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锁芬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壶是众所周知的泡茶茶具,它讲究“一壶事一茶”, “一壶事一茶”的传统其实与紫砂壶本身的结构有关。与其它地方的陶泥相比,宜兴黄龙山矿脉的陶泥含铁量极高,制成壶后不论是色泽、泥性还是功能在茶具中都是首屈一指的。江苏宜兴是最早开始生产紫砂壶的地方,宜兴紫砂壶的称号由此得来。宜兴紫砂壶的生产到明代后期开始崛起,在全国享誉闻名,甚至是几百年之后乃至今天,都是全国紫砂壶生产的中心。
作为传统壶型之一的汉君壶的原身是曼生十八式之一的扁石壶,可以说两者大同小异,但是较之扁石壶的奇巧,汉君壶显得笨拙许多。此壶面世开始,民间仿制者众多,且因壶艺家的技艺、家学、审美皆有不同,因此制成的汉君壶也都不尽相同。在众多器型中,尤以王寅春所作为最。
形象,是一把壶的外在包装。而人文,是一把壶的内涵底蕴。陈曼生的扁石壶更讲究的是造型的奇巧和刻绘的意境,所以壶型框架的古拙反而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再加上当时提炼泥料的技术比较粗糙,砂泥中往往携带大量杂质,因此壶面砂粒斑驳,清晰可见,再配以陶刻装饰,神韵十足。在此基础上改良而来的汉君壶,没有陈曼生的文人之气,也缺乏杨彭年的匠心之道,所以此壶造型笨拙,不复“扁石”的形与韵。幸运的是笨拙的汉君壶遇到了以严谨著称的制壶大师王寅春,壶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紫砂七老之一,王寅春大师壶艺风格的最大特点就是严谨,汉君壶也袭承了大师的风范,一点一线一面都及其讲究,所以此款壶型就像今天我们所见的尺度严谨、工艺精湛、造型典雅。因此,这一款作品面世后,就让大家纷纷效仿,其实大家效仿的不仅是汉君壶的造型,还有其中隐含的诗情画意,这也是紫砂壶文化中最看重的一点。
紫砂壶造型众多,汉君壶是其中之一,集合了方与圆的几何特征,特别考验手艺人的功底,如何将造型的流畅与内涵的气韵在茶壶上展现出来,是这把壶在成型过程中的难点。其成形步骤大致如下: (1)先将练好的紫砂泥切成尺寸合适的泥条。(2)用泥搭子拍打泥条成薄厚适中满足壁厚要求的片子,并按照制壶的尺寸划出泥片的宽度,接着用规车划出茶壶的口片和底片以及围片。(3)将泥片围成茶壶的身筒,接口处用支泥将两端粘结起来,接口要处理端正,不能留有痕迹。(4)按照设计图上的尺寸拍打身简,用拍子从下部开始拍打,紧接着再打上部,拍打出合适的型号,再将口片和底片与身桶连接。(5)然后将茶壶的壶嘴、壶把、壶的制作好,将出水口挖好之后,用支泥将壶嘴,壶把安装在壶身上,要使三点成一直线。下一步制作壶盖,对壶身进行开口,安装壶的,用篦子修刮茶壶的表面,使之表面规整光滑,细腻无褶皱。
由此全手工制作而成的汉君壶有一种无法言语的波澜壮阔之势,似巍峨山川,肖天际河流,悲壮、雄伟、磅礴、厚重。艺人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成就了挺秀俊逸的韵味之美,既不失动感又姿态稳固。壶身一侧刻有书法字,字体流畅飞舞,壶的另一侧刻有湖边山水图,如此意境的画面总容易令人神往的。
欣赏此壶时,不得不提到紫砂装饰中的一个专业词汇——陶刻。它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也是紫砂装饰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可以为单调的紫砂壶增强画面感,也可以提升作品的内涵与意境。在紫砂作品《汉君壶》中,一面题字,一面刻画,两者前后呼应,诗画相结合,情景与意境兼具,相得益彰。而将书画入壶,首先在于懂书懂画,会书会画。紫砂艺人深谙陶刻之道,洞悉成功关阖,接受良好艺术教育之长,长期浸润于书画创作、鉴赏之功,专攻陶刻,当用其用,起点高出,加之聪慧好思,敏锐博学,勤学苦练,艺术之遐想,诗意之判断,金石之追求必泉涌于锋刃,格高韵雅自成必然。
就这样,在艺人的精工巧制下,一只看似平常的紫砂壶诞生了,它低调地散发着不尽的内涵,认识它,读懂它,让人享受到玩壶的真趣。
紫砂壶的制作,不仅讲究造型的删繁就简,更讲究壶艺境界的营造与堆砌。品读一把壶,始于壶型,终于壶韵。窃以为,解读《汉君壶》,可以将“汉君”两字拆分解读,无论是“汉”还是“君”,其中的深远意味都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明。“汉”,汉朝、汉人、汉文化。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炽热又耀眼的一个时代,其文化输出更是从古延今,福泽后世。紫砂壶创作不仅仅是造型的现实,更是文化的交融,汉文化自然是壶艺创作的常见主题,如汉铎壶、汉扁壶、汉瓦壶等等都与汉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汉君,也是承汉之风,继汉之韵,显汉之华。“君”,君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提到传统的福文化、孝道文化、吉祥文化等,君子文化并不常被提起,但是它一直延续在我们的血脉之中,支撑起了我们文化的复兴,民族的强盛,国家的崛起。在《汉君壶》上,大汉的空前盛大直接映射在壶身的厚重之上,君子文化的底蕴则被充分地诠释在壶韵之中,给予人直观的视觉体验以及强烈的精神共鸣。
千百年来,茶文化一直在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而紫砂茶具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对传统的理解与品读。我们的生活因为有茶而变得多姿多味,同样,我们的生活也因为紫砂艺术而更加富有思想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