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是一种病

2022-04-27 15:54李潇
瞭望东方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社恐障碍社交

李潇

在这个社交形式多样的年代,有人拿着“社恐”进行自我调侃,而有人却真的有“社恐症”:“我不知道真的有这种病存在。”实际上,“社恐”是一种心理问题,全称为“社交焦虑障碍”。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黄悦勤等曾在《柳叶刀·精神病学》发文报告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MHS)结果,指出焦虑障碍是加权终生患病率最高的精神障碍类别,为7.6%。

儿童在父母的突然要求下,迫不得已地向陌生人问好,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家长不能忽视儿童当时的状态。

社交焦虑障碍是焦虑障碍的其中一种。那么,何为社恐症?为何社恐?如果应对社恐?

“我以为社恐只是说内向一点,不爱跟人交流。”来自北京的王先生说。對于社恐症,很多民众存在误解。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2013年发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或称社交恐惧症)的基本特征是对社交情境产生强烈的害怕、焦虑或回避,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持续至少六个月,即发展到损伤功能的程度。社恐症患者会有躯体性反应,例如心跳加速、坐立不安、手心出汗、难以表达、腹泻,而这些反应与其他疾病、药物、实际上的危险因素均无关。

“内外向属于人格分析,而人格是相对稳定的。社恐症跟性格的内向、外向并不直接相关。外向的人也可能出现社恐症,只能说回避人群的性格更容易出现社恐的症状。”国家心理咨询师杨彩莲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例如,某人平时外向,但曾经有一次很想表达,却受到羞辱,后来她就害怕这种经历再发生。

社恐症患者承受着强烈的害怕、焦虑和社交回避,干扰了个人正常生活,而单纯性格内向的人并不会觉得自己的特质让自身痛苦,也不会认为自身的性格存在问题。

“我上学的时候特别害怕上台发言,每次上台都想逃走。有时要上台分享,我干脆就找理由不去上课。”王先生表示。但他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惧怕与他人交往。

王先生咨询心理咨询师后得知,自己属于特殊社交恐惧症患者,即个体对特殊的情境或场合特别恐惧,例如当众发言、表演。而广泛性社交恐惧症是个体在任何地方、情境都存在害怕、焦虑或回避。

黄悦勤等人认为,过去几十年内,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心理压力及应激水平升高。中国人也面临着很多挑战,进而造成心境、认知、行为障碍及相关问题。

社交焦虑障碍是继抑郁症和药物滥用之后第三大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障碍。美国全国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从性别来讲,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从年龄来看,社交焦虑障碍发病的中位年龄约为13岁,75%的个体发病年龄在8岁至15岁之间。

“青少年这个年龄段是所有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或者说心理疾病在这个阶段容易报告出来。”杨彩莲表示。有学者认为,青少年产生社交焦虑与其青春期阶段生理、心理经历的巨大转变有关,譬如身心发育不协调、对外部社会适应能力不足。

社恐症的成因因人而异,会受到生理、家庭、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有研究指出,社恐症与遗传基因有关,如果父母患有社恐症,子女患社恐症的概率会增加。自尊水平偏低、不恰当的抚养方式、处于恶劣的社会环境、承受很大竞争压力等因素,也可能令个体出现社恐的负性情绪。例如,低自尊者容易怀疑自身能力,不能充分发挥自尊的自我调节和保护作用,无法缓解和摆脱社交情景中的焦虑。父母对孩子过度苛责或溺爱,可能导致孩子无法培养独立能力或缺乏安全感。

“10岁以下、尤其是看起来比较害羞的孩子,可能安全感比较低,如果让他们被动地去说话,他们可能会出现社交性恐惧。”杨彩莲提醒。例如,儿童在父母的突然要求下,迫不得已地向陌生人问好,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家长不能忽视儿童当时的状态。

“社恐是一种心理状态。从我们的临床咨询经验来看,社恐症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杨彩莲表示。实际上,成年人乃至老年人都可能患社恐症。例如,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就曾因社交恐惧而未能出席颁奖仪式。

饱受焦虑折磨的社恐症患者,还可能同时患上其他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一些郁抑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同时患有社恐症,他们的工作、生活容易受到较大影响。

目前来看,社恐症在社会层面的知晓率不高,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治疗依然有待加强。对于不严重的社恐症患者或早期患者,家属往往容易忽视。

从社恐症的成因来看,存在一些可预防的人为因素。例如,家长应注意教养方式,谨防对子女的过度溺爱或保护,培养其社交能力,即时关注子女情绪。对于抑郁症患者以及身体功能有退化或生病的老人,家属应给予更多关注。视听功能的下降、尿失禁等可能给老人带来担忧甚至羞耻感,从而诱发社交焦虑。

“工作后,我看过相关书籍,观察和学习别人如何公开发言,也试过对着镜子演讲。现在,我不再那么害怕了。”王先生表示,自己通过诸多自我训练,已经实现了蜕变,“大概是三四年时间,我感觉自己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

“有社恐症的人可以通过专业的咨询帮助、药物配合、自我训练、运动、改善人际关系、更新知识体系等方法去改善。”杨彩莲建议。

然而,社恐症病程或许比普通人想象中要长。国外有研究发现,社恐症平均病程在20年左右,只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可以随年龄增长而缓解。2022年1月,一款鼻用喷雾剂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批准,专用于治疗成人社交焦虑障碍的焦虑症状。但目前,社恐症还未有专门的特效药。“在心理治疗中,有非常多的干预手段,比如系统脱敏法、暴露冲击疗法、动力追溯或重新启动。”杨彩莲表示。

有研究表明,将心理疗法和药物疗法结合起来,能更好地改善社恐症患者在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表现出的焦虑、恐惧等症状。近年来,更多治疗方法也被验证。研究发现,注意偏向训练、团体箱庭疗法、舞动心理治疗、团体音乐疗法等可用于缓解社交焦虑。

“一个社恐的人其实也可以变成社交达人。”杨彩莲分享了她所接触的案例。在专业治疗下,一些原本患有社恐症的个体,如今已经褪去了社交中的焦虑和恐惧,成为社交场合中闪耀的那颗星。

猜你喜欢
社恐障碍社交
『社恐』:再想想,你真的要躺平吗
校园社恐人的real one day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你有“社牛症”或“社交恐惧症”吗
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三十四)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社交距离
跟踪导练(四)2
比起社交媒体,我更在意逝去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