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城市应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既有宏观维度的“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层次性,也有微观层面的国家级新区、郊区新城、特色小镇、抵边新村等载体,进而推动城市功能定位更为科学、发展更为协调。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这是对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的又一次年度安排,也是我国出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以来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重大部署。做好这项工作,对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促进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初步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新型城镇化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是放在区域发展的视野下,可以看到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部分区域发展面临困难,体现在城市维度就是,一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还不健全,部分城市“大城市病”问题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尚未有效发挥,不少中小城市及县城功能品质仍存在诸多短板。要破解这些突出问题和矛盾,持续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是题中应有之义,而《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不仅提供了“任务书”,而且排好了“施工图”。
当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就必须构建相适应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一方面,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集中是客观规律和长期趋势;另一方面,不同城市和区域自然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不同,决定了空间需求的差异性,也决定了当前和未来空间供给的多元化趋势。因而,大中小城市应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既有宏观维度的“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层次性,也有微观层面的国家级新区、郊区新城、特色小镇、抵边新村等载体,进而推动城市功能定位更为科学、发展更为协调。
持续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核心是一体化。一般来讲,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体量,就会在周边形成卫星城市,继而汇成都市圈、城市群,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甚至跨越发展。但目前而言,不少城市发展协同化不足,重单兵突进轻抱团前进,一哄而上的同质化现象时而有之,影响着优势互补、一体化效能的发挥。问题就是动力,差距就是潜力。无论是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成渝地区,还是长江中游、北部湾、关中平原城市群,只有打破行政边界的障碍,加快融合发展步伐,推动建立城市群多层次、常态化协商协调机制,才能以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写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文章。
持续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关键是中心带动。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一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实践证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既是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如何以“一小时”通勤圈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群,如何以“飞地经济”强化产业合作,如何通过民生政策的衔接统一、教育医疗等资源的共享推动社会融合,如何探索建立税收分享和经济统计分成机制,成为摆在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面前的共同课题,需要依照相关规划、落实重点任务,有序推进,久久为功。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持续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的根本。以同城化发展为方向,以轨道交通建设为先导,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夯实产业合作这个基础,强化社会融合这个根本,推动生態保护这个保障,才能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和更多幸福的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