确和“环保”主题息息相关,但是文中也有很多和“环保”并无直接关系的细节,比如丢进洞中的还有政府的秘密文件、订了婚的姑娘的日记本、分了手的恋人的照片、警察没收的假钞和犯罪分子的作案证据等。“环保”主题对这些细节无法做出合理解释。
教师们将目光聚焦到“庙”身上。“庙”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一场台风过后单单刮跑了一座“庙”呢?通常,庙里面供奉着神佛,庙是人们进行供奉祭拜等宗教活动的场所,人们的信仰寄存在庙中,所以“庙”代表着人们的信仰。而一场台风将“庙”刮走,这一细节寓意现代人信仰的缺失。《喂——出来》中有两处细节充分体现了人信仰的缺失,一是前来调查的记者将系在腰间的绳子默默解下,二是学者草率地下了将洞填掉的指令。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调查清楚本该是记者和学者的天职,但是一个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一个为了自己的声誉,二人轻易地卸下了肩上的责任。
在解释为何会出现信仰缺失的问题时,中学教师们将落脚地放在如今工业文明的时代,人们最为重视的是物质价值而非精神价值上,在追求物质价值的过程中人性沦落了,人们缺少了是非观,缺少了价值判断。政府部门把秘密文件扔掉以确保万无一失和警察丢掉假钞以杜绝假钞现象,是急功近利的表现;订了婚的姑娘和分了手的恋人扔掉以前的东西以拥抱未来,是虚伪的表现;犯罪分子将犯罪证据扔到洞中以逍遥法外,是“罪恶的自我保护”③的表现。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人性的丑陋不断的暴露出来。核废料、携带传染病的动物尸体和污水废水被排放到洞中的细节也在表现人性的丑陋,因为这其实是人类短视的表现。这个深不见底的“洞”隐喻人性的“黑洞”,整篇文章在借“环保”外衣对人性丑陋一面大加鞭挞。
“批判人性”的解读比单纯的“环保”解读更深入一步,但是有大而化之的问题存在。中学教师们虽然意识到了工业时代这个大背景,人们的信仰被摧毁,但是他们的着眼点主要集中在对人性丑陋面的批判上。“小说塑造了在科技发达的时代一群充满各种欲望的畸形人物,他们缺乏信仰,道德沦丧,目光短浅,缺少真诚,为了一己之利不惜牺牲环境,最后受到了大自然的報复而灭亡。”④急功近利、虚伪、短视等人性丑陋的一面存在于各个时代,为何单在工业时代将人引向万劫不复的地步,在工业时代批判这些人性瑕疵是否含有特殊意味?笔者私以为这些人性缺陷直指时代背景,真正应该被关注的是时代。中学教师们只是将各种人性缺陷进行了简单罗列,而没有看出来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我们只需回顾一下文章当中的细节,就会发现串联在这些细节中的时代线索。处理核废料、携带病毒的动物尸体、废水污水,都是复杂且成本高昂的事情,而一股脑地将它们填入深洞之中,既省时省力又安全保险,何乐而不为?向洞中扔秘密文件、日记本、老照片、假钞以及犯罪证据其实具有同样的性质,因为这是最便捷的办法。做这些事的人,和买下这个洞的贪婪商人是同一类人,他们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如今社会,人们在考虑或衡量事情时,总是将利益置于首位,每个人都精于计算,每个人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与其说这篇小小说探讨的是人性的恶,不如说作者在探讨人们为何会落入总将利益置于首位的思想惯性当中。
如今的社会不单是一个工业社会,还是一个商业社会,加工出来的产品只有被消费,它的使命才算最终完成,而利润或者说利益,才是商业的终极目的。人类身处以利益为终极衡量标准的社会之中,人们并没有丢失信仰,因为利益,逐渐成为人们新的信仰。利益使人的目光变得狭小,人类在面对自然时,只看到了自然的经济价值,只顾疯狂地攫取自然资源,而忽略了自然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生态平衡在人们盲目逐利的过程中,悄无声息地被破坏了。
三.“庙”的重建:家园的重建
前文分析过,庙是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在这篇小小说中“庙”是对信仰的隐喻,“庙”被台风刮走,是对人的信仰不复存在的隐喻。中学教师们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们只是模糊地说是传统信仰缺失了,并未指明是何种信仰的缺失。“庙”的消失,其实可以看作是对大自然的信仰的消失。一个年轻人向洞中喊“喂——出来”,没有听到回声,紧接着他就捡起一块小石头向洞中扔去,由此可见,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早已经消失殆尽了。
