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蓉
【摘要】 列斐伏尔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引申到日常生活的批判中,对资本主义社会新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批判,学习列斐伏尔的异化理论和辩证分析其中的问题对于我们在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中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现实问题,避免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公式化具有重要意義。
【关键词】 列斐伏尔;异化;日常生活批判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3-0059-03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家列斐伏尔以日常生活为视角批判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异化现象,形成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在列斐伏尔的理论中,异化问题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外对列斐伏尔的异化问题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主要是对其日常生活批判中的异化理论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国内主要有李青宜、吴宁、刘怀玉等学者对列斐伏尔的文本进行研究。列斐伏尔的异化理论对我们用科学理论审视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转变异化问题的研究范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列斐伏尔异化问题的来源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异化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核心概念,是一种“绝对理念”的自我外化,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本中关于异化问题主要运用于劳动问题上,它是指:(1)劳动者与物的异化;(2)生产活动的异化,即劳动本身的异化;(3)作为人类的成员的人的异化—即为人类的特殊需要的总体的人的异化;(4)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即作为自然需要的总体的人的异化。[1]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非常重视异化问题,因为这一问题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密切相关。对于这个话题,有多种不同角度的解释,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的《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阿尔都塞的《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异化问题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早期西方马克思者提出的异化问题,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卢卡奇(物化),异化不只是和劳动结合,更是一种异己性和对主体的压迫。二是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其中又分为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者列斐伏尔认为异化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弗洛伊德主义者马尔库塞则是从人的潜意识角度和工具理性批判的角度对异化进行批判。三是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者科莱蒂认为马克思看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所以提出了异化概念。总之,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眼中的异化已经超越了劳动异化。
列斐伏尔是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将异化问题的关注扩大到其他视域,以《日常生活批判》一书的出版为标志,他建立了一整套论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问题的理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由于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的细致关注,他也被誉为西方绝无仅有的研究日常生活的哲学家。书中的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一是异化随处可见,它存在于全部生活,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的经济异化只是异化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而政治异化才是更严重的异化。二是异化根源于人的本质,并随人的自然性而来。三是既然异化与人的本质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又广泛地存在于人的全部日常生活,那么作为个体的人就不可能从中单独得到解放。四是消除异化必须克服人的分散性,为实现最大效益必须争取实现人的总体性。
二、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异化问题的批判
列斐伏尔将异化问题看成是“马克思思想的酵素”和现代马克思主义中最重要的问题,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时刻,社会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丰裕社会”“闲暇社会”和“发达工业社会”,资本主义的剥削正以一种更加隐性的方式进行,渗透到被组织化了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人和人的日常生活的异化比想象的复杂得多
列斐伏尔认为马克思对异化的力量和异化的持久性没有全面的认识, 没有能够预见到异化将成为大多数人的命运,异化并不是一种随社会发展而消失的历史现象,而是以隐蔽的方式伴随人类社会始终。列斐伏尔以一个妇女上街买半斤砂糖橘为例说明社会陷入全面的异化中。
首先是妇女本身就暗示了一种异化,这是一种思想意识的异化。一半的人在这个异化中将自己认定为不同的人种。这个异化压制了妇女,阻碍了她们实现自己,将她们与男性对立起来,这种异化的力量将女性的人生依序改变,从处女、配偶到母亲,女性为了变成另一个人湮灭了自己。在中国古代还创造出以伦理约束形成的妇女楷模,所有的妇女按照一套伦理组织起来,而身处其中的女性意识不到或是意识到了也不敢反抗。
第二是需求的异化。这个女性购买砂糖橘的举动,可以看到它的“表面现象”和本质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即她的预算、饮食习惯、她的意向和观念、市场情况以及资本主义经济,是什么吸引她购买砂糖橘?是资本主义的市场需求还是自我本身的需求?是真实的需求还是虚假的需求?
