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瑞 吴珉瑄
【摘要】我國会计硕士(MPAcc)教育开办18年来, 各培养单位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本文首先阐述“丝路会计硕士(MPAcc)联盟”成立的背景与初衷; 然后, 探究丝路联盟成员高校MPAcc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及进行的不懈探索; 再次, 从多个视角对丝路地区高校MPAcc人才培养现状与特色进行分析; 最后, 总结可借鉴的培养经验与取得的成果, 提出对未来人才培养的展望。
【关键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丝路会计硕士联盟;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30;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2)08-0016-13
一、MPAcc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与“丝路会计硕士(MPAcc)联盟”
(一)《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出台
“十四五”时期是会计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2021年11月, 财政部印发《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1] 。 文件指出, 面对新时代下的挑战与机遇, 未来五年里应当扎实推进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工作, 推动会计审计标准建设, 促进会计审计业高质量发展, 培养造就高水平会计人才队伍, 推进会计法治建设, 加快数字化转型, 加速会计职能拓展, 全面参与会计国际治理, 加强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财政管理工作全局。
《规划纲要》中提到, 培养造就高水平会计人才队伍, 需要以经济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 紧扣“健全会计人才评价体系”“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抓好会计人才培养重大工程”“推动学科发展和学历教育改革”“加强会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五条主线。 其中, 构建新形势下的会计学科专业体系, 要以高校为依托, 将重点放在影响学科建设的关键因素上, 完善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与培养体系, 推进设立会计博士专业学位, 完善会计专业学位体系。 《规划纲要》反映出推进高校会计专业学位学科建设、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紧迫性、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规划纲要》为高校培养MPAcc人才提供了政策方针, 为高校基于国家宏观需求培养优秀人才以助力会计改革与发展、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然而丝路地区高校受区域经济发展、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等因素所限, 在MPAcc人才培养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 推进MPAcc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中西部高校的挑战更为艰巨、意义更为深远。
(二)“一带一路”倡议要求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旨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互联互通”达到共赢。 2015年3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指出, 要发挥新疆独特的地理优势与窗口作用, 充分利用陕、甘、宁、青的文化优势, 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加速兰州、西宁开发与开放, 建设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2] , 构建面向亚洲其他国家的枢纽与通道。 足以见得我国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居于关键地位, 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之下, 丝路沿线地区经济、社会、科技快速发展,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贸易等多个方面推行双多边合作。 《“一带一路”国家关于加强会计准则合作的倡议》的发起以及“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合作论坛的成功举办, 均体现出我国会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深化。 在此过程中, 折射出对具有国际视野、国际化知识背景、国际化职业能力、良好外语水平的会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因此, 新时代下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应以“十四五”规划、“一带一路”构想为统领, 以满足国家治理要求为目标, 为中西部地区培养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 促进丝路沿线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而这亦是 “丝路会计硕士(MPAcc)联盟”成立的背景与初衷。
(三)“丝路会计硕士(MPAcc)联盟”创立
“丝路会计硕士(MPAcc)联盟”由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二届、第三届委员张俊瑞教授倡议, 2020年8月由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其他9所丝路沿线高校发起成立, 目前已有36所高校加入, 分别来自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西藏、新疆、山西、内蒙古、河南等9个省份。 联盟成员名单见表1。
2021年6月19 ~ 20日, “交大会计高峰论坛暨丝路会计硕士(MPAcc)联盟创立大会”的召开, 标志着“丝路会计硕士(MPAcc)联盟”在西安交通大学正式成立。 会议共吸引29所高校的120多人参加, 会议议程分为开幕式、特邀嘉宾主题报告、联盟成员单位办学经验分享、丝路圆桌论坛、行业专家报告和闭幕式六个环节。 “丝路会计硕士(MPAcc)联盟”的创立, 既是迎合我国“十四五”规划对会计人才培养要求的及时行动, 也是《共建“一带一路”: 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精神的要求; 既是新时代MPAcc人才培养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丝路沿线地区MPAcc培养高校共谋协同发展的现实要求。 “丝路会计硕士(MPAcc)联盟”的成立, 必将促进丝路沿线地区MPAcc培养单位的合作、沟通、交流、共享, 有力推进丝路沿线地区MPAcc教育大业。
二、丝路地区MPAcc人才培养的困难及探索
(一)丝路地区MPAcc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
1. 培养方向、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不完全适配。 各培养单位虽然设置了几个培养方向, 但多数培养方向都缺乏特色, 很多甚至与核心课程名称相同, 比如“财务会计方向”“财务管理方向”“管理会计方向”等, 更未与自身师资、科研及学校特色结合; 培养方案虽然完整、系统, 但方向课或者没有、或者与培养方向联系不紧密, 而且一些课程的师资配备仍然存在短板; 数智时代的到来与科技创新的驱动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但相关教材建设、师资及教学设施仍然难以跟上。
