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麒
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高度发展的朝代之一,其帝王陵墓建筑建造耗时之长、投入资金之多、使用人力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艺术水平达到时代巅峰。这与当时强盛的国家与权力的高度集中有着很大的关系。文章以昭陵为例,结合当时社会背景与历史事件,剖析唐代帝王陵墓建筑的选址、规模结构、陪葬与其社会背景的联系,验证时代因素对帝王陵墓建筑的影响,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唐代帝王陵墓建筑的选址
唐代289年的历史中共历21位皇帝,其中19位皇帝的陵墓都在陕西,只有唐昭宗李晔和唐哀帝李柷的陵墓没有在陕西,李晔葬于河南偃师,李柷葬于山东菏泽。东至函谷关,西至散关,南至武关,北至萧关,四关之内的18座陵墓被称为“关中唐帝十八陵”。在选址上,除了昭陵是李世民亲自选定的地址外,其他陵墓的选址在历史上并没有太多记录,但从所在地的综合情况分析也能看出选址是进行过考量和计算,并经过术士八卦堪舆而选定的,在唐人眼里是不可替代的龙脉风水宝地。
在唐代帝王陵墓中,绝大部分都是依山而建的。关于依山建陵的原因,《旧唐书》中有所记载,唐贞观十年(636年),文德皇后临死之前告知唐太宗在处理她的后事时务必厉行俭薄,“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唐太宗因而选择九嵕山层峰造昭陵(图1),并诏令子孙“永遵此法”,开创了唐代帝王陵墓依山建陵的先河。“以山为陵”的建筑手法,形成“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的局势。在已经发现的世界各国古代帝王陵墓中,昭陵的建造高度最高,海拔近1 200米。
此外,唐代帝王陵墓大多采用传统阴阳八卦中“坐北朝南”的方位选择:墓碑在南面,墓室在北面。陵园围筑陵墙,周开四门,符合传统玄学中“四象”的布局,并在门中设阙楼等建筑。在享有盛名的“关中唐帝十八陵”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占地面积最大,并且由于李世民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昭陵也是唐代帝王陵墓中研究度与知名度最高的陵墓。
二、昭陵的规模结构
昭陵是由在当时极具盛名的美术家、建筑大师阎立本、闫立德两兄弟精心设计并督造完工的。两人在建筑、工艺品与绘画等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在对昭陵进行设计时,两人对昭陵的布局设计有着很高的追求,并结合唐太宗的愿望,推陈出新,总体上仿照了现实中的唐长安城建制与结构,悉心设计完成昭陵的具体结构,其内部如唐朝皇宫一样奢华。玄宫位于地下,在地面上围绕山顶建成方形小城,城四周积有四垣,四面各有一门。史料记载,昭陵玄宫建筑在山腰南麓,深度达到75丈,有5道石门,中间是正寝,东西两边排列着许多石床。石床之上则摆放着若干石函,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殉葬品。墓室到墓口的通道上,用3 000块大石堆砌而成,每块石头大约有两吨重,且石与石之间相互关联铆箍。昭陵主陵位于陵园的最北部,也就是九嵕山山上,可以与太极宫相比,体现出李世民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他百余座陪葬墓都以主陵为中心,呈扇面均匀分布在主陵周围,仿佛众星捧月般围着主陵。其陵墓排列形式象征着封建专制制度下帝王权力的至高无上,主次分明的特点也体现了封建时代浓厚的宗法思想。
唐代帝王陵墓相较其他朝代,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从墓众多,有着非常显著的园林特色。帝王主陵墓和陪葬墓一起,构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园林艺术景观(图2)。
三、昭陵的陪葬
作为帝王的长眠之地,历朝历代的帝王陵墓都有着奢华的陪葬品,陵墓陪葬物反映出墓主人的生平经历及其在世时的社会地位。目前,昭陵共挖掘40余座陪葬墓,出土文物6 000余件。昭陵的结构复杂性与陈列物的奢华性在唐代帝王陵墓中位居前列。如今各类书画作品、唐三彩等震惊世界的文物都出自唐陵,这与唐代强盛的国力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自唐太宗李世民统一全国后,原本因战乱荒废的丝绸之路重新运作了起来。通过对外贸易,唐代从海陆丝绸之路向国外大量出口茶叶、丝绸、陶瓷等中国产品,使大量白银流入国库,为修建帝陵奠定了经济基础。
昭陵中出土的《昭陵六骏》石刻,由一整块石料雕刻而成,作品讲述的是唐太宗在平定国家内乱时所骑乘的6匹战马,有趣的是作品所采用的“高肉浮雕”手法在当时属于外来技艺。昭陵陪葬品中随处可见少数民族样式的陶俑、石刻、壁画(图3),其中甚至有黑肤卷发、来自非洲的“昆仑奴”形象,还有出土的举世闻名的唐三彩就是以胡人形象为主的工艺品,与《昭陵六骏》同属昭陵祭坛的《十四国番君长像》也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首领的形象。昭陵石刻中还出现了婆罗门帝那优帝阿那顺等外国形象,这与唐代当时高度发达的开放政策密不可分,貞观盛世下,随着丝绸之路的重新运转,国外知识与文化随着外来商品流入唐朝。唐贞观年间玄奘法师从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带来的佛教文化与少数民族的部分宗教文化在陪葬品中也有体现。各方文化与中原本土文明发生碰撞与交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唐代居民的生活方式。
封建帝王死后大多要求他人陪葬,体现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思想。唐代也不例外,其中陪葬墓最多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共有180多座,其中不乏长孙无忌、程咬金、房玄龄、尉迟敬德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官武将,这与李世民执政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李世民作为历史上为数不多堪称完美的君王,通过亲自披甲征战平定了动乱,文治上并不专横独断,而是积极纳谏、广招贤臣,“房谋杜断”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在开明的政治环境下,生前能辅佐一位极富个人魅力的君主,死后亦伴随君王左右是一种极高的荣耀,这就导致有更多的人愿意为其效力甚至陪葬。
