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美ZHANG Wu-mei
(广东省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州 510060)
自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大量医院暴露了很多建设上的短板,很多综合医院门诊因没有严格的隔离办法不得不大规模停诊。而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发展,医院的抗疫工作仍然充满考验和挑战。为应对疫情,全国范围内又开启了新一轮大型医院建设潮。后疫情时代,医院的建设工作备受业内人士关注。如何在有限的财政资金下,使现有医院建筑满足疫情常态化救治需求,新建医院如何更好的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事件等问题成为近期医院项目前期策划和设计方案研究的重点问题。而前期策划思路和设计思路的调整也将引起医院项目投资的变化,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准确把控投资估算的要点和投资控制的要点也值得深入探讨。
在疫情的冲击下,业内人士开始重新思考未来的医院该如何建设。北京建筑大学的滕伟等人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下医院建筑空间使用方式发生的四大变化:利用预检分诊减少院内人员聚集,利用医院功能流程调整适应传染病治疗流程(包括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流程布局调整和重点科室功能流程调整),利用标识牌引导发热患者就诊路线,利用预留场地建设临时装配式建筑。并提出未来医院建设的展望:注重发热门诊感控设计,完善传染病医疗流程相关功能房间,重视医院病房“平疫结合”,“平疫结合”病房在非疫情期间可作为普通病房使用,疫情期间经过简单的改造便可使用[1]。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谭念莹认为疫情对医院建设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应收大幅下滑,诊疗模式从线下到线上,向智慧医院演进,向医联体靠拢,由“平时”到“平疫”模式转变,医疗流程再造,从治病到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2]。广州市设计院的胡伟航结合粤东公共卫生中心医院项目方案设计,尝试从总体布局平疫结合、门诊单元平疫结合、住院护理单元平疫结合三个方面考虑了平疫结合的设计[3]。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的胡松借鉴人防“平战结合”的模式从七个方面提出了传染病医院和担任应急救治任务的综合医院建立“平疫结合”的体系及应对方法,包括:预留室外空地为医疗隔离区,提供普通病房改为隔离病房的可能,规范发热和肠道门诊的设计,保证自然通风采光,减少“设计接触性感染”,完善通风、消毒等设备设施,设置一定的医护保障用房等[4]。
综合以上作者观点,总体而言医院建设项目未来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①疫情推动医院建设“平疫结合”。
后疫情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态化发展,医院建筑设计应既能在突发事件中快速反应,又能做到灵活多变、平疫结合、形式多样。
疫情发生之前,医院在设计就医流程时首先考虑的是就医和诊疗的便捷高效性,功能布局和流线设计以应对常规传染病的诊疗工作为主,无法应对突发性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抢救,容易造成院内医患交叉感染。疫情之后,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成为第一要务。医院作为疾病治疗的地方,本来就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疫情的爆发对医院预防感染的标准和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随着疫情常态化发展,大部分大型医院将再造就医流程,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流程将重新设计并固化贯穿到日常诊治工作中。未来的医技流程会充分考虑“平疫结合”,把握门诊防护关,提高医患安全,在确保足够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就医流程更便捷高效。
具体从建筑规划设计方面来看,总平面规划、门诊单元布局、住院护理单元等方面都要考虑“平疫结合”。预留用地,预留场地,灵活场地,不同的通道会增加。在设备设施方面也会进一步完善,比如病房单元预留负压风井,医护走廊与病房之间预留缓冲空间,预留自动流水洗手设施,医辅区预留淋浴更衣空间等等。而这些变化对功能用房面积分布,建筑平面布局,柱网尺寸,建筑形体,设施设备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也直接影响投资的变化。
②疫情推动智慧医院建设加速。
疫情爆发后,受防控措施的影响,线上医疗、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等得到迅速发展。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 等技术的发展,智慧医院建设已迫在眉睫。智慧医院一般包含三个重要内容,即智慧管理、智慧医疗和智慧服务。现在智慧医院建设的内容大多体现在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上,在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和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面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接受和认可。智慧医疗作为智慧医院建设的真正核心内容,主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混合现实全息可视化技术、云计算技术、远程AR 影像融合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与融合,打造智慧医疗解决方案。为医患沟通、查房带教、手术计划、术中影像参考、多学科会诊(MDT)、多终端远程实时交互等工作提供强大助力,能大大提高临床工作效率,有助于医患沟通顺畅,大幅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后疫情时代,如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更灵活、更敏捷、更精益、更专业、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加强医院现代化管理,成为未来医院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未来的医院将围绕智慧管理、智慧医疗和智慧服务全面提升智慧医院建设。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相关设施设备的全面升级对医院建设投资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本文所指前期阶段主要是从方案策划到方案设计阶段,包括概念性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以及工艺流程设计与建筑设计几个阶段。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角度来看,前期阶段是影响医院建设项目的关键因素之一。项目建设单位与咨询单位对项目前期咨询工作是否高度重视、医院功能定位是否明确、医院建设规模是否合理都对投资有很大的影响。