2. 生源数量及质量有待提高。 我国丝路地区相比于东部沿海城市, 身处内陆, 物质条件与社会资本相对缺乏, 重点大学数量少, 开办MPAcc教育的高校数量及招生规模相对偏小。 加之经费投入不足, 硬件设施、软件资源缺乏, 签约的实习基地较少, 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偏小。 图1列示了全国各省份2020年MPAcc的招生规模, 从中可见除陕西、新疆外, 丝路沿线地区其他高校都居于较低的水平。
3. 师资配备存在缺口。 MPAcc专业学位教育既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也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实务经验与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 丝路联盟高校多处于西部地区, 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尤其是符合学历和科研能力要求的师资引进存在较大困难, 教师的实践经验与应用型研究生指导能力有待提升。 同时, 校外导师资源亟待充实, “双师制”培养模式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4. 培养方式亟需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背景下, 会计人员必须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 向数字化复合型人才转变。 但是丝路地区高校在购置先进教学软件、信息系统、数据库等方面较为滞后, 甚至无力购买, 网络教学平台存在短板, 与大数据相结合的课程开设有限, 培养思路亟需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
5. 实践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虽然各高校明确了实践平台搭建的思路与路径, 但是丝路联盟高校依然存在实践基地数量少、实习单位用人需求与学生实践需求不尽匹配、实践过程管控不严、协同育人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导致实践环节多流于形式, 并未从实质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6. 案例开发落后。 目前丝路联盟高校的案例教学多采用外部引入案例, 自主开发案例不足, 入库案例和获奖案例数量较少。 迫切需要加大案例开发力度, 挖掘和编写满足中西部地区发展需求、契合中西部企业实际、具有丝路地区特色的高水平教学案例。
7. 学位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MPAcc学位论文选题要求与实际紧密结合, 但MPAcc学制普遍较短, 学生的实地调研及实践经历不足, 且部分高校论文质量把控标准参差不齐, 论文撰写存在投入不足、形式单一、脱离实践、选题陈旧、分析肤浅、创新不足等问题, 获奖优秀论文数量较少。
8. 校外导师作用发挥不充分。 各联盟成员单位虽然都引入了校外导师, 但相关培养机制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校外导师对于校内课程不够熟悉、与学生交流有限、指导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参与度不高、教学经验不足、流动性大等。 从这些方面看, 校外导师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 未能真正达到“双师制”预期的培养效果。
9. 国际视野培养欠缺。 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宏观局势, 对会计人才职业能力不断提出新要求。 丝路地区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方面重视程度普遍不足。 “一带一路”倡议要求培养单位用国际视野重新审视会计人才的培养标准[3] , 但目前大多高校培养目标与国际环境脱节, 未能准确把握国际会计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质, 对外交流缺乏深度与广度, 不利于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丝路地区高校对MPAcc人才培养进行的艰难探索
1. MPAcc教育发展阶段梳理。 2004 ~ 2008年, 我国开办MPAcc教育并进入初步发展阶段; 2008 ~ 2014年, MPAcc教育发展步入改革探索阶段; 2015年至今, MPAcc教育进入深化综合改革阶段(见表2)。 面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障碍, 丝路沿线地区各高校殚精竭虑, 不断探索, 反复实践, 以求保障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MPAcc人才培养水平。 丝路地区高校MPAcc人才培养三个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初步发展阶段: 万丈高楼平地起, 学科建设重地基。 第一阶段主要对应第一批、第二批培养单位。 该阶段要求培养单位具有会计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当时丝路联盟地区只有西安交通大学满足要求。 为了满足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要求, 西安交通大学以及入选的教指委委员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 包括参与会计教指委制定“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必修课程参考性教学大纲”[4] 等工作, 研究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培养方式上的区别, 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的经验, 制定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 组建师资团队, 设置课程与教学实践目标, 建立项目实施的保障体系, 完成MPAcc教育基地规范化建设。
第二階段——改革探索阶段: 百花齐放展风采, 特色办学育优才。 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结合区域及行业特征, 开办特色课程, 渗透专业实践, 形成具有差异化的培养体系, 提升教学质量。 第二阶段主要对应第二批、第三批和第四批培养单位。 2010年全国新增75家培养单位, 2011年新增2家培养单位, 2014年新增71家培养单位, 培养单位达175家。 其中, 石河子大学紧跟时代发展趋势, 在MPAcc项目招生选拔过程中, 高度重视国际化, 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依据会计教指委及国际化培养要求, 适时修订完善培养方案, 适时增加或更新相关的国际化课程及其授课内容, 实现课程动态开发与建设。 在国际化道路上, 拟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MPAcc项目国际留学生。 长安大学MPAcc研究生的培养尤其重视加强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 对研究生实行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 充分发挥学校在交通运输、国土资源以及城乡建设三大领域的社会影响力, 结合交通行业特色, 开设交通行业特色课程。 此外, 开设的“智能财务”课程有助于帮助MPAcc学生提升智能财务应用技能。 与其他专业学位项目高度共享的教学、师资资源能够使MPAcc学生通过广大MBA和MEM校友的力量拓宽视野, 明晰和制定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
