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通,汤朝晖,2
(1 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学院,广东广州 510641;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41)
自“十三五”以来,我国残疾人的民生状况有了重大改善,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残疾人托养和康复服务成为新目标。 因而,残疾人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 提出,要“提升残疾人公共文化、职业康复服务,细化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设施建设,增强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1]全国多地建立了残疾人社区日托中心(后文简称日托中心),并参考大型康复及托养设施的设计,出台了相应的建设标准。然而,区别于大型残疾人服务机构,日托中心通过社区康复机制进行服务,更强调社区融入和职业康复,这对现有设计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 于是,如何统筹残疾人行为特征与空间设计的关系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社区康复背景下的残疾人社区日托中心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托养环境,其空间组织模式应契合社区康复机制的要求。
广义的社区康复是指整合社区资源,在社区层级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教育、社会、职业等服务的一种制度,其服务对象主要为残疾人及其家属。 对残疾人而言,社区康复直接为残疾人提供基层康复服务,方便快捷且经济。因此, 2017 年,《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提出“以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2]的建设目标。 社区康复已然成为现代残疾人康复托养体系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
社区康复的服务内容直接影响了残疾人社区日托中心的功能及流线关系,这成为分析其空间组织模式的主要依据。主要服务内容分别为医疗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三者与空间组织模式有着不同的关系[3]。
(1) 医疗康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特定的服务流程,具体可分为不同的治疗方式,如物理疗法、言语疗法等。 另外,医疗康复从诊断、功能评定到确定康复治疗方式或转诊服务等一系列流程,对功能的要求很高,往往直接作用于康复训练用房的空间和流线系统。
(2) 社会康复是指从社会的角度,利用社会组织的能力和资源,促进残疾人平等全面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的康复途径。因此,社会康复的服务流程呈现出灵活、社会化、周期长的特征,这些特征共同决定了培训用房和多功能用房的空间需求。
(3) 职业康复是通过职业指导、训练、咨询,帮助残疾人解决就业问题的康复服务。 职业康复具有专业化、个体咨询和群体咨询并重以及系统化的特点,这对职业训练用房设计提出了很高要求。
通过现状调研,结合环境行为学理论,对社区康复机制下的残疾人生理、 行为特征与空间组织模式的使用现状进行总结分析。
由于残疾人社区日托中心服务对象以智力残疾人为主,因此智力残疾人的生理及行为特征成为分析空间使用现状的前提。 智力残疾人主要有以下生理、行为特征:(1)认知能力差、记忆力差;(2)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3)语言能力欠佳;(4)行为异常;(5)动作不协调;(6)感知觉障碍;(7)其他相关生理疾病。 由此可知,智力残疾人的生理、行为特征对环境,如声光环境、无障碍环境和人体工学环境等有特殊的需求。
我国各地区残疾人社区日托中心的建设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功能布局又各有特点。 因此,本文依据空间布局模式、服务内容质量、位置等要素,结合残联组织的推荐,选取了上海、成都、佛山5所功能齐全的残疾人社区日托中心进行调研(表1)。 这5 所残疾人社区日托中心主要面向轻中度智力残疾人群体展开服务,少量日托中心也服务其他残疾人群体。 总体上可将调研案例的总体空间组织模式分为围合式、集中式、串联式[4](表2)。
表1 调研案例概况表
表2 总体空间组织模式分类表
培训与康复用房的活动主要以培训、康复、劳动训练为主,其目标是改善智力残疾人语言社交、认知、动作协调能力。 这些空间应能有效应对智力残疾人的情绪及行为异常问题。
2.3.1 培训用房内部空间划分不合理
培训用房中的活动类型以丰富的群组活动为主,并需诱导残疾人的自主行为,促进社交。 调研发现,个别案例的培训用房难以兼容丰富多样的群组活动, 如D 中心的培训用房空间划分单一, 皆为面积相近的小房间(图1),限制了团体活动发生的多样性, 不利于促进智力残疾人的认知能力、语言社交能力提升。
图1 D中心面积相近的培训用房
2.3.2 职业训练用房的操作流线过长
“取货—备货—产品加工—出货”是职业训练用房的空间使用模式。 调研发现,C 中心的职业训练用房位于2 楼,且离电梯的位置过远,缺少货物转运空间(图2),因此,这样的空间布局易造成智力残疾人在搬运货物时因距离过长而发生磕碰和其他意外。
图2 C中心二层平面图