第三是个人与社会集体关系的异化。妇女独自购买的举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变成一种使个人从集体中分离出来的手段”,是以爱的名义分配给妇女的劳动义务,“离开了集体的人,是不可思议的”。列斐伏尔强调人的本质来自社会过程的集体,个人只有在同集体的牢固和明确的关系中才能获得它。列斐伏尔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分析异化,指证异化“贯穿于全部日常生活之中。”[2]
(二)物化掩盖了许多异化采用的形式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异化感描述为一种“拥有感”,从消费异化的角度来看当你认为一个物品只有在我们消费它时才是“我们的”, 而无法消费它、无法拥有它就变得紧张和手足无措时就陷入了“消费异化”。而且,在广告和各种推销手段的刺激下,经常是越没有、越不能得到某物, 对此物的欲求就越强烈, 在消费上明显处于劣势的那些人可能更深地陷于物化或异化中难以自拔,异化与物化时刻相伴随,人越是喜欢占有身外之物,越容易被身外之物所占有,“物战胜了人”,人就丧失了自由选择的机会,人们饮食起居的日常生活不再是具有创造性和原发性的文化源泉,而是被组织化、科层化,由科技、资本、消费和制度统辖的混合型态,而人们身处其中却不能及时意识到。
列斐伏尔作为鲍德里亚的导师,他们的理论基础有其相关性,比如鲍德里亚的《物体系》《消费社会》等著作,受其导师的影响将问题的着眼点也放置于日常生活问题上。根据列斐伏尔的观察,消费受控制的主要表现就是:(1)日常生活的碎片化、神秘化;(2)欲望被制造、被引导的心理躁动世界;(3)符号想象成为现实;(4)形形色色的时尚或流行的符号体系,成为控制现代日常生活的最高物神。[3]
列斐伏尔以小汽车为例,它本身是一个物品、一个对象,使用小汽车可以给人带来满足,减少人在路程上的耗费,但是在消费异化的情况下,个人和这个对象之间缔结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使用和纯粹的愉悦。小汽车实现了人的休闲、活力、冒险甚至是性感,但是部署这种观念的往往不是消费者,而是极力导向物化的市场,市场定义了什么是“车身安全”,什么是“休闲配制”,而购买汽车的人只是被告知和接受。
一个平凡的人,他缺少自我导向、跟风随大流,他按照他的群体告诉他的去做,服从整体的社会的强制性表达和模式,但是群体也有可能是失去了个性的、自我的,于是这个平凡的人以一种被操控的力量过着所谓的被别人定义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标准就是不断地购买具体的物和符号,这的确是可悲的。[4]
(三)异化与去异化的辩证运动中,日常生活陷入永恒的异化
列斐伏尔说异化问题在黑格尔那里是“存在的、历史的、辩证法的绝对基础就是‘理念’的异化,在他的体系里,这种异化乃是发展的根本条件和绝对条件。”所以是“理念”由于自身而异化成“他者”,他需要与自己对立而把握自己,所以矛盾成了一种异化的结果。但是在马克思那里,异化不再是矛盾的绝对基础,异化被定义为矛盾的一个方面,人的转变的一个方面。[5]因此列斐伏尔认为在异化与去异化的辩证运动中,日常生活陷入了永恒的异化。异化一旦具有了相对性,那么异化——去异化——新异化这个过程就可能走向更大的异化。正如列斐伏尔所举例的那样,一种特殊的技术可能去掉了人对自然的异化,或者效率不那么高的异化,但是紧接着这种特殊的技术带来了更为深刻的技术异化(如分割的劳动或技术的社会强制)。[6]
另外,异化本身是没有意识的,一个异化去异化后,就变成了更深的异化,可能产生另一种破坏和不同的异化,异化理论变成一种浮于社会表层的伦理批判。人和社会的进步并非在于人可以一劳永逸地摆脱异化,而是在与新的异化的不断抗争中体现自己的创造性和主体性。
列斐伏尔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引用了原文来论述自己的异化观点,但是他认为这个时期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还是“提纲式的”,需要由此展开系统的论证,于是列斐伏尔从普遍性的角度展开,认为异化无处不在,只有异化可以说明人类历史上的矛盾。同时应该看到,马克思揭露和批判的主要是那些强制的、对抗的、公开的异化统治形式,而列斐伏尔则着重对自发的、抽象的、隐蔽的异化支配形式进行了透视分析。[7]
三、列斐伏尔异化理论的现实意义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习俗、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的关注,希望通过一种变革的方式实现每个人的解放以至于实现总体的人的解放。虽然他有无限夸大日常生活问题的嫌疑,但总体来讲,列斐伏尔的异化理论对于我们认识正在变化中的资本主义社会,警惕消费主义腐蚀意识,和关注现实的人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为重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方法论与工具箱
列斐伏尔认为当代资本社会发生全面异化,生存着的人也是异化的人,不过他们从最初的“劳动异化”变为如今的“消费异化”,出现物品的符号价值大于使用价值的异化。不仅物变成了符号,就广告、宣传所操控的消费本身而言,它还创造了一个消费“主体”,当然这个主体不再是主观能动性地面对物或使用价值的主体,而是由符号堆积成的“主体幻象”。
当人们消费物品时,会逐渐产生错觉,有人甚至还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依然是“主体”,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只是虚幻的假象,大家所做的选择只是被动地受广告、电视等媒体的引导和操纵,且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主动失去了“主体”的身份,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客体”,也就是“我迷失了我”,这种丧失背后的潜在威胁还没有被人们所广泛认知。