第三阶段——深化综合改革阶段: 路漫漫其修远兮, 开拓创新质量提。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以“十四五”规划、“一带一路”构想为导向, 总结经验与教训, 凝练方向, 适时调整, 打通高素质、专业化会计人才的输送通道。 第三阶段对应的是第五批、第六批、第七批、第八批和第九批培养单位。 2016年全国新增21家培养单位, 2017年新增57家培养单位, 2018年新增10家培养单位, 2019年新增4家培养单位, 2021年新增30家培养单位, 培养单位达296家。 其中, 延安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传承红色基因, 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 构建并实施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体验教学和践行活动为两翼的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 努力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高素质财会专业人才。 西安工程大学MPAcc人才的培养, 重视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开设商务英语课程, 与海外多所大学保持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生学习形式灵活,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周内班和周末班供学生选择, 方便其学习。
2. 丝路地区MPAcc人才培养探索。 从不同层面梳理丝路地区高校对MPAcc人才培养的探索, 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 大多数丝路沿线地区高校MPAcc人才的培养计划遵循“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 初期“试点”规模较小, 发展平稳[5] , 成效良好; 但普遍出现了招生人数激增、培养规模增长速度过快问题; 招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加导致生源质量下降, 高质量完成招生计划的难度相对加大。 如此一来, 各培养单位的培养质量参差不齐。 面对这一问题, 丝路地区高校在把控生源质量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如增加复试比例、提高选拔要求等。 例如, 西安交通大学自2021年起MPAcc研究生以推免为主, 一定程度提高了选拔要求, 从而控制招生人数及生源质量。
其次, 在MPAcc人才培养前期, 各个高校的培养目标不尽明确, 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学术型”人才培养并未严格区分, 有的学校甚至没有针对MPAcc单独开课。 这样的做法忽视了应用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不利于培养“适销对路”的会计人才产品。 随着不断积累经验, 并选择标杆高校对标, 各个培养单位对于培养目标重新定位, 多数高校找到了适合其办学基础, 适应其发展规划、发展愿景及所处地区环境的培养目标, 制定了较系统、成熟的培养方案[6] , 使MPAcc人才培养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 符合国家对MPAcc教育的基本定位和人才培养要求。
再次, 在前期探索阶段, 丝路地区高校与全国很多高校一样, 教学方法以传统的“灌输式”面对面授课为主, 学生属于知识的被动输入方, 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不夠。 虽然传统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直接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 但这与MPAcc以实务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不匹配, 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 学校缺乏高质量实践平台, 学生没有获得充分的实习机会。 随着深化综合改革阶段的到来, 各培养单位改进了授课模式, 聘请了专业会计领域的高级资质人员担任校外导师或者兼职导师, 强调了实践环节的要求, 着力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在专业知识学习之外突出应用实践, 协同培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最后, 很多MPAcc培养高校在早期主要开设会计教指委建议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等主干课程, 在开设特色课程方面差距明显。 “大智移云物区”时代的到来、业财融合理念的深入以及财务机器人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会计业态, 促使会计人才培养方向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预示着跨国型会计人才成为未来MPAcc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因此, 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 丝路联盟高校应逐步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着力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7] , 为国家、地区培养、输送满足其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丝路地区MPAcc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特色
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MPAcc 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本文通过对“丝路会计硕士(MPAcc)联盟”36所授权高校MPAcc人才培养情况的统计, 从不同层面研究丝路地区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特色, 总结各培养单位现有经验及成果, 提出对于丝路地区MPAcc人才培养未来的方向及展望①。
(一)培养定位、目标与培养方式
在MPAcc人才培养定位方面, 36所高校普遍遵循会计教指委对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求[8] 。 在培养目标方面, 各高校都涉及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个方面的要求: 知识方面, 各高校强调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能力方面, 一般注重质疑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领导能力等; 素质方面, 强调职业责任与职业道德(见表3)。 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 MPAcc项目以“西迁精神”为精神支柱, “基于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追求创新、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的杰出管理人才的使命, 结合国内外科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以及企业经营全球化对高级会计管理人才的需要, 培养复合型高级会计专门人才”。