2.3.3 康复训练用房的干扰因素多、危险系数大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由于活动幅度大、训练难度高,需要智力残疾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避免异常行为发生。 同时,需关注智力残疾人是否有突发生理疾病的可能。 调研发现,D 中心的餐厅需通过康复训练用房进入,空间较为封闭,室内健身区的布置过于紧凑杂乱,在进行康复活动时相互干扰大,易导致残疾人出现注意力涣散、焦虑、异常行走等行为。 另外,D 中心的医疗室距离康复训练区域过远,残疾人在康复活动产生意外时,不易及时进行处理。
2.4.1 休息用房私密性差
缺少私密性的空间易导致智力残疾人情绪不稳定,特别是进行午休的休息用房,对隐私要求很高。 调研发现,多个中心的休息床未作隔断,相互干扰较大,未考虑残疾人的私密性需求。
2.4.2 卫生间距主要功能用房较远
由于智力残疾人存在动作不协调、感知觉存在障碍、大小便失禁等问题,距离核心空间过远的卫生间,会造成残疾人如厕困难。 调研发现,C 中心的休息用房距离卫生间的距离过远,残疾人需要走过较长的走廊如厕,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图2)。
2.4.3 就餐空间不便于监护
四肢不协调、认知能力差导致智力残疾人在就餐时易出现误食、噎食、打翻餐具等行为。 因此,就餐空间不宜过大过长,以免给残疾人带来焦 虑 感。 另外,桌椅摆放不宜过密。 B中心的就餐空间过于狭长,易给残疾人带来焦虑感,存在干扰情况(图3)。
图3 B中心首层平面图
2.5.1 核心公共空间的可识别性低
核心公共空间是联系其他空间的前导空间,由于残疾人的认知能力差、记忆力差,缺少识别要素的核心空间会导致智力残疾人出现迷路、焦虑等情况。 调研发现,D 中心的核心公共空间可识别性低,单一外走廊缺少提示要素,较难判断用房位置(图4);而E中心总体的空间组织过于松散, 缺少分隔,存在嵌套关系,易造成识别困难(图5)。
图4 D中心核心公共空间
图5 E中心空间之间存在嵌套
2.5.2 走廊空间不够安全舒适
智力残疾人的感知觉差,因此,走廊空间应尽可能舒适、易识别。 调研发现,D 中心的走廊空间较为单一, 且缺少日间休息平台,不利于智力残疾人休息放松。 B 中心的走廊昏暗狭长,空间舒适度不高,缺少缓冲休息空间,易导致残疾人在行走时缺乏安全感。
3.1.1 易识别原则
智力残疾人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较差, 在空间移动中易迷路、焦虑,因此,适宜智力残疾人的空间组织模式应满足易识别原则。 通过明确简洁的空间要素、标识系统、景观铺装等限定空间组织之间的关系,让不同空间组织产生对比,如通过走廊空间的曲直和颜色变化,使各个房间更易识别[5]。 另外,应突出核心公共空间与其他空间的联系,方便智力残疾人定位,同时,尽可能使残疾人足够便捷地从其他用房到达核心公共空间。
3.1.2 空间的共用与灵活划分原则
可进行灵活划分的空间能满足智力残疾人的多种活动需求,而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空间的共用与灵活划分也可解决空间对不同活动的适应性问题。 例如,在多功能用房中设置隔断,可以灵活地将大空间划分成私密性高的休息室(图6)。
图6 日本荒草福利残疾人福利中心空间隔断
3.1.3 安全舒适性原则
智力残疾人的身体机能弱、感知觉存在障碍,因此,安全舒适的空间组织关系是一切设计的前提。 同时,也要满足残疾人的心理安全需要[6]。 在空间设计中,宜设置电梯,组织多层空间;营造稳定且具有庇护感的整体空间,避免空间形状过于夸张、空间色彩混杂。
3.2.1 复合化组织多种空间类型
(1) 狭长阴暗、单调乏味的空间易使智力残疾人产生焦虑,诱发不稳定情绪,因此,在空间易识别的基础上,可在单一功能空间中穿插其他功能空间,形成复合化的空间节点,方便智力残疾人定位、放松,缓解不良情绪;(2)复合化的功能空间也可促进智力残疾人社交,提高空间认知能力,例如在走廊空间中穿插一些休息空间,为智力残疾人提供舒适的社交场所(图7)。
图7 步美丘残疾人托养中心休息空间
3.2.2 集约化组织主要功能空间
智力残疾人的综合身体机能较差, 存在一定的感知觉障碍。因此,空间使用和通行的便捷性对于智力残疾人十分重要,集约化组合使用频率高的主要功能空间,可缩短残疾人必要生活行为的动线距离,极大减小安全隐患和照护压力。 在具体设计中,应根据各个用房的动线特点,进行空间组织的集约化设计。 例如,B 中心将职业培训用房与卫生间、休息室等生活用房集中布置,可方便物料流转;康复训练空间的内部用房也应集约整合,以便于康复活动的转移和辅具的取用存放。
3.2.3 营造多层次的空间体系
智力残疾人的私密性需求往往在空间组织模式中易被忽视。由于未对活动空间进行私密性分级、缺少过渡空间、空间过于拥挤或开放,一般易造成智力残疾人行为异常、 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设计中, 应根据活动类型和智力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合理利用过渡、隔断等空间,营造平衡公共性与私密性需求的多层次空间体系。 例如,C 中心的康复训练空间相互联系又存在过渡关系,便于不同训练活动的灵活展开(图8)。
图8 C中心首层平面图(①运动疗法区;②过厅;③认知疗法区;④心理治疗室;⑤医疗康复辅助室;⑥活动室)
本文从社区康复和智力残疾人的行为特征入手,总结日托中心空间的三种主要空间组织模式及相关现状问题。 首先,基于案例分析和残疾人的实际需求, 提出了空间组织模式优化要点:易识别、空间的共用与灵活划分、安全舒适性原则;然后,总结出复合化组织多种空间类型、集约化组织主要功能空间、营造多层次的空间体系三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优化策略。
图表来源:
图1—图5、图8:作者自绘、自摄;
图6、图7:https://www.eusekkei.co.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