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芮嘉
人生漫漫,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却转瞬即逝。
——题记
初二的第一个学期,还未开学,班上便传来了一个爆炸性新闻——我们要换新班主任了。消息一出,全班轟动。
不久,便有同学打探来了有关她的各路消息。有的传闻里说,她是个不近人情的人,而且对学生极凶,曾把学生吓到退学;有的同学则信誓旦旦地说新班主任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师,做事却雷厉风行。关于她的传闻确实是不少,却没有一条不是说她以“严”而闻名的。于是,我便有些忐忑不安,心中充满了有关她的各种猜想。
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一位女老师快步走上讲台。她大约四十岁,四方脸,剑眉,眼睛很有神彩。她看你时,你便觉似有一把利剑插进心里,浑身不自在,连呼吸都困难起来。于是我心中便对她留下了“严厉”的烙印。
可是,那个夜晚,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正是青春期的我们会产生各种人生疑惑,常常走入困境,感觉人生暗淡,我也不例外。那时我常觉人生无趣,未来遥远得没有形状。我在黑暗中迷失了自我,失去了奋斗的方向,消极地自甘沉沦。或许她觉察到了什么,晚饭后和我聊了聊。那天的黄昏格外壮丽,我站在四楼的窗边等她。太阳宛若沉入池底的石块,被巨大的波澜掩盖之后,余下无力的反抗。它无法拒绝坠落的命运,一如我无法拒绝成长带来的惶惑。
不知何时,她已经走到了我身旁。我们倚在栏杆旁聊起了人生。从她那里,我汲取了成长的勇气。她用她的温情使我摆脱了青春的烦恼,成长的惶惑,重新找回了那个最初的自我。她说:“如果你瞄准月亮,即使迷失,也是落在星辰之间。”我困惑已久的问题,便在她的温情间消逝了,只要树立了目标,不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吗?还哪有时间去烦恼?她是我成长的引路人,黑暗中的持灯者,也是一个温柔的倾听者。严厉的烙印消去,留下了“温情”的字样。
扭头,我看见天空暗成了灰蓝,远处群山如黛,透过墨色林道,能看到镇上灯火依次亮起,炊烟熏红了晚霞。空气依旧清鲜,星河依然灿烂,世界也依然在长久深情中缓缓向前。于是时间奔流,得以见证人间在漫长岁月里所有的永恒不朽,和不会改变的那个温情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