基于会计教指委的指导性培养目标, 部分高校结合自身实力、区域特点及市场需求将培养目标自我化、具体化, 体现办学特色。 例如, 青海民族大学依托青藏高原特殊人文与自然禀赋, 立足青海, 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少数民族和广大民族地区为宗旨, 紧密围绕民族地区对高级财会人才的需求, 致力于将 MPAcc项目打造成树立在青藏高原之上、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学科。 西北师范大学“以立足甘肃、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特色, 以创新管理知识、培养商业人才、服务地方社会为宗旨, 着力为西部大开发输送专业人才”。 长安大学“力争至2030年, 将MPAcc项目真正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的高端会计管理人才培养项目, 成为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行业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 西安石油大学的培养目标则是“为油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人才, 面向西部大开发战略需求和石油系统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 宁夏大学将区域特征融入学科教育, 将培养符合中阿经济贸易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作为主要目标。
在培养方式上, 各高校全日制MPAcc研究生和非全日制MPAcc研究生采取的方式略有不同。 全日制MPAcc研究生培养采取协同培养, 实行“双师型”指导模式, 课程实行学分制; 非全日制MPAcc研究生采取定向就业类型培养,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一般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 此外, 各高校设置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三个培养环节。 全日制MPAcc学习年限一般为2 ~ 3年; 非全日制MPAcc学习年限普遍略长于全日制, 多数高校规定学制为3 ~ 5年, 最长可达6年。
(二)培养方向
从培养方向来说, 各高校课程体系均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与教学, 课程内容除涉及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公司治理等专业领域外, 还包括会计与数字化、会计与资本市场等融合领域[9] 。
根据学校自身的特征, 各高校培养方向的差异主要在于对专业跨领域融合的侧重不同, 在传统培养方向的基础上, 一些高校增设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方向类别。 例如, 基于“实践能力导向的创新型MPAcc人才培养目标”, 西安交通大学与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设置“税务会计方向”定向培养, 生源全部来自陕西省及周边地区税务系统, 设置税务特色课程, 学位论文以税务方向为主, 学生毕业后回税务系统工作, 自2010年起持续为税务系统培养八届“税务班”MPAcc人才逾400人; 西安工程大学基于学校纺织行业背景, 设置了“纺织企业成本管理”方向, 旨在培养管理会计知识与纺织企业生产经营技能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甘肃政法大学秉承“经管融通、法商结合”的培养思路, 开设了“法务会计”培养方向; 西安外国语大学致力于形成学历教育与执业资格教育相融合、会计专业教育与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相融合的特色培养模式, 研究方向集中在“跨国公司财务会计”及“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上; 长安大学下设“交通行业投融资分析”方向, 旨在为交通运输及相关行业储备会计管理类人才; 太原理工大学依托学校强大的采矿工程学科优势, 与山西省资源经济的特点紧密结合, 设置了“能源企业理财与价值管理”等五个研究方向。
(三)招生情况
MPAcc培养单位和招生规模逐年增长。 MPAcc培养单位最初在2004年仅有24家(含3家国家会计学院), 而截至2021年10月, 实际培养单位有296家。 其中, “丝路会计硕士(MPAcc)联盟”高校共有36所。 全国MPAcc招生规模从2004年的1800人增加至2020年的21544人, 这无疑对MPAcc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对36所高校各年招生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 发现除西安交通大学于2004年开始招生外, 其余高校开始招生的年份均晚于2010年。 近年来各高校招收MPAcc研究生的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其中, 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近三年招生只限于非全日制MPAcc; 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山西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内蒙古大学等近三年招生仅针对全日制MPAcc。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 MPAcc授权高校应以提高培养质量为宗旨, 结合自身情况及行业发展确定培养目标及方向, 避免同质化, 提升竞争力。
(四)师资队伍
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素质直接决定着MPAcc人才培养水平。 丝路地区36所MPAcc授权高校会计系或会计学院的师资力量差异较大, 而差异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MPAcc项目开办时间不同, 培养专業学位研究生的经验积累存在差异; 二是各学校办学条件、使命与愿景不同, 导致培养规格与标准存在差异; 三是师资的学历层次、科研水平不同, 在捕捉前沿、创新培养模式上存在差异。 通过对36所联盟高校师资力量的统计, 本文发现部分联盟成员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教师急需补充。 同时, 还应重视青年师资在教师队伍中的作用, 加大国际交流力度。
(五)课程设置
各高校对于必修课程的设置差异不大, 基本与会计教指委的设置要求(见表4)保持一致。 学位必修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 选修课涵盖6个基础模块, 实践课包括行业实践、案例研究与开发。
各高校课程设置的主要差异在于: 一是在选修课设置及教学内容上存在差异; 二是在培养方向特色课程设置上存在差异。 培养单位应从自身的项目使命、愿景出发, 考虑学校的实际、师资队伍现状及生源渠道、毕业生去向等, 设置培养方向, 开设选修课程(尤其是能够满足不同方向培养要求的特色课程)。 例如, 西安工程大学开设专业选修课17门, 除专业精深模块外, 大数据模块突出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强调大数据时代下智能化会计的培养模式; 西安财经大学开设西方财务管理的双语教学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西安邮电大学侧重为邮电通信行业培养财会类专业人才, 设置的特色课程有“大数据与商务智能(BI)”“业务流程配置(SAP)”“SAP 解决方案案例分析”等; 西安石油大学利用西安作为能源经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的区位优势, 面向石油系统培养人才, 设置了具有油气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包括“油气会计理论”“油气会计实务”“油气会计准则讲解”“油气会计准则国际比较研究”等; 兰州交通大学结合交通行业特征, 开设了“交通运输经济活动分析”“铁路运输企业会计”等课程; 北方民族大学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和将我国的民族政策应用于民族地区企事业单位, 设置了“民族地区企业管理案例研究”“民族学概论”“民族经济学”等课程; 宁夏大学将区域特色和宗教特征融入课程体系, 开设了“伊斯兰文化与经济”等特色课程; 内蒙古农业大学开设了“农业会计理论与实务”“农牧业经济学”等课程, 致力于培养农牧行业高素质管理型人才; 青海民族大学的课程设置深深扎根于民族地区发展实践, 结合青藏高原地区的发展实际, 开设了“西部少数民族问题研究”“藏区基层政权成本”等课程。
(六)实习与实践