四、昭陵与唐代社会背景的联系
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并于第二年称帝,后以长安为都城建立唐朝。后其次子李世民在获“秦王”封号时期亲自率兵平定内乱、收复边疆,完成继秦始皇后又一统一全国的大业,在“玄武门事变”继位后开启“贞观之治”,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昭陵中的壁画与各类石刻记载中均有体现。
在政治上,李世民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并从中认识到群众的巨大作用,重视百姓生活。在选官上选拔贤人,善于用人,善于听谏,重用魏征等贤臣。采取了以农为基、反对铺张、休养生息、复兴文教等策略,社会较为太平。唐朝继续沿用并优化了前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完善了科举制度,建立了中央高度集权、君臣共协的政治体系。巩固了国土边疆,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唐太宗被周边少数民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唐太宗执政时期,在君主与臣民的相互协助之下,出现了政治较为开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太平、人民安乐的社会景象,史称“贞观之治”。昭陵选址同样体现出其政治性。确定“依山建陵”这一史无前例的建筑方式也体现出唐太宗非常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在决定陵墓修建这一大事上,唐太宗本想采用前朝汉高祖刘邦“平葬”“厚葬”的制式,但除前文提到的文德皇后以外,精通经史的虞世南同样向唐太宗提过意见,他认为依山建陵除符合阴阳风水、体现皇家权威以外,可以最大程度节约人工成本,同时可以利用险峻的地形阻挡盗墓者的脚步。最后,唐太宗在多方考量下采纳了虞世南的建议,这在政治上体现出唐太宗并不是一个专横独权的人,同时从他接受“节葬”上也能看出他是一个注重民生的人。笔者认为,正是在这种良好的政治环境下,一个发展迅速、运转协调的强盛国家得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经济上,通过昭陵出土部分钱币与各类谷物种子可以反映出唐代废除前朝的五铢钱,改用“开元通宝”作为货币,并制定了新的货币流通规则。农业方面,因为生产工具的改革与水利设施的兴建大幅提高了作物产量,并产生了粮食生产中心南移的现象。唐朝通过丝绸之路引进了新的经济作物,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对外开放的加强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柜枋和飞钱,也足以证明唐朝经济的高度繁荣。
在文化方面,唐朝与各国文化积极交流,文化艺术呈现出多样性与开放性等特点,这在昭陵出土的各类文物上均有体现。诗歌作为唐朝最为出名的文化作品类型,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知名诗人在这一时期集体涌现。美术方面,唐朝艺术作品吸收了外来文化与部分宗教的特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由画家阎立本绘画的《步辇图》,就是用一种新的风格描写唐太宗接受使者禄东赞朝见时的场景。它的文化性也体现在陵墓结构上,就像前文所提,昭陵的从墓众多,且从墓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根据从墓室主人生前的地位与贡献,通过地理位置与规格大小来体现陪葬者的身份地位及其与墓主人的关系。主墓与从墓通过墓道相连,这种连接方式既体现了古代宗法制的思想理念,也像极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布局手法,它的设计者闫氏兄弟对工艺、绘画造诣颇深,绘画以人物、树石、禽兽见长,是当时著名的园林大师。由此可见,封建时期的中国古代传统园林设计体现出浓厚的宗法气息。
研究昭陵的选址、规模、结构、陪葬等可以得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强盛的朝代有一些共同点,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就是执政者或者统治阶级秉持“重民”的思想,这也是“贞观之治”得以開创的一个重要前提。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开放则是另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加强国家间的交流互动,积极吸纳好的发展因素为己用,才能实现国家的不断发展。如今的中国正是做到了以上两点,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五、结语
总而言之,唐代帝王陵墓建筑的选址、规模结构、陪葬等方面深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相较于后世帝王陵墓具有明显的区别。昭陵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长眠之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贞观之治”开创了唐王朝的百年盛世,开放的对外政策、高速的经济发展,以及与外来文化高度融合的中原文明都作为外界因素影响着唐代帝王陵墓建筑,也使昭陵开创了唐代帝王陵墓制式的先河。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透过昭陵感受唐朝的文明之光。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