列斐伏尔之后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这一领域,如让·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威廉·莱斯的“合理需要及其满足理论”,本·阿格尔的“消费异化理论”,乔纳森·修斯的“不同社会条件下的需要及其满足理论。”等。一方面,消费异化意味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构成部分,服务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另一方面,日益丰裕的社会生活看起来丰富了主体民众的个性选择与志趣表达,实际上进一步导致了消费者群体的“去组织化”与“去阶级化”,从而弱化社会公众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社会文化体制的抗拒甚至质疑。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则将人对资本主义的质疑重新拉入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可见的问题中,让人自觉地意识到社会的变化,异化具有“多面性和无所不在性”,资本主义的压迫中心已经从经济生产领域转移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生产关系甚至意识形态上。列斐伏爾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的异化理论基础,将日常生活加入政治与经济之外的另一个“平台”,将日常生活代替了生产的核心位置,因此,西方有人说列斐伏尔哲学方法论的基础和贡献就是异化理论,即对异化的普遍性的阐述。
(二)消除异化要关注“总体的人”
列斐伏尔的异化理论抓住日常生活的小事,抓住生活中每一个平凡的人进行关注,在如何消除异化的问题上提出了“总体的人”这一概念。他说:“总体的人是变化的主体与客体,它是与客体对立并克服这种对立的有生命的主体,是被分成许多局部活动和分散的规定并克服这种分散性的主体,它既是行为主体,又是行为的最后客体,甚至是行为在生产外界客体时的产物。总体的人经历了这种支离破碎走向自由,是必然的,但又是自由的。他像自然界一样成了一个总体,但又驾驶着自然界,总体的人是‘消除了异化’的人。”[8]
列斐伏尔从阐述人类产生的历史过程出发,论证了人的异化根源于人的本质之中,根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他在接受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作为人的本质的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说,由于人的劳动必然要创造和超越独立于自身的客体,所以人必然要被创造出来的客体所支配,因此就必然出现异化。但同时自然界本身是无意识的,只有人的活动才使它有意义。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促使自然界发生变化,将自己的风格加入自然界,使它不断出现在人的生活里,抛开后来生态中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人应该“通过人的劳动使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界人化。”[9]
列斐伏尔的异化理论内涵丰富,虽然经常有学者批判其最终迷失在日常生活批判没有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路径,只是现实问题的无力抗议,但是他的理论中也有特别值得借鉴的地方,即在制度改革和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关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的每一时间、每一行为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不能忽略个体的发展和变化,不能打着实现人民幸福的旗号却做着损失个体利益的事情,久而久之人们发现生活组织方式与目标背道而驰的时候,失去控制的日常生活就凸显了出来,整个日常生活陷入无止境的异化中。
參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法)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420.
[3]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8.
[4]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福,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3.
[5](法)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66.
[6](法)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414.
[7]吴宁,蔡曙光.列斐伏尔的异化理论及其渊源[J],重庆社会科学,2007,(11):22-32.
[8]衣俊卿等编.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修订版)[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12.
[9]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