MPAcc实习实践是指包括行业实习、案例大赛、实地调研、案例研究与开发、创新创业和职业资格考试等在内的实践育人体系。
本文所调研的36所丝路联盟高校, 均有明确的实践环节要求, 包括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学术活动等, 符合MPAcc教育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 其中, 西安邮电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高校要求学生参与案例研究与开发活动, 并将其作为实践环节考核内容之一。
对于专业实习, 各学校均要求全日制MPAcc实习时间不少于6个月, 部分学校要求实践不少于一年(如西北师范大学); 实习时间普遍始于最后一学年的秋季学期; 实习单位为高校与企业共建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实习项目由校内导师、校外导师以及实践基地或企业共同商定。 学生的实习实践结束后, 均需提交实习实践报告, 并由企业和高校分别评价。 西安交通大学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别开设了2 ~ 4门实践课程, 这些课程全部在企业完成, 分别通过企业答辩和学校答辩后, 才能获得该门实践课程成绩。
(七)校企协同育人
为明确MPAcc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计教指委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鼓励各培养单位积极推行校内外“双导师制”, 聘请校外企业专家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36所丝路联盟高校均实行“双师制”培养方式, 聘请来自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的专家担任校外导师。
各培养单位在培养模式上进行双向延伸,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广泛的交流合作平台, 联合企事业单位共同培养人才。 例如, 自2010年起, 西安交通大学与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连续十年培养税务会计方向MPAcc 超过400人, 助力提高税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自2018年起, 与中兴新云签订全日制MPAcc协同育人培养协议, 由其承担“财务变革与财务转型”“财务共享服务”等课程教学任务; 自2021年起, 与中国西电集团、天地源、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汉德车桥、陕西天行健车联网信息技术公司等单位签订协同育人培养协议。 截至目前, 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基地18家, 将协同育人培养机制落到实处。 西安邮电大学与陕西移动、用友新道、天职国际、浪潮铸远等多家企业共同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借助SAP大学联盟、UiPath学术联盟等平台, 促进教学内容与现实需求相匹配。 石河子大学现有产学研实习基地40家, 同时与石河子海关签订协议, 派驻MPAcc学生到伊犁霍尔果斯口岸和塔城巴克图口岸实习, 较好地满足了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要求。
(八)学位论文
36所丝路联盟高校对MPAcc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具有一定共性。 为体现专业学位的特点, 学位论文应突出学以致用, 选题应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 论文类型一般选择案例分析、调研(调查)报告、专题研究、组织(管理)诊断等[10] , 一般不少于3万字, 同时要求校外导师参与论文指导、评阅或答辩工作。 答辩流程一般包括预答辩、查重、评审、正式答辩多个环节。 同时, 为进一步保证MPAcc学位论文的质量, 部分高校增加后评估环节, 对通过答辩后的论文再次评估, 加强论文质量控制。 丝路联盟高校中, 西安理工大学为强化应用写作能力培养、保证论文质量, 开设了“会计理论技术前沿”“科技论文写作(会计)”课程, 将论文选题瞄准现实前沿问题, 如近几年有关数字资产确认与计量、碳足迹与碳交易以及环境会计等新问题成为研究热点。 西安交通大學MPAcc项目提出的“论文质量过程控制”和“教学过程质量保障体系”在应用中取得巨大成效, 多次在会计教指委组织的MPAcc教育发展论坛宣讲, 并录入《中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报告(2004 ~ 2015)》。
(九)MPAcc竞争力三大指标
要体现各培养院校MPAcc在全国的竞争力, 全国优秀学位论文奖、全国优秀教学案例奖和全国案例大赛获奖三大指标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硬指标。
2008 ~ 2020年, 在全国MPAcc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中获奖的联盟高校分别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见表5), 其他高校在这一硬指标上尚缺乏竞争力。
从近十年全国优秀教学案例来看, 有4所联盟高校获得过优秀教学案例奖, 其中西安交通大学4篇、内蒙古大学3篇、山西财经大学2篇、兰州大学1篇(见表6)。 相比于在MPAcc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中分别斩获13篇优秀案例的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丝路联盟成员单位仍需要奋力追赶, 在案例开发、案例教学、案例研究方面吸收先进经验、提高竞争力。
自2012年起, 历届MPAcc入库案例共1567篇, 有107篇来源于“丝路会计硕士(MPAcc)联盟”成员高校。 其中西安交通大学、内蒙古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入库案例数居于前三甲, 分别为18篇、16篇、15篇(见表7)。 数据显示, 多数联盟成员在这一指标上仍需继续发力, 为服务案例教学做出贡献。
全国MPAcc案例大赛从2013年开始举办, 共有14所高校为发起高校, 包括丝路联盟成员西安交通大学。 截至2021年, 案例大赛已举办七届, 目前第八届大赛已经开始。 案例大赛的赛制包括第一赛程、第二赛程和全国总决赛, 其中第一赛程和第二赛程分赛区进行。 通过分析全国案例大赛参与情况和获奖情况发现, 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帅帅队”于2017年晋级全国总决赛, 并斩获第四届中国MPAcc学生案例大赛三等奖; 西安石油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等校有多支队伍曾进入大赛第二轮(见表8、表9)。 总体来看, 各联盟成员虽积极参赛, 但绝大部分止步于初赛第二阶段, 获奖情况很不理想, 相比在七届大赛中获得最高奖(特等奖或一等奖)的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五校来说有较大差距。
(十)其他
1. 学术训练要求。 为了及时掌握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前沿热点问题, 大部分联盟高校将学术训练要求作为实践环节的必修内容, 来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提升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进一步提升MPAcc学生的综合能力。 各高校对于学术训练的要求, 一般包括参加学术活动或讲座、撰写总结报告等。 西安交通大学“西交财会前沿论坛”每年举办20多期, 有很多讲座或报告专门针对MPAcc等专业学位研究生; 宁夏大学针对MPAcc学生开设了“‘一带一路’与向西开放”系列讲座, 加强了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联结; 北方民族大学先后举办了“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暨双循环格局下会计研究与发展创新”“2020年新时代会计与商科人才培养”等学术研讨会, 并要求2019级、2020级MPAcc研究生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参会, 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提升学生科研水平; 山西大学开展的“《师说三晋》系列讲座”“名师之道”“汾河讲堂”等已成为校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品牌活动。
