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龙
(陕西远通建设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8)
在公路选线设计时,应遵循的一个核心原则就是尽量避开地质灾害区域,这样既可以减轻公路施工过程中处理不良地质的工作量,同时也能保证公路在投入使用后,不至于因为频繁发生地质灾害而影响公路正常使用。因此,在公路选线设计时做好地质调研,进而使线路避开不良地质尤其重要。
位于斜坡表面的土体或岩体,在受到地震、雨水冲刷或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干扰后,因为自身重力的影响顺着坡面向下滑动的情况,即为滑坡。滑坡的产生与斜坡岩土结构有密切关系,如果坡面的表层植被茂密,深层以坚硬岩石为主,此类斜坡可以承受较大的剪切力,不易发生滑动;相反,如果坡面表层植被稀疏,并且以松散土层、风化岩石为主,那么在地质扰动或雨水浸泡的情况下,有较大概率发生滑坡。在公路工程中,如果路线穿过江河湖沟的岸坡地带,或者位于断裂带、地震带上,以及多暴雨地区,公路滑坡的情况较为常见。因此,在公路选线时应尽量避开这些易发生滑坡的区域,保证公路的安全。
泥石流是发生强降雨后,雨水裹挟着泥沙、石块形成的特殊洪流。这类地质灾害多见于山区或沟谷,由于具有发生突然、冲击力强的特点,因此对公路、建筑等造成的破坏也十分严重。泥石流的形成除了与地形地貌有直接关系外,还会受到坡面地质的影响。坡面岩层结构松散、软弱,裂隙发育,植被稀疏,在受到雨水冲刷、浸泡后,坡面松散的泥土、砂石随着雨水向下移动,并且在移动过程中体量也在逐步加大,在坡脚处产生强大破坏力。
在溶洞地质或矿区的采空区,在受到地上压力或其他扰动后,地面大范围下陷的现象,即为塌陷。地面塌陷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例如因为溶洞地质导致的地面塌陷,多发生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地方;而因为地下采空导致的地面塌陷,多集中于开采年限较长的老矿区。另外,长期过度抽吸地下水,也有一定概率引起漏斗形地面塌陷。
常用的公路选线方法有实地选线、纸上选线、自动化选线等几种。实地选线是由工作人员参考选线设计任务书,进行实地勘察,经过多方比较之后最终确定路线。此类方法多适用于一些等级较低的公路,其优点在于准确掌握公路沿线的地质、地形,定线时通常不需要大比例尺地形图,最终确定的路线方案较为可靠。当然缺点也比较明显,例如野外勘察作业增加了工作量,加上受到气候、地形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选线工作的效率也会受到限制。纸上选线则是借助于已经测得的地形图,选出多条路线进行对比后确定最佳方案,然后再将该路线放到实地的一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地形复杂的高等级公路。其优势在于野外工作量较小,可以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因素,使确定的路线更加科学、可行,但是需要使用到大比例尺地形图。自动化选线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选线技术,借助于无人机或遥感卫星建立数字地形模型,把选线设计要求输入软件中,由计算机自动完成选线,并从多套路线方案中确定最佳方案,最后以图表形式输出。该选线方法省时省力,选线方案更加合理,是目前公路选线设计的主要方法。
选线是公路工程建设的基础环节,同时选线是否合理,也将直接影响后续的施工进度、施工成本,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在公路选线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多方案比选的原则。在实际选线时,一般需要设计3~5 条可行的路线,然后从路线长度、地形地质、施工难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横向对比,从多条路线中选出性价比最高的一条。第二,环境保护的原则。公路选线要尽量减少占用农田、林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新建公路尽量覆盖原有的小路,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原有生态的破坏。第三,严重不良地质路段绕避原则。结合前期的地质勘测资料,发现有软土、溶洞、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应主动绕开,保障公路质量安全。在选线设计中坚持上述原则,也是提高公路选线方案合理性的重要举措。
在自然坡度3以下的平原地区,耕地较多,建筑物较密,交通网、天然河网、通信管网等纵横交错,不良地质相对较少,选线设计时注意避开河湖及建筑物。路线以直线为主,但是又要避免直线公路过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使用转角小、半径大的长缓平曲线线形。由于平原地区耕地较多,要特别注意处理好路线与农田水利的关系,在保护耕地的同时还要降低公路工程的建设成本。如果是干线公路,需要连接城镇、工业园区的,选线时应做到“近村不进村、利民不扰民”。提前做好调研,了解市政管线布局,路线尽量避开既有的电力、通信等市政管线。为保证公路路基稳定,选线时尽量避开湖塘、水库。如果不得不通过低洼地带,要尽量将路线设计在地势较高处,同时布线时要注意保证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3.2.1 沿溪线
沿溪线是使公路沿着河谷方向布设路线,一般来说路线走向和等高线重叠,这种选线设计的好处在于路线走向较为明确,无论是前期施工还是后期的维护均易于开展,无形中节约了大量资源。当然,沿溪线设计也有一些缺陷,例如沿线多桥涵及防护工程,一旦出现强降雨引发洪水,不仅会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行,而且会严重缩短公路寿命。选择沿溪线布线时,重点要把握好线路与河流的关系。因此,在选线设计前要对河流及沿岸的地质条件展开充分调研,了解河流两岸地形地质以及城镇、居民点的分布情况等。遇到一些深“V”或深“U”型河谷,在路线设计时还应注意采取台口式路基或半隧道路基。