虽然在庙被台风刮走之后,村民中有人提议在洞上面按照原样建造一座庙,可是当村民听到商人承诺给他们建造一座更好的庙,并且附带一个小广场时,村民们就答应把洞卖给商人了。一座新的庙建好了,但是人对自然的崇敬之情仍然匍匐在地上,这座庙充当的只是门面而已。在人们的心目中,“利益”早已成为了一座无形的“庙”。这正是对于现实状况的隐喻: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牺牲环境的代价。这种竭泽而渔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出现有两个原因,一是出于发展经济的现实考虑,二是人定胜天观念的支持。在人类早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处于想象之中,生活资料的获取被看作是上天的恩赐,无力抵抗的自然灾害被认为是上天在发怒,人类的繁衍生息总是依靠自然,对于自然的崇拜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对自然现象产生的原理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人类不再畏惧自然,自然神在人心目中的空间不断被压缩,人的自信心逐渐树立起来。人类对自身的力量的确信,使得人类想要驾驭自然,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观念便产生了。而人定胜天观念要对被破坏的自然付更多的责任,工业文明只是让自然受了外伤,而人类相信依靠自己的能力可以使自然屈服于人类的观念使自然受了内伤,因为这种观念使人类站到了自然的对立面,驱使人类操起工业机械,向自然进攻。人定胜天的观念不被改变,人类对于自然的伤害就不会停止,生态平衡永远不会恢复。
《喂——出来》在工人对城市的美好憧憬中结束,而空中传来的那一声“喂——出来”,预示着美好的城市即将面临灭顶之灾。这同样是对现实的隐喻,我们的城市看似美好,生态危机其实就潜伏在其周围,并有随时爆发的可能。排放到大气之中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多,科学家监测到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两极冰川在消融,海平面会上升,低海拔地区会被海水淹没,这些耸人听闻的事听起来或许遥远,但因环境遭破坏而造成的损害就在人类身边。近来极端天气增多,极其依赖天气的农作物损失惨重,人们的“菜篮子”时常受到威胁。
如何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首要的就是改变我们对自然的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我们漠视环境,肆意地破坏环境,那么大自然是会报复我们的”⑤的结论,其实落入到了二元对立的思维窠臼中,因为这种结论默认了人与自然相对立的前提。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生活在自然之中,自然是人类的家园,对自然的破坏就是对于家园的破坏,这才是应该让学生明白的道理。其次,人们还要摒弃以经济价值衡量一切的思维模式。通常,人类只想攫取存在于自然事物中的经济价值,自然只是人类用来获利的对象,而这种逐利的思维再一次将人与自然置于相互对立的状态之中。自然除了能创造物质财富,它同时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在自然之中,每一生命的个体价值得以充分实现,各个物种得到延续,生态保持着微妙的平衡。我们要用多元的视角看待自然,看待人类的家园,这个家园可以创造经济价值,但是无法以经济价值来衡量的。
在古希腊,“自然”一词有“本质”、“根据”的意思,追寻“自然”即追寻“自然物”中所蕴含的真理,追寻“自然”的事业被放置于一种优先的地位。在基督教文化之中,上帝创世造人,并让人管理万物,自然的地位看似是比较低的,但是由于自然同样是上帝创造的,人们认为自然之中同样包含着真理,所以人们依旧能与自然和谐的相处。重建人对自然的信仰,并非要回到久远的年代,中国正在有序开展着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需要培养的是生态意识,让生态意识深入人心,认识到人处在自然这个整体之中,自然才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只有如此,瓦蓝天空下的美好憧憬才会成为可能。
注 释
①苏宁峰、王君和张晓毓等多位老师只将“环保”主题作为《喂——出来》的一个小方面,他们更多的关注这篇小小说所反映的人性问题,具体可以参考他们的文章:苏宁峰.精神信仰崩溃后的人性黑洞——《喂——出来》教参解读研析[J].语文教学通讯,2013(08):52-53.王君.洞察人性的蒙昧与觉悟——《喂——出来》课堂实录[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09):107-110.张晓毓.人性的漏洞与信仰之“庙”的重铸——《喂——出来》主题的多重理解[J].学语文,2015(05):52-53.
②[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郓如强、曹一林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2月,49.
③汪洋.被刮走的仅仅是有形的庙吗?——《喂——出来》文本解读[J].语文教学研究,2016(7):22-23.
④薛城.读出科幻小说的童话意味——我读《“喂——出来”》[J].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17(11):50-52.
⑤文晓琴,牛文明.不曾缺失的精彩——《喂——出来》教学片段解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5(1):125-126.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