2. 举办各类活动情况。 各高校均开展了各类案例大赛、论坛、会议等, 以提升MPAcc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 多维一体地确保MPAcc人才培养能适时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例如, 西安交通大学多次举办“管院+”创业大赛、管理學院校友创业创新沙龙系列活动等大型比赛及活动, 频繁开展大中型学术讲座; 西安科技大学开设管理学院系列公开课、组织西安科技大学MPAcc学生案例大赛、举办“胡杨商业评论”报告会; 兰州财经大学举办IMA校园管理会计案例大赛、MPAcc案例大赛等多项赛事以及“陇原财会讲坛”等论坛活动; 新疆财经大学举办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创业经营模拟大赛等, 并参加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等; 西安财经大学每年定期举办“研究生校园案例大赛”“青年工商论坛”“学术月”三大赛事, 促进“学+用”融会贯通。
四、丝路地区MPAcc人才培养的经验与成果
(一)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培养扎根丝路、为国担当的专业人才
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 丝路联盟成员立足于自身愿景及社会需求, 以服务行业、区域、国家发展为根本宗旨, 制定创新性、差异化培养目标, 积极应对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变革对MPAcc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 积累了很多经验, 取得了很多成果。 截至2020年年末, 西安交通大学培养的MPAcc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五四青年奖章”1人, 入选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5人, 入选陕西省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的学员占全省领军人才的20%以上, 陕西省税务标兵、税务技术能手占比90%以上[11] 。 西安石油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政法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高校的培养体系具有鲜明的行业嵌入特征, 这些高校均为特定行业输送了大量具有丰富专业技能的人才。 此外, 部分民族高校利用会计专业知识, 在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济困, 成绩斐然。 例如, 青海民族大学组织MPAcc学生前往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和日镇进行调研, 为促进当地旅游业开发、增加牧民收入提供专业建议; 内蒙古大学MPAcc项目教师带领部分学生受内蒙古统计局委托开展了《内蒙古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机制探索与研究》, 这一研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制度的形成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量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创新培养模式, 开辟复合型人才培育新路径
“一带一路”的深度融合与合作加大了复合型人才的缺口, 各联盟高校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 探索“MPAcc+双外语”“MPAcc+人工智能”等新方向、新路径, 实现会计专硕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服务目标等内容的重构, 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创新培养模式过程中, 各高校百花齐放、大放异彩: 西安外国语大学从“双外语(英语与第二语言)+会计专硕”的培养模式出发, 联合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亚非学院开设“双外语+MPAcc”创新改革实验班, 培养懂专业、懂技术、会外语的“三通”人才; 数智时代下, 西安邮电大学发挥学校通信、计算机等学科优势, 开设系列数字技术理论与实践课程, 夯实智能会计技术基础; 兰州交通大学近几年新开设了“机器学习与Python语言”“商业数据挖掘与分析”等课程, 紧跟时代特点。
(三)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各高校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元一体的合作培养模式, 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 打造实践平台, 推进案例开发应用。 在提升MPAcc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 各培养单位硕果累累: 西安邮电大学在学校、学院两个层面制定激励机制, 鼓励案例开发与应用, 2020年荣获第十一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最佳组织奖, 相关教学案例多次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 近20篇案例入选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和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 西安石油大学形成了案例教学、案例入库、案例大赛系列的案例教学体系, 2014年至今, 累计有12篇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 累计有5篇案例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库; 西安交通大学将纯理论课程教学改进为“理论课时+实践课时”, 强化实践, 打造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 创建实战组织模式, 培养服务于“众创时代”的专业人才; 内蒙古大学自2011年以来, 在MPAcc教学中使用专职教师内部开发的案例73篇, 其中入选全国MPAcc教学案例库17篇(3篇案例获评“全国MPAcc优秀教学案例”), 入选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14篇(8篇案例获评“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 案例开发成果显著, 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
(四)依托我党精神谱系, 谱写会计教育新篇章
