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大学(CAUC)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一所以培养民航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也是天津市“双一流”建设计划和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
中国民航大学的前身是1951年9月25日成立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民用航空局第二民航学校,1958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局高级航空学校,1963年重组为中国民用航空机械专科学校,1977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专科学校,1981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2006年5月30日,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
学校设有飞行分校、科技创新研究院、研究生院以及19个教学单位,学科专业覆盖民航主要业务领域。其中,航空工程学院是学校民航特色鲜明的学院,被誉为“中国民航高级机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60多年来为中国民航、国内外航空维修企业、我国飞机和发动机设计制造单位、我国空军等培养了大批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学院被授予民航先进党组织、天津市高校党建示范点、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等荣誉称号。
航空工程学院现有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工业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飞行器动力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为国家级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学院是航空宇航学科群的牵头建设单位,设有2个学术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型机械领域硕士点,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学校首批硕士点授权学科、天津市和民航局重点建设学科、天津市“双一流”建设学科。
立足于学校的发展特色,为了满足学生的实训、实践需求,学校现有各类飞行教学训练飞机75架(不含新疆天翔航空学院),机务维修实习飞机22架,D级全动飞行模拟机3台,其他各类训练模拟机/器208套,各类飞机发动机60台。
此外,学校还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中国民航大学现为国际民航组织升级版航空培训计划(ICAO TRAINAIR PLUS Programme)正式会员;学校与法国航空航天大学校集团(GEA)共同创办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系统引进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已连续两次获得法国工程师学衔委员会(CTI)最长期限(6年)的认证,一直担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主席单位之一,并于2016年6月被中法两国政府评为“中法大学合作优秀项目”。学校与美国安博瑞德航空航天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法国阿尔比矿业大学、乌克兰国立航空大学等院校联合开展学分互认和双学位项目。
学校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十三五”以来相继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及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为国家民航事业的发展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此外,学校为师生搭建了广阔的科研平台,新获批民航局“四型”科研院所和“三大”基地,民航局重点实验室3个,民航局科研团队6个,天津市科研团队3个,省部级智库6个。
在中国民航大学,当然少不了立足于民航专业方向的创新与实践。学校有以无人机为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学生通过“双创”实践,积极推动科创成果的社会化转化,涌现了许多勇于迈出创业步伐的优秀毕业生。依托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组建的中国民航大学航模队是全校学生主要的课外科技实践平台,由高水平专家指导,拥有完备的仪器设备、充足的资源保障和广泛的对外交流机会,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
行业相关院校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简称“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成员。
学校设有宇航学院、飞行学院、未来空天技术学院、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无人系统研究院、北航学院等众多与航空航天行业息息相关的学院。其中,北航飞行学院成立于1993年9月,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办。学院目前为中国南方航空、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海南航空、厦门航空、顺丰航空、成都航空、春秋航空等航空公司培养民航飞机驾驶员,同时培养可以适应中国民航快速发展的机务维修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以及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领域领军人才。
法国国立民航大学(ENAC)
法国国立民航大学(ENAC)是欧洲最重要的精英院校和航空大学。ENAC涉及的专业范围十分广泛,培养的人才包括航空系统以及空运系统的高水平专业人员或工程师以及航线飞行员、空中交通管制员和航空技术人员。ENAC所设专业的文凭涵盖大学一年级(Bac+1)到博士(Bac+8)各层次。同时它也是法国最优秀的工程师学校之一,設立了一套运用最新教育和技术成果的工程师专业课程。它还颁授兼具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工程硕士文凭和应用专业文凭,它的科研实验室处于创新的前沿,并同国际上高水平的大学积极开展合作,研发更安全、有效且持久的航空运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