2.1.1 对前期策划工作不重视
项目前期策划阶段包括概念性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阶段,主要工作是提出项目的概念性规划方案,明确项目的定位,项目的建设规模,确定项目的选址和初步建设方案等。医院项目的定位直接影响医院建设的规模和投资。医院的定位是什么级别,服务什么区域,服务什么人群,医院特色学科的发展情况等等,对医院的建设规模和投资都有很大的影响。若项目建设单位和相关咨询单位对项目前期咨询工作不够重视,医院功能定位不明确,医院建设规模没有经过市场调研和论证,这些都会造成建设规模的不稳定和不合理,从而对投资有很大影响。比如前期项目定位不准确,没有科学预测项目建设规模,在设计阶段调整项目定位和建设规模,则可能出现设计规模和投资估算超出批复的情况。
2.1.2 设计方案变动较大,没有在规模的限定下进行限额设计
大多数情况下,设计方案的修改,工程量的变更都是由于项目建议书或者可行性研究阶段等前期论证不够引起的。由于项目单位对前期工作的不重视,在前期策划阶段项目单位没有提出项目的建设需求或者方案要求,在设计阶段根据前期策划阶段的初步方案进行深化设计,无法满足项目单位的需求,从而导致方案变更较大,投资估算偏低包不住。或者设计单位没有根据立项审批的规模和投资估算进行限额设计,过度追求设计方案的效果,出现投资估算偏离较大的情况。
2.1.3 没有结合后疫情时代医院项目的特点和最新政策进行投资估算编制
前期咨询阶段如果没有考虑到后疫情时代医院建设项目的需求变化和特点,仅仅只是参照原有项目进行投资估算编制,容易导致投资估算内容不全。另外,由于项目前期阶段至项目建设完成往往在几年之后,如果投资估算没有结合最新的绿色发展、双碳目标、节能减排等相关政策,没有考虑行业发展趋势,实际建设过程中也很容易会出现投资估算缺项漏项或者金额偏低。
2.2.1 明确项目定位,合理论证项目建设规模
医院项目的定位直接影响医院建设的规模和投资。明确医院的定位需要对医院的现状、区域所在的服务人群、患者的就医需求、现代人的健康理念、项目周边医疗设施情况等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分析。后疫情时代,还要进一步预测医院未来的发展情况,明确项目的动态定位。如近期考虑是500 床规模,10 年或20 年后是否会发展成800 床或1000 床的规模,是否考虑预留后期发展的场地,特殊用房的建设规模是否需要整合考虑等等。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对未来发展的合理预测,确定项目的床位规模。明确床位规模后再根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21),《中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06-2021)等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建设标准分析论证项目用地规模、建筑规模以及各项功能用房规模等需求。规模论证完成后应提交给当地卫生健康管理部门进行审批,作为最终确定医院建设规模的依据。合理的项目定位和建设规模是制定合理的投资控制目标,并确保财政资金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之一。
2.2.2 前做好建设方案的技术论证
建设方案是投资估算的主要依据之一。后疫情时代,医院的总平面规划和建筑方案都要尽可能“平疫结合”。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医院各科室的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初步建设方案等进行技术论证。尤其是后疫情时代,随着设计思路的转变以及“双碳”目标、节能环保政策等政策约束之下,项目的总平面、医技工艺流程、建筑平面、建筑结构、通风空调、机电系统、弱电与智能化系统、信息化系统、物流传输系统、医用气体系统、污物处理系统等各专项方案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需要详细说明各专项工程的初步方案,并科学计算水、电、气、热等用量情况。若条件允许,建议建筑设计单位、医技工艺流程设计单位、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组成建设方案论证小组,共同完成项目建设方案比选和论证工作。只有在建设标准、建设规模的约束和指导之下进行设计,并将医技工艺流程设计和建筑设计完整结合,才能形成合理可行的方案,并论证比选出最优方案。建设方案的稳定性是投资估算稳定和准确的重要前提条件。
续表1 医院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表(示例)
与一般项目比较,医院项目建设内容更为复杂,投资估算内容更多,分类更细,深度要求也更高。医院房屋建筑主要包括急诊、门诊、住院、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用房等。除了住院部之外,每一类建筑内部涉及不同科室,不同医疗专项和系统配置,每栋建筑每一层的人流、物流、车流都会有很大区别,因此,每层的平面布局、房间大小差异会很大。后疫情时代,以上特点会更突出。另外,不同科室不同用房之间的装修差别也很大,如医技放射科、洁净手术室、ICU 病房等房间装修级别高,造价相对较高,而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等区域装修相对简单,造价也偏低,但也有所区别。医院项目中还有一些建筑装饰配件,包括物流运输系统、电梯、无障碍设施、标志系统等等,也会有别于常规建筑。编制人员应充分了解医院项目的特殊性,以及后疫情时代建筑的变化,科学编制投资估算,对工程费进行合理分类并细化,避免投资估算缺项漏项,尽可能减少不可预见因素对投资的影响。此外,在“双碳”目标,绿色低碳建筑,节能环保等政策实施下,不同装修材料、设备之间价格相差大,编制人员应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和材料价格,避免投资估算落后。通常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综合医院类的项目建设投资估算构成如表1。
表1 医院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表(示例)
重视前期方案策划,规模和需求论证,方案技术论证,严格根据立项审批的规模和投资估算进行限额设计。各专项设计应该在投资控制目标下进行。设计方案应同时平衡兼顾好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还要合理平衡优化内部投资的结构。在建筑材料等方面应以投资目标控制为主,在投资控制下尽可能考虑市场主流用材。而在医用设备选择、特殊用房装修等方面应以功能和使用需求为主,兼顾投资控制。
后疫情时代,无论是前期策划还是实际建设,都应以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医院建设项目。一方面是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另一方面是财政资金紧张。如何在有限的财政资金限制下,让医院项目满足“平疫”结合的使用需求,是可行性研究单位、设计单位要长期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