2021年7月19日, 《人民日报》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专栏。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党有多个精神谱系贯穿于丝路联盟高校的MPAcc人才培养之中, 如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西迁精神、照金精神、丝路精神、太行(吕梁)精神、老西藏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红旗渠精神、两路精神等。 西安交通大学“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已厚植于百年交大人的血脉之中, 在代代师生中传承弘扬;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延安大学积极贯彻“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 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积极打造品牌特色学科和专业, 立足于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高质量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人才; 西藏民族大学将“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作为教育之本, 坚定“爱国兴藏”立场, 奠定政治思想基础, 致力于培养毕业后扎根西藏、服务西藏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丝路会计硕士(MPAcc)联盟”的创立旨在弘扬“丝路精神”, 促进丝路沿线地区MPAcc培养单位的合作、沟通、交流、共享, 为培养高质量MPAcc人才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五、丝路地区MPAcc人才培养的未来展望
回顾MPAcc人才培养的历程, 包括丝路联盟成员在内的很多培养单位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形成了诸多有特色的培养经验, 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 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但也应看到, 对标其他地区培养单位, 丝路联盟高校在MPAcc培养中仍存在很多需要改革、创新、提升之处。 加之我们目前所处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 随着“大智移云物区”等新技术的日益普及, 数字经济成为新的生产要素, 新的资产形态、新的业态对于MPAcc人才培养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对丝路沿线高校来说, 需要认真思考、周密规划, 确定培养目标、设置培养方向、开设特色课程、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平台建设、重视实习实践、强化过程管理、提高论文水平、优化生源渠道、提高就业质量等。 采取“多管齐下、全过程管理”, 搭建高层次MPAcc人才培养基地, 切实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以能力素质框架为指引, 精准定位MPAcc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
所谓能力素质框架, 是指在当前大智移云、业财融合的背景下, 传统会计核算人员不断被财务机器人所取代, 财会人员面临的从价值守护向价值创造转型所需掌握的技能和素质。 以能力素质框架为指引, 首先要求各高校培养学生良好的職业道德, 包括遵循法律法规和执业规范、诚信客观、维护公司正当利益、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等; 其次,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和自主判断能力、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能力、文字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沟通协调和团队领导能力、知识整合和开拓创新能力等, 以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 在此基础上, 结合各校实际明确设定可行的培养目标, 设置真正有特色的培养方向和课程体系。
(二)面向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改进MPAcc人才培养关键环节
1. 完善招生选拔评价机制。 随着“大智移云物区”时代的到来, MPAcc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坚实的专业基础, 还应当积极与计算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专业和学科进行交叉融合, 鼓励跨专业选拔人才。 各培养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生源定位, 提升复试比例, 突出实务导向和创新能力, 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 随着各培养单位招生人数的增加, 更应把好招生质量关, 适当控制招生规模, 提高复试要求, 优中选优, 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完善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 依照“十四五”规划的要求, 在制订培养方案时适当融入所处地域或者所涉行业的特殊需求, 把为所在地区或行业服务作为使命和担当。 MPAcc人才培养方案要适应会计外部环境的变迁, 培养单位需根据时代变化与社会需求进行及时调整和修订, 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选修课层面, 应注重对数字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新课程的开发和引入, 增设“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数据库技术”“大数据与智能财务决策”“python数据分析”“智能财务”“智能会计”“智能审计”等课程。 同时要适应时代潮流, 定位数字化人才培养目标, 重视学生的数字化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 丝路地区高校还可以增加“会计+小语种”“会计+国际贸易”“会计+国际投资”等新的培养模式, 力争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
3. 鼓励教学方法创新。 受新冠疫情和在线技术发展的影响,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向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向延伸。 因此, 迫切需要MPAcc任课教师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鼓励开放、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创新, 尤其需要利用“智慧树”“雨课堂”“钉钉”“爱课程”等数字化平台拓展线上教学渠道, 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加强丝路地区培养单位的合作与交流。
4. 强化课外综合素质培养。 定期邀请实务界专家开展实务领域最新动态讲座, 积极鼓励学员参加案例大赛、参访调研、外部研讨交流、商业运营模拟、证券投资模拟等活动; 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 校外导师可通过开设课程、专题讲座、参与论坛研讨等方式, 向学生展现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战业绩; 引导并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及职业资格考试等, 切实提高学生的业务技能、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5. 重视案例自主开发。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流行的教学方法, 在全球很多高校都得到普及。 高质量的案例不仅是一项教研成果, 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路径。 丝路沿线地区有很多与专业相关的案例素材可供挖掘, 只要各培养单位高度重视, 并采取有效的激励制度和支持政策, 在案例编写、案例使用、案例入库、案例评优中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尤其是对于目前尚无入库案例、无获奖案例的培养单位来说, 更应把案例自主研发作为一个硬指标来规划并实施。
