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一年等分为二十四节气,西方将一年等分为十二星座。虽然两者设立的最初目的不同,但从对一年这个长周期的划分来说,两者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十二星座是表明每一段时间,二十四节气则指的是时间点;十二星座说明的是天空中出现的星象,而二十四节气说明的是一年中气候的特征。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环绕太阳运动的空间位置来划分的。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每等份各占黄经15°。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
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是随着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的。那时候,中国人的主要活动地区是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主要反映黄河流域的气候,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十二星座是源自天文学中的黄道十二宫。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年转完一圈。地球公转时,从地球上看太阳,太阳在天球上的众星间缓慢移动着位置,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同,即自西向东,也是一年移动一大圈,叫作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太阳周年视运动在天球上的路径,就是黄道。换句话说,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无限扩大而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就是黄道。
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天文学家希巴克斯为标示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位置,就将黄道带分成十二个区段,以春分点为0°,自春分点算起,每隔30°为一宫,并以当时各宫内所包含的主要星座来命名,依次为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处女、天秤、天蝎、射手、摩羯、水瓶、双鱼等宫,称之为黄道十二宫,总计为十二个星群。
由于地球自转轴的变化,现在太阳经过的星座中又增加了蛇夫座,但人们还是习惯地沿用以前的分类方法,称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