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千疮百孔的旧时代走过来,经济逐步恢复,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为崭新的生活而奋斗着。那一年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悄然为如今70年后的中国埋下了伏笔。
差点没赶上的第一次奥运会
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由于种种原因,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收到邀请电文时,离奥运会开幕仅十几个小时。
去还是不去?周恩来总理果断作出批示:“要去!”“重要的不在于是否取得奖牌,此去把五星红旗插到奥运会就是胜利……要通过代表团的工作和运动员的精神面貌去宣传新中国。”
匆忙之中,我国只派出了40人的代表团,当代表团抵达赫尔辛基时,比赛已基本结束,中国代表团马不停蹄地赶到奥运村,顾不上休息,迅速到广场上集合,举行了升旗仪式,以这种形式宣告了新中国的存在。最终,中国代表团赶上了男子100米仰泳比赛和最后的闭幕式,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世界各国对奥运会的高度重视和赛场上不断超越过往的成绩,让代表团意识到中国要追赶世界先进体育水平仍任务艰巨。奥运会归来,代表团团长荣高棠于1952年8月21日向中央汇报,报告中提出:“应加强我国体育运动的领导工作,必须首先加强这一工作的领导机构,我们建议在政务院下设一个全国体育运动事务委员会,最好请一位像贺龙同志那样的将军任主席……”11月,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国家体委”)成立。
1952年,埋下了一粒拼搏的种子,誓要撕碎“东亚病夫”的标签。几十年来,我国从奥运会实现零突破,到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金牌数排名第一,再到2020东京奥运会掀起了全民体育热,中国正在向着体育强国迈进。
刮风下雨也要看电影
体育上开花,文艺上自然也不能落后,1952年是中国文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1952年6月1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也就是著名的“北京人艺”。作为中国第一所艺术院团,也是最负盛名的专业话剧院,北京人艺成为一代代优秀演员向往的艺术殿堂。
10月6日至11月4日,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4大名旦登台演出,23个剧种的37个剧团、1600多位演职员共聚一堂,阵容空前绝后的豪华。
不过,在1952年最受欢迎的娱乐是看电影。许多村民解放前连“电影”这个名字也没有听说过,现在却能在家门口看上电影。当时的电影主要是露天放映的,有专门的电影放映工作队。
人们有多喜爱电影?山东潍县第九区放映的电影《新儿女英雄传》,一个晚上,便集合了观众1万多人。为了看电影,人们风里来雨里去的。黄龙山区的西庄镇,放映队来时,邻近各村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从几十里地外套上大车,骑着驴,骑着牛,扶老携幼赶来了。有的人眼睛瞎了,耳朵聋了,但也赶来,要听听和看看电影。
但那时,很多影片还是从苏联引进的译制片,为了制作出更多国产的优秀电影,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所属八一电影制片厂在北京成立,此时八一厂的厂址还是一片高粱地。 “向前向前向前……”随着这雄壮高亢、震撼天穹的旋律,银幕上推出一颗光芒四射的红星。这旋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这红星是广大观众熟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标志。数十年来,这枚八一军徽一直闪耀在人们心中。
1952年,埋下了一粒热忱的种子,历经岁月而愈加经典,长出回忆的芽。现在,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露天电影早已成为历史,中国的电影市场已领跑全球电影产业。
群策群力修好铁路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成都至重庆)建成通车,全长504公里。这是1949年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从清末到民国,西南人民盼这条铁路,盼了近半个世纪,也没见着一寸铁轨,但是共产党人只用两年就完成了铁路通车。这就是被称为“共和国建设史上第一个奇迹”的成渝铁路。
当时,新生的共和国百废待兴,还面临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要修铁路谈何容易?有人问,铁轨、枕木、机车从哪来?
“依靠地方,群策群力,就地取材,修好铁路!”党中央的指示明确有力。鞍钢的钢锭、上海的钢梁、武汉的机车,源源不断运到重庆。铁轨、螺丝钉、炸药、水泥等材料,全部自制。全川人民踊跃捐献枕木,青年獻出做新床的木料,老人献出做寿棺的方材,有的人还献出了珍藏多年的樟木、楠木,全川共献枕木129万根。
隧道里放炮后,常常硝烟未散,工人就冲进去干活。当年参加筑路的工人回忆:“那时抗美援朝,别人捐飞机大炮,我们没钱,只有加快施工,劳动报国。大家约定下班后义务加班半小时,届时班头吼一声‘捐献飞机大炮的时候到了’,我们就不仅不休息,反而干得更卖力,那半小时就像现在的自动传送带似的,工效比正常上班提高两倍。”成渝铁路工程师萨福均感慨道:“人民政府一声号召,从最高级的政府到最下级的政府一齐动员,几十万民工马上集合到路线上来。”
毛泽东主席为成渝铁路通车题词:“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即后来的宝成铁路)。”
1952年,埋下了一粒发展的种子。车轮滚滚,汽笛长鸣。穿越70年岁月,几经提能改造,成渝铁路依然是成都重庆两城之间的重要交通大动脉。如今,货物班列、慢火车与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并肩驰骋在祖国西南的群山之间,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血管更加通畅。
亿万中国人民“睁开眼睛”
“太阳升起,红光满天,文盲睁呀睁开了眼……”1950年代,无数人唱着这首广为流传的《扫盲歌》,加入了扫盲大军。
1949年,我国的文盲率高达80%,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为解决这一问题,1952年5月24日,一场让亿万中国人民“睁开眼睛”的扫盲运动开始了。
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被创造出来:工厂的“车间学校”,煤矿的“坑口学习小组”,运输队的“火车队学习小组”,农村的“地头学习小组”,妇女的“炕头学习小组”,包教保学,夫妻识字…… “以民教民,能者为师”“教师条件很平常,识字就能教文盲”“扫除文盲人人有责,教人识字是一项光荣的任务”“亲教亲,邻教邻”“爱人教爱人,儿子教父亲”“农闲多学,农忙坚持学,休息期间拼命学”等口号迅速响彻全国。
当时有着“老槐树,开白花,两口子树下学文化,孩子他爹你看这字念个啥”的歌谣。神州大地到处呈现出一片“读书声声响,处处是课堂,互教又互学,师生大家当”的热烈场面。在扫盲运动过程中,西南军区某部文化教员祁建华发明了“速成识字法”,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被赞为“当代仓颉”。“速成识字法”的推广,使很多战士、工人在短时期内脱盲,很多人能够在100个小时认识上千个字。识了字的人迫不及待地看书,有战士一上午念了三本小册子……
1952年,埋下了一粒希望的种子。经过多年的全民扫盲运动,到1964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由解放初期的80%下降到了52%,1亿多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2001年1月1日,中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