6. 保障学位论文质量。 鉴于丝路联盟成员MPAcc学位论文在全国获奖较少的现状, 建议各培养单位高度重视论文工作, 严格论文指导流程, 提高学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标准和要求。 同时, 应把好学位论文选题关, 充分体现实务导向、问题导向、一手资料导向; 培养单位应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基地和平台, 以为学生获取论文素材提供方便; 鼓励学生通过在单位的实地调研获取一手资料, 通过论文研究为实习单位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此外, 必须加强论文过程控制, 规范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流程, 保证论文分别能经受教育部答辩前评审和答辩后论文抽检的考验。 为了保证论文的创新性和新颖性, 建议拓宽论文研究领域, 增加交叉领域、边缘领域的论文选题, 使学位论文具有更高的价值。
7. 加强实习实践过程控制。 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尤其是全日制研究生而言, 半年以上的实习实践是了解社会、企业及管理环境必不可少的环节。 MPAcc培养单位应在培养方案中提出完整的实习实践安排, 并通过专门的实习实践制度保障实习各个过程的顺利完成, 设计完整的实习记录、实习总结报告、实习评价等制度; 充分发挥校外导师在提供并落实实习基地、安排实习单位、吸纳学生进入实习单位等过程中的作用; 大力发挥实习基地、协同育人单位的作用,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产学研平台; 加大对实习各个环节的考核力度, 通过制订实习计划、编写实习记录和实习报告等环节加强控制与监督, 提高学生实习的效率和效果。
(三)以会计职能双向拓展②新格局为导向, 改善MPAcc项目运行条件
1.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人才引入机制,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加强数智化师资力量培养; 基于MPAcc致力于培养面向职业的国际化实务型人才目标, 通过“外引内育”模式, 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 提高师资的学历层次、博士比例, 加大对师资科研能力的培训力度; 鼓励教师深入参与社会调查等活动, 促进教师积累实务经验, 提升师资队伍实践能力; 真正落实“双师制”培养模式, 建立校外导师管理体系, 促进校内外协同培养。
2. 高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 构建并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教学平台, 积极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 创新教研形态; 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教学、研究交流活动, 协同共建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案例、教学视频、课程课件等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资源库; 完善平台功能, 保障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和质量, 多方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3.科学规范制度建设。 以教育主管部门和会计教指委相关文件为依据, 全方位构建涵盖招生复试、课程建设、教学培养、实习实践、论文撰写、考核激励等制度内容, 原有制度内容与数字化、智能化教育资源进行深度融合与优势互补, 建立人才培养完整框架, 实现学科规范化建设, 打造高水准学科。
4. 深度推进校企合作。 协调校外资源,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发挥实践基地实务优势, 在合作共建课程、联合申报课题、课外综合素质培养、教学案例开发等方面深度合作; 行业性高校应当敏锐捕捉社会需求, 与企业建立良性的合作关系, 做到多方联动; 借助校企合作加速推动现代信息技术进课堂, 引导学生参与企业生产经营,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 18年来, 在我国MPAcc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的用心呵护和匠心经营下, MPAcc项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渐入佳境, 成绩斐然。 丝路联盟成员也不例外, 为丝路地区培养了一大批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 与此同时, 我们仍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 需要全体培养单位在未来高屋建瓴、未雨绸缪, 同舟共济、踔厉奋发, 促进丝路地区MPAcc事业持续良性发展, 为国家、地区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 注 释 】
① 本文所用资料主要来源于各培养高校官網发布的相关资料,以及网络平台相关新闻报道。
②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要求:会计职能实现拓展升级,即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为依托,以推动会计审计工作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健全完善各种会计审计数据标准和安全使用规范,形成对内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对外服务财政管理和宏观经济治理的会计职能双向拓展新格局。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2021-11-29.
[2] 郭霄鹏,马多秀.“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西部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94 ~ 98.
[3] 杨宝,陈苏,年洁.“一带一路”背景下财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探讨[ J].财会通讯,2021(21):159 ~ 162+167.
[4] MPAcc教指委.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必修课程参考性教学大纲[EB/OL].http://www.mpacc.cn/info/1033/1008.htm,2021-01-20.
[5] 刘利,宋心意.新形势下提高民族高校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研究[ 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71 ~ 74.
[6] 向传殿.新时代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改革探究[ J].财会通讯,2021(3):167 ~ 171.
[7] 王化成,支晓强.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
[8] 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考性培养方案(2019年),2019-07-02.
[9] 许文静,张璇,田政,于欣平.中外会计专业硕士(MPAcc)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J].商业会计,2020(18):98 ~ 101.
[10] 张俊瑞,范苏扬.数据说话:基于知网的MPAcc专业学位论文现状分析与质量评价[ J].财会月刊:2022(6):14 ~ 24.
[11] 张俊瑞,王永妍.踔厉奋发:MPAcc人才培养经验借鉴与趋势前瞻[ J].财会月刊,2022(4):23 ~ 33.
(责任编辑·校对: 许春玲 李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