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李培睿,郭孝辉,卢作焜
(许昌学院食品与药学院河南省食品安全生物标识快检技术重点实验室生物标识快检产品与装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许昌 461000)
OBE,又称成果导向教育,是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认证工作的指导方向,是以学生学习成果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OBE 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实践产出非常符合工程应用型人才能力素质的社会需求,使得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成了工程专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指南[1,2]。OBE 理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2016年6月,我国成为第18 个加入《华盛顿协议》的成员。由于OBE 教育理念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相吻合,在我国大学教育中被广泛接受,如郑东霞等在《应用型高校OBE 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中分析了OBE 教育理念及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OBE 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3]。王卫东等在《OBE 理念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要求》 中研究了如何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2015 版)》,制定和落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要求[4]。
食品毒理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食品毒理学的课程内容是介绍食品中内外源性化合物对人类健康的生物学效应及发生发展机制关系,兼有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的双重性。课程师资背景、学时设置、教学条件等因素限制了食品专业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导致传统食品毒理学的教学过程“偏理论少实践”,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单一,学生工程思维训练和实践动手能力明显不足[5]。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等方面的不足,以OBE 理念为指导思想进行食品毒理学课程改革及实践,探讨通过课程学习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探索精神的有效措施,对促进专业课程支撑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现实价值。
食品毒理学包含化学、药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基础知识及微生物和动物细胞培养、动物染毒等实验操作,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食品类专业课程。食品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通常缺乏细胞生物学等理论及实验课程支撑,导致学生难以理解食品毒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现有的教学内容滞后,缺少配套实验课,忽视应用能力培养,导致课堂效果差,学生缺乏探索性思维和动手实践技能。
食品毒理学课程一直沿用“教为主、学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因食品毒理学涉及的知识点繁多,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易导致教学方法偏离培养目标,学生学习过程枯燥和缺少主动性,导致大部分学生不愿参与交流,教师很难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得教师完善教学过程的措施滞后。
食品毒理学课程成绩的传统评定方式主要由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70%)和平时成绩(占30%)两个部分构成。教师对学生平时成绩的判定主要依据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出勤率。课程结束之后考核主要通过闭卷考试开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试题中具有标准答案的客观题占多数,这导致学生主要以背诵记忆的方式备考,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意愿。该种单一评价方式侧重于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缺少对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考查,不符合食品专业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为现代毒理学的分支学科,食品毒理学具有多学科交叉、理论实践结合、基础知识繁多等特点。经与学生交流,发现食品类专业学生相关专业知识薄弱,认为课程内容较难理解。基于OBE 教学理念,针对许昌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食品毒理学》(第2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7)精品课程建设教材为基础,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突出课程的应用性,以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为教学导向,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学、食品分析等课程与食品毒理学存在内容重叠,在课程教学大纲中删减上述课程相关知识。
将培养食品毒理学管理及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以食品安全性评价、危险度和安全风险评估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指南为教学框架,减少重复授课,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融入具体的工作环境,如在开展食品中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及评价的教学中,依据GB15193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为教学载体,结合评价程序对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等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重点放在如何进行实验设计,串联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教学。持续完善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相关的新技术、新发现及时分享给学生,并鼓励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整个教学内容设计,加强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在向学生传授课程知识的同时,以食品毒理学科学史、著名毒理学家事迹和食品安全典型事件进行协同育人,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正价值。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是OBE 理念在教学方式上的直接体现。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尤其是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思考和表达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知识交流中理解抽象的知识点。为弥补缺少实验教学的不足,依据食品毒理学课程内容每章节的特点,将对分课堂、PBL 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组合运用,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如以槟榔碱致口腔癌为例导入“致癌作用及评价”这一部分教学内容,讲解槟榔碱作为一类致癌物的危害性及其导致癌症发生的过程。以案例为载体,讲解交流过程中融合了致癌物分类方式、致癌发生过程分子机制、评价方法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自由讨论生活中影响癌症发生的因素。课后学生反馈,将课程内容与身边触手可及的事物结合,特别是易被人忽略却又危害严重的食物,更能促进学生思考与交流的同频共振,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教学过程中淡化答案的唯一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角色。在食品中各类化学物质毒理学的教学中,学生分组制作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短视频,从作业选题到视频内容设计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认识到学习知识不再是枯燥的记忆背诵,体验到知识转化为应用的快乐。课后学生反馈,将课程知识结合实际做成可以分享的微视频,有助于多方面理解专业知识的实用性[7]。
课程学习资源是进行课程改革的基础。多元化的课程学习资源能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习效率和自主性,实现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学习通、雨课堂、大学慕课等教学平台及慕课资源,食品毒理学课程建设了线上课程学习网站,给学生提供课下交流讨论的平台。课前,学生根据平台上教师发布的课程学习计划完成预习。课中,借助教学软件记录课堂活动数据。课后,学生基于平台完成课后习题、小组讨论等学习任务。借助线上课程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软件,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基于学生学习数据反思教学实施过程,持续改进完善教学活动各环节[8]。
OBE 理念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应用,以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食品毒理学课程结合课程教学大纲,调整平时成绩的构成要素,把课前预习、课程任务(案例讨论、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课下文献阅读)等过程性考核列入整体课程考核范围。学生会关注整个学习过程,避免死记硬背得高分的现象。基于过程考核数据,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所有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而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提升课程学习效果。此外,为切实执行OBE 教育理念,课程对期末考试的考题内容和考题形式进行调整,加大主观题比例,削弱客观题,主观题增加至40分,考题涉及食品毒理学综合知识的应用。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落实OBE 理念,切实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复杂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反馈形成闭环[9]。
在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发展的背景下,课程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无法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学习成果的要求。因此,分析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OBE 理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见图1)。
图1 食品毒理学课程改革思路
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是OBE 理念在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目标。我们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方式,完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角色互换,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和兴趣。围绕OBE 模式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强调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学习产出,通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