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材编写瑕疵的课堂教学优化处理

2022-04-23 00:46韩新芳
民族文汇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韩新芳

摘 要:高中政治教材必修二人教版《政治生活》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框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材的编写内容容易让学生形成误解,以为目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只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差额选举方式,不存在等额选举方式。教材编写时在此语焉不详,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瑕疵的。针对教材编写的这一瑕疵,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优化处理。要依据教材和社会生活的现实,引导学生理解有哪些因素影响着选举方式的选择,理解选举方式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发展,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差额选举的适用范围,教师在教学中特别要明确说明我国目前的政治生活中四种选举方式是并存的,消除学生的误解。

关键词:教材瑕疵 课堂教学 优化处理

高中政治教材必修二人教版《政治生活》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框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材第15页列举三个事例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的选举方式并分析了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四种选举方式的特点和各自的优缺点之后,强调:“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又再次举例说明自1953年以来,我国的选举处于进步和发展之中,进一步强调:“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有很大提高,顺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并普遍实行差额选举。”而后在相关链接中阐述了我国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应用范围。并且在第17页最后一段专门强调“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历程表明,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依据上述内容,学生会很容易形成这样的误解: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只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差额选举方式,不存在等额选举方式。教材编写时在此语焉不详,没有阐述清楚。可见,教材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瑕疵的。那么,我国的政治生活到底还有没有等额选举呢?如果有,在哪些范围内使用呢?

依据《党组织选举工作手册》,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实行等额选举。党的基层组织的书记、副书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实行等额选举。

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秘书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人民政府正职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候选人数一般应多一人,进行差额选举;如果提名的候选人只有一人,也可以等额选举。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副主席,人民政府副职领导人员的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一人至三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的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应选人数在选举办法中规定具体差额数,进行差额选举。”第二十五条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委员,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县长、副县长,区长、副区长,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时,候选人数可以多于应选人数,也可以同应选人数相等。选举办法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从相关法律和规定来看,不管是国家机关正职领导人员,还是副职领导人员的选举,以及共产党的领导干部都存在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并存的现象。

由此可知,我国的政治生活仍然广泛存在等额选举现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对此视而不见,造成学生的误解。更何况在《政治生活》教材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综合探究部分《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第87页在谈到我国新一届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选举产生过程时,在倒数第二段中明确说明:“正式候选人名单确定后,由人大代表在全体会议上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或者表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其他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选举均不实行差额选举。”这就非常清楚地说明了我国政治生活中仍存在着等额选举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政治生活》,在阐述我国的选举方式时疏漏或者回避等额选举方式显然是教材编写的一大瑕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予以弥补。

针对教材编写的这一瑕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这部分内容要进行优化处理。笔者的具体方案是: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利用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比较和分析四种选举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其次,依据教材和社会生活的现实,引导学生理解有哪些因素影响着一国选举方式的选择,理解选举方式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发展进步,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差额选举的适用范围,教师在教学中特别要明确说明我国目前的政治生活中四种选举方式是并存的,消除学生的误解。但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明确了等额选举的明显缺点,会对我国的选举方式产生不够民主的质疑。为了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7页的内容后,就需要列举典型案例说明等额选举方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仍大量存在,特别强调即使是等额选举的候选人投票表决时选票也必须过半数,否则就是无效选举,需要重新提名候选人,也可以不投票于候选人,另选他人。消除学生认为等额选举“候选人内定”的观念。并进一步强调,今后随着我国政治文明程度的提高,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会选择更加能体现民意的科学的选举方式,也为下一步教育学生理解选民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做好铺垫。当然,在课堂上进行优化处理的过程中不能过多地强调等额选举的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体现,只需让学生做简单了解即可,防止喧宾夺主。笔者认为这样的处理方案,更易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党组织选举工作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探析
对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