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明 王晓怀,2
1.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2.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5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防治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以气流受限、持续呼吸症状为特征,通常由有害颗粒或气体异常所引起[1]。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290万患者死于COPD,是全世界慢性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居于死亡原因第4位,预计至2030年将会位于第3位[2]。在我国约有1亿COPD患者,患病率约为8.6%,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3]。开展早期筛查,提升健康意识,制定适宜干预措施,降低危险因素,对于该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兰州市COPD的患病情况,并探析其相关危险因素。
1.1 调查对象 以兰州市所管辖的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红古区及兰州新区为一级抽样单位,在每个一级抽样单位中随机选取2个社区医疗机构为二级抽样单位,最后确定12个社区调查点(杨家沟、周家庄、上西园、兰工坪、刘家堡、元台子、四季青、兰棉厂、红古、华龙、中川、彩虹城)。调查时间为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每个社区调查点的样本随机抽取,样本总量及各年龄阶段的设定参考中国COPD患病率调查方法[4]。本次调查研究共发出COPD筛查问卷2800份,回收完整资料2790份,合格率达99.64%,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64.7±5.6)岁,其中男性1436人(51.47%),女性1354人(48.53%)。诊断为COPD 230例,非COPD 2560例。
纳入标准:①中国国籍居民;②12个社区卫生机构进行登记建档;③年龄≥40岁;④兰州市地区居住时间≥1年;⑤被调查对象对本次研究知情。排除标准:①对沙丁胺醇使用过敏及有禁忌者;②高位截瘫者;③精神疾病以及认知障碍者;④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⑤对肺功能检测有不接受、不配合以及禁忌症的人群。调查员为经过统一培训的社区内科医生。
1.2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参照冉丕鑫所设计的COPD筛查问卷,在调查员的指导下进行填写[5]。具体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粉尘接触、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生物燃料的使用、厨房卧室是否分开8部分内容,对于统计后总分大于9分的人员进一步做肺功能检查,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仪器选用MSA99型便携式肺功能仪(江苏德朗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每项指标测3次并取最佳值,当FEV1/FVC<70%时,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调查者吸入沙丁胺醇200滋g,20分钟后再一次测定FEV1/FVC比值,共测3次同时选取最佳值。
根据2013年COPD诊治指南,其中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为该病的诊断标准[6],并且对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胸片、心电图及体格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最终明确诊断,将研究对象依次分为COPD人群和非COPD人群。对于已确诊的患者用呼吸困难量表进一步评估其程度,最后依据2017年版GOLD指南综合评估[7]。
1.3 质量控制标准 本次调查是由肺病科专业人员以及社区机构医护人员所完成,并由专人集中负责调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调查前对所有人员进行严格、统一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内容涉及调查表的填写要求、沟通表达能力及COPD相关知识储备量。肺功能检测由甘肃省中医院肺功能室技师操作,严格按照流程进行。专人负责数据收集、整理,待全部内容核查无误后录入系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用例(%)表示计数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能引起COPD的因素先行单因素分析,并且选出具有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后进行多因素应用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单因素分析 COPD人群和非COPD人群在吸烟、年龄、性别、粉尘接触、呼吸病家族史、生物燃料使用、体重指数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OPD单因素分析[例(%)]
2.2 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年龄、粉尘接触、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生物燃料的使用是导致COP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COP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COPD作为呼吸系统常见的、多发的慢性疾病之一,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是我国重点防治疾病[8]。钟南山院士也指出要重视对该病的早期干预,从而阻断疾病的进一步发展[9]。王川等[10]通过对济南市城区内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人群进行调查,发现该市居民COPD总体患病率为7.6%。吕晓东等[11]通过对浙江省嘉兴市COPD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后,发现该地区总体患病率为13.9%。无锡地区一项关于COPD的调查研究发现,在40岁及以上居民该病的患病率为8.0%[12]。由于地域差异,COPD的发病率也各不相同,本研究统计分析了兰州市部分社区COPD的患病率为8.2%,尽管其低于部分区域数据,但与大致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存在一致性。
续表1
本研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吸烟、年龄、粉尘接触、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生物燃料的使用是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COPD患病率逐步升高,尤以70岁及以上人群最为明显,这可能与脏器功能退化、肺功能下降及小气道阻力增强有关,符合生理机能退化的趋势[13-14]。吸烟是COPD非常明确的病因之一。一方面,吸烟可使支气管上皮纤毛运动产生障碍,从而降低气管的抵抗力,同时也会导致支气管痉挛,加大气道阻力;另一方面,产生的烟雾能造成呼吸道及肺部的炎症,导致COPD的发生[15]。空