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徐怀德 雷宏杰 李梅 王军 董晓博
红枣丰收
红枣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被誉为“木本粮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一日三枣,一辈不老。红枣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传统饮食、中药和保健食品中用途广泛,是集药、食、补三大功能为一体的果品资源。
枣树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抗旱、耐瘠薄,是不与粮棉争地的木本粮食。生态脆弱区适合种植红枣,尤其黄土高原沿黄生态保护方面,红枣成为解决当地农村发展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之一,红枣能很好地协调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如何唤醒“沉睡的资源”,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以红枣特色林业产业作为重要抓手,在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加速前行。
中国红枣产量占全球产量的97%以上,世界上有枣树的国家约50多个,但均未形成规模化栽培。我国枣产区覆盖人口达2500万,种植面积约2200万亩,产量达到800余万吨,产值1000多亿元。种植地区以新疆、河北、山东、陕西、山西、河南等省份为主。其中:干制枣种植面积1800万亩,年产460万吨,优质果品供应与规模化加工并重;鲜食枣种植面积350万亩,年产300万吨,产值300亿元,设施栽培是特色,传统产区是发展的主产区,为特色时令果品;蜜枣种植面积100万亩,产业逐年萎缩。
据《中国枣种质资源》记载,我国枣品种(品系)共计944种,知名枣品种包括:灰枣、骏枣、冬枣、金丝小枣、赞皇大枣、木枣等。干制枣、鲜食枣、兼用和蜜枣品种的产量比例为53∶40∶5∶:2,干制品种主要有:金丝小枣、木枣、骏枣、灰枣、婆枣、赞皇大枣、壶瓶枣、扁核枣、灵宝大枣。
红枣含有丰富的三萜类化合物和环磷酸腺苷(cAMP),具有防癌抗癌、降血脂、养肝护脾、养血补气、抗疲劳、安神益气、美容养颜、防治心血管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红枣的休闲化、营养化、功能化加工成为提高产品综合产值的重要途径,同时也符合当前“方便、美味、可口、实惠、营养、安全、健康、个性化、多样性”的食品产业发展理念,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红枣消费以干枣消费为主,经过分选、晾晒、冲洗、烘干、包装等步骤即可上市销售。红枣加工产品有紫晶枣、枣酒、红枣浓缩汁、膨化脆片、枣醋、蜜枣等,从分子营养和功能角度开发的红枣精深加工产品较少。
我国红枣产量和面积均居世界首位,但存在专用品种普及率低、人工成本高、机械化水平低、产品品质和种植效益下降等问题。
红枣种植多在山区,干旱缺水以及传统的农作方式,造成红枣生产上的劣质、低效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山地红枣经营成本高效益低,品种良莠不齐、病虫危害严重,夏季落花落果、秋季裂果腐烂、冬季霜冻抽干等问题。同时,红枣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特别是秋季阴雨连绵导致的红枣裂果霉烂,使用无机化肥使红枣品质降低等,已经成为限制红枣产业扩张和技术改造的主要因素。红枣成熟期在9、10月份,阴雨偏多,红枣干制加工企业和设备数量严重不足,造成不同程度的裂果烂果问题,红枣丰产不丰收。
红枣加工企业多数属于初级加工企业,主要以烤、熏枣为主,附加值低,效益不高,且多为季节性加工,生产秩序混乱,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和卫生要求。未能充分发挥枣果营养优势,特色功能食品加工技术滞后,加工产品严重短缺且生产效益很低,同时受资金缺乏、贷款难等制约因素的困扰,绝大多数红枣加工企业没有打出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太低。
城市化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留下少数60岁以上的人口种植红枣,红枣修剪、打药、施肥和收枣力不从心。甚至有的农户放弃红枣,任其自然徒长,枣园荒芜。管理粗放,“靠天吃枣”的现状日益凸显。
在红枣产业上下游技术之间没有形成精准匹配、紧密联结的链式关系;没有形成适宜大规模产业化经营的完整技术体系,缺少产业技术链、信息链和组织链的有效融合,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脱节。
以往片面追求规模和单位面积产量的目标导向已经不适应买方市场时代的新要求。在买方市场情况下,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才是唯一的出路。消费者最关心的是品质、安全性、新颖性及性价比。鉴于此,今后应将高产变为优质前提下的适度高产,品种同质化转为优质多样化,片面追求超高价和低价倾销转为优质优价,面向国内单一市场转为国内、国际两大市场。
在发展模式上从产区规模化转向枣园规模化。目前,在控制总面积的前提下,需要通过土地流转及公司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途径,加速走上企业化规模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道路。
综上所述,殖民主义入侵封建帝国,导致东西方文化的直接碰撞与冲突,其中权力博弈的过程极其复杂。想要逐一追本溯源实非易事,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心与边缘意识形态因素必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通过赞助人和译者的中介反映于国际法的翻译活动。直接结果就是,中体西用学说的崛起。
在品种布局上从良种同质化转为良种多样化。单一品种的大规模种植势必导致价格的下跌和经济效益的下降。坚持以干枣为主、鲜枣为辅、良种多样化的定位,同时,制干品种要突出优质和抗病性,主要用于替换现有大宗品种。在交通便利、旅游业发达的区域适当发展优良的不同成熟期的鲜食品种。
在加工方式上从低档单一化转为高档多样化。据初步统计红枣产品中,初级加工品占到80%以上,精深加工比例很低。加工品的种类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竞争力差。应加大产品研发力度,重点研发基于木枣营养特点的高营养功能性新产品,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红枣深加工
