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叶光富:首战即大考

2022-04-25 16:30占康
读报参考 2022年4期
关键词:洞穴神舟航天员

占康

2021年,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关键阶段:9月17日,在轨驻留三个月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一个月后的10月16日,中国航天员再次出征太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开启了为期六个月的飞行任务。已到不惑之年的叶光富是第二批航天员中最年轻的一位。这是他的首次飞行。面对此次任务,他说:“加入航天员队伍十一年,我为梦想也奋斗了十一年。现在,我对任务充满信心和期待!”

首位尚未执行太空飞行任务即公开身份的中国航天员

这不是叶光富的首次亮相。大众知道他的名字,可以追溯到五年前——

2016年7月7日,在意大利撒丁岛,六名满身泥土的航天员从探险六天六夜、长达一百六十二小时的洞穴中欢呼着走出。其中,一张帅气的中国面孔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叶光富,当时首位尚未执行太空飞行任务即公开身份的中国航天员、首位公开亮相的第二批男航天员。撒丁岛高山深处,存在着巨大的喀斯特地貌洞穴。阴冷潮湿的洞穴,险象环生。那里没有阳光,没有声音,连食物的选择也十分有限。这种与太空类似的极端环境,是评估和锻炼航天员的理想场所。叶光富作为中国航天员代表,与来自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的五名航天员共同参加了欧洲航天局组织进行的为期十五天的洞穴(CAVES)训练,是第一位参加中欧航天员联试的中国航天员。

经过前期培训和实地训练,所有人都对叶光富的能力表示认可,一致认为他能胜任勘测组负责人这个角色。一起参训的美国航天员说:“让叶担任这个角色我放心,因为我还想活着出洞,我可不想被困死在里面。”

叶光富作为勘测组负责人,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协助下,完成了对两个洞穴分支总距离约六百米的勘测任务,发现了令人震撼的杰里科大厅,还发现了一段长约五百米的洞穴分支。他获得了该洞穴一处通道的命名权,并将其命名为“Guang Ming Gallery”,即“光明通道”。“在黑暗中,光明代表着希望。”这是叶光富给予此处的美好寓意。

最终,叶光富和整个团队一起战胜种种困难,从庞大的地下迷宫中安全回归。在任务后期,他将所有勘测的数据进行下载、整理、分析,生成了一个3D洞穴地图,为以后的训练留下了宝贵资料。随行摄影师说他“似乎永远也不知疲倦”,任务负责人说他“为人很友好,而且聪明,总是乐于学习新的东西”。

五十元的路费差点折断他的“翅膀”

1980年9月,叶光富出生在四川双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有个比他大五岁的姐姐。在叶光富的成长轨迹中,母亲对他影响最大。叶光富父亲早逝,母亲是个地道的农民,一个人辛辛苦苦维持全家的生计——种些水稻、小麦、玉米、红薯糊口,再养几只兔子去集市上换钱。

叶光富入读的双流县太平中学离成都双流机场不远。学校上空经常有飞机飞过,叶光富于是对天空、飞机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高三时,空军招飞的消息传到学校,叶光富怦然心动,然而,五十元路费让他望而却步。母亲得知后坚定地说:“去吧,钱,我来想办法!”

终于,母亲东拼西凑出五十元钱,叶光富的路费有了。虽然体检耽误了大量的复习时间,但叶光富仍在高考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入飞行学院。

带着家人、老师和同学的期望,叶光富走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他面临着一轮全新的挑战——既要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学完相当于大学四年的理论课程,又要进行严格的体能训练、军事素质训练以及飞行员的专业训练等。

叶光富白天加紧训练,晚上挑灯夜读,几乎每天都会“加餐”,有时候累得往桌边一趴就能睡着。叶光富性格随和,言语不多。作为农家子弟,他深知自己一路走来不容易,为了自己的梦想和母亲的期望,他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这种肯吃苦的精神使他成为同批学员中的佼佼者。

一年零八个月的严格训练让叶光富迅速蜕变,愈发成熟稳重。教员们称赞他,飞行感觉好,有激情,技术全面过硬。叶光富始终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担任战斗机飞行员的日子里,他安全飞行一千一百小时,成为当仁不让的业务骨干。

从飞行员到航天员,过程像登天梯一样艰难

2010年,叶光富加入航天员队伍。虽说天空和太空仅一字之差,飞行员是最接近航天员的职业,但两者对人的要求却有着天壤之别,要实现从飞行员向航天员的转变需要一个巨大跨越,其过程像登天梯一样艰难。

首先,基础理论学习就是横亘在叶光富面前的一座“大山”。“一上来就面临高等数学、物理、心理等多学科的挑战,当时真是苦不堪言。”这些“烧脑”的科目,叶光富不仅要学,还要常态化参加考试。“隔天考、现场考、随机抽考,有的考试还要录像,真是比备战高考的节奏还紧张。”叶光富埋头苦学,听不懂的地方硬着头皮四处求教,暂时不理解的知识点索性先背下来,然后再找老师或前辈指导。光笔记,他就抄了厚厚的四五本。

除了基础理论学习外,叶光富还要完成航天环境耐力与适应性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等八大类上百门挑战身心极限的训练课目。在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训练中,他要连续一周保持头低脚高的姿势,即使脸部充血、鼻塞头痛、胸闷失眠,依然要坚持完成设备操作、数据判读等。在七十二小时睡眠剥夺训练中,他和其他两名参训人员被关在一个小小的没有窗户的地下室里,屋子里放了一张不给睡的床,其间还要完成高负荷工作,他们就这么挺过了七十二小时。

针对航天员应急返回进行的恶劣条件下四十八小时野外生存和应急救生训练,也让叶光富印象深刻。在辽宁某地的森林里,叶光富和王亚平、陈冬组成三人小组,用救生包、降落伞等资源,就地搭建掩体,采野果、野菜充饥,饮溪水解渴。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中,还是他们三人,在一处小灌木丛中利用降落伞搭建起掩体。

2014年,经过四年训练,叶光富终于通过考核,取得了飞行资格。但这个一心追梦的“川娃子”没有想到,此时距离他实现飞天之梦,还有那么久的时间。

直至2019年12月,叶光富终于追梦成功,他和翟志刚、王亚平被选为神舟十三号任务飞行乘组,同时也是神舟十二号的备份乘组,从此开始了圆梦之路。

神舟十三号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的一次重要飛行,计划在轨驻留六个月。对于叶光富而言,第一次飞天就要挑战数次出舱活动,创造中国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最长的历史纪录,既是幸运也是挑战。

首战即大考,对此,叶光富秉持非常坚决的态度:“作为一名军人、一名航天员,始终要保持敢于冲锋的战斗精神和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昂扬斗志。”

(摘自《名人传记》)

猜你喜欢
洞穴神舟航天员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神舟十三号安全着陆
“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安全着陆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的天宫之旅
我是小小航天员
写给航天员叔叔的一封信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洞穴传奇
动物知识猜猜猜
鬼斧神工!世界各地迷人洞穴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