3.2.2 越岭线
越岭线即公路走向与河谷及分水岭方向横交所布设的路线,路线连续升坡由一个河谷进入另一个河谷。这种公路选线设计的优越性在于布线较为灵活,受地形限制较小;公路投入运行以后不易受到洪水威胁。缺点在于线形差、里程长,前期施工难度大,后续维护成本高。在越岭线设计中,关键点在于选择垭口、过岭标高和展线布局。在选择垭口时,应综合考虑垭口所在位置、高度、两侧地形条件及地质条件等;影响过岭标高的因素有垭口地形、地质等。
3.2.3 山脊线
山脊线是公路沿分水岭方向设计的路线,这种选线设计的好处是沿线河谷、桥涵以及其他人工构筑物相对较少,为公路施工创造了便利。另外,山脊处的水文和地质条件也要优于山谷处,因此公路路基较为稳定,发生病害的概率较小。还有就是沿山脊布置的路线里程相对较短,施工中开挖的土石方较少,间接地降低了工程量。山脊线的缺点是海拔较高,冬季易出现道路结冰、积雪,行车安全性差,后期养护难度高。山脊线设计也有3 个关键点,分别是垭口的选择、侧坡的选择以及试坡布线。在试坡布线时,要求垭口间平均纵坡不超过相关标准,并且垭口间需要有支脉分隔。
丘陵地带的公路选线设计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如果农林业较为发达,应尽可能与农田、水利、林地等规划相适应,减少对农林地的占用。在相对平缓的地带,尽量走直线;在有一定坡度的地带,尽量走匀坡线;在有明显起伏的地带,尽量走中间。
某公路为典型的河谷沿溪线,全线总长33.65km,设计行车速度40km/s,路基宽度9.4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该公路于2011 年7 月交付验收。公路一侧为山体,另一侧为河流,地质灾害主要来自路基上边坡。由于坡体岩层裂隙发育,表层土石松散,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和边坡坍塌等事故。结合地质调查结果,地质灾害的分布路段、发生时间和治理方法如表1 所示。
结合表1 可知,该公路共有8 个地段发生过地质灾害,主要有边坡坍塌、山体滑坡和泥石流3 种类型,除了K35+620~K35+880 段的边坡坍塌未采取处理措施外,其他7 个路段的地质灾害,均采取了片石混凝土抗滑挡墙、挂网喷锚等治理措施。
表1 公路地质灾害分布位置、垮塌时间及治理方法
该公路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年均降雨量822.4mm,其中7~9月的降雨量占到了全年的70%左右。2020 年8 月降雨量最多,最大降雨量出现在8 月10 日,达到了108.8mm。此次强降雨也导致该公路多处发生了边坡滑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另外,从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勘察结果来看,该公路沿线均为山地地形,属于亚高山深切割地貌,沿线沟壑纵横,深“V”型河谷分布广泛,加上坡面植被稀疏,这种地质条件下遭遇雨水冲刷,容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该公路路基土石方330.4 万m,挖土方174 万m,挖石方114 万m,填方42.4 万m。可见路线设计中挖方数量明显超出填方数量,在开挖工程量较大的地方,由于对岩土结构造成了扰动,从而增加了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虽然在后续的公路维护中,针对边坡地质灾害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但是实际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以挂网喷锚为例,早期尚能发挥一定的坡面加固效果,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坡面反复遭受雨水冲击后,锚杆松动甚至脱出的情况较为常见,进而发生边坡成片脱落的情况。造成该公路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在于公路工程的筹备阶段,采用了传统的选线设计方法,没有避开严重不良地质区域,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而且后期各类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如果选用自动化选线,以航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决策技术,从多套候选方案中选出最佳线路,在此基础上遵循严重不良地质路段绕避原则,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公路建设与运行中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体现出选线设计的实用性、经济性。
在公路工程的选线设计中,技术人员应在充分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的情况下,合理选择最佳线路,从而为后续的工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对于一些易发生泥石流、边坡滑塌等地质灾害的地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开,在保障公路安全的前提下,也有助于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在公路选线设计时,除了要选择恰当的选线方法、遵循特定的选线原则外,还要根据地形地貌的不同,做到灵活选线,例如在平原地区设计使用长缓平曲线线形,在山岭地区选择沿溪线、越岭线等。做到科学选线,将地质灾害对公路路基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保障公路工程保质保量的建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