一是要研究品质提升技术,研发优质抗病新品种和平衡施肥、肥水一体化管理为核心的品质提升技术。
二是研发具有省力、节本、安全、高效的全程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新一代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五减(化肥、潜水、农药、人工、总投入)、五增(单产、品质、安全、纯效益、投入产出率),推动枣园规模化企业化经营。
三是推广重大毁灭性病害(裂果、枣疯病)的高效防治技术体系,保障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是研发林下经济多种经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枣产业发展新模式及其关键技术,实现多层面多领域综合增值。
六是积极引进现代营销模式,开拓国际市场,争取早日将红枣纳入期货市场,为枣业增值增效开拓新渠道。
枣树大多生长在山区,大型机械无法实施作业,机械化程度低,人力成本高。应集成干制枣宽行稀植、覆膜保墒除草等轻简栽培农艺、机械化简约作业和水肥一体化智能在线管理技术,建立干制枣专用优良品种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规范。
建立可持续红枣低产园改造政策,积极与院校专家合作沟通,试验红枣抗裂果、免打农药、土壤改良、施肥等农业生产新技术。
裂果是沿黄红枣生产的最大瓶颈,目前解决裂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设施避雨栽培,但沿黄多为坡地枣园,土地破碎,栽植不规范、不适于搞设施栽培。要根本解决裂果问题,还要从品种更新、防裂减损栽培等方面入手,这需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加大科研力度,协作攻关。重点开展抗裂品种的选育,尽快审定推广一批抗裂优良品种,以期最终突破裂果这个制约红枣生产的瓶颈。针对沿黄枣区干旱少雨、土壤瘠薄、红枣产量低而不稳的现状,在栽培方面要重点开展有机旱作、防裂减损、优质丰产集成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针对枣人工采收用工量大、效率低的问题,提升剪切式、气吸式等人机协同采收机具的结构与性能,建立人机协同绿色采收技术规范;利用光谱与机器视觉的无损检测技术,建立基于枣外观表型品质、内部品质、气象条件的最佳采收时期判定系统,筛选优化配套振动式或气吸采收装置并集成示范,建立枣绿色采收技术规范。
针对枣采后处理技术滞后的问题,集成环境温湿度感知技术和枣智能化干燥装置及生产规范,制定干制枣储藏防霉防虫的技术规范;集成基于光谱与机器视觉的枣内外品质快速高效分选技术和装置,实现枣速精准分选;建立枣采后绿色处理技术规范。
沿黄枣区远离城镇、工矿企业稀少,没有污染,具备生产有机农产品环境条件。中国人讲究药食同源,而红枣营养丰富还可入药,是典型的功能性食品,加强红枣功能性食品的开发生产,可以凸显绿色、养生,实现产业深层增值。
红枣加工可细分为初加工、中加工和深加工,沿黄红枣加工产品定位应以中加工为主,产品主要包括枣片、枣粒、枣粉、枣泥、枣酱、枣汁、红枣酵素等,这些产品多为食品工业基料,市场需求量大。之所以选择中加工是因为沿黄木枣与新疆原枣相比果个较小、商品外观差,但味道偏酸、风味好,中加工能保留原有的营养成分和突出风味好的优势,既满足了消费者的口感要求,又隐藏了其品相不好的缺陷。目前沿黄枣区红枣加工企业多以粗加工为主,如免洗枣、滩枣、空心脆枣、熏枣、无核糖枣等,要具备中加工能力须在技术上、设备上进行大的升级。沿黄枣区红枣加工企业众多,品牌多而不强,政府应主动引导企业进行整合,通过合并重组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型工贸企业。
加大科研力度,基于枣梯度加工原则,采用微波-热风耦合、超声波-中短波红外耦合、射频-中短波红外耦合干燥红枣技术,缩短干燥时间,节省能源,提高干燥效率和品质;采用超声辅助可控酶解技术,通过低温浸提工艺制备枣原浆产品,制定枣原浆产品标准化加工技术规程;通过可控益生菌发酵红枣渣(原浆加工副产物),采用冻干联合低温粉碎技术制备益生菌枣粉产品,制定益生菌枣粉产品标准化加工技术规程;基于食药同源的食材,通过科学配方,采用加工复合枣产品,制定枣产品标准化加工技术规程;采用高效复合酶制剂联合机械磨皮法制备去皮枣产品,制定去皮枣产品标准化加工技术规程。
针对红枣全产业链各环节信息流通不畅、产加销脱节等问题,利用遥感、生物传感、机器视觉、智能终端等技术,制定全产业链产加销各环节数据采集标准,应用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研发区块链多元异构数据融合和智能合约技术,建立全产业链智联物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实现产加销各环节数据的集成与共享。在全产业链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框架下,根据红枣生产过程的差异性,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各自全产业链智联物流服务子系统;采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产品销售市场需求预测模型,为全产业链整体与各环节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打通产加销全产业链关键环节,破解产品卖不好、卖不动、管不住、服务难等难题。通过数字赋能推动特色红枣产业提质增效。
针对红枣产业存在的产业链短、产业综合效益低的问题,结合产业链差异化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以“深耕利益链、配置资源链、提升服务链、设计创新链创新价值链”为理念,明确全产业价值增值的创新路径,创新多主体协同合作的收益分配机制,制订多主体合作、价值共创的资源和服务能力配置规划方案,构建以企业为龙头,原料基地、合作社、农户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以产促销、品牌赋能的差异化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协作模式。在红枣主产区,建立基于优良专用品种轻简高效栽培、人机协同绿色采收、初加工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新产品研发、智联物流产加销全产业链示范,发挥看得见、摸得着引号的实体样板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全国范围整个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链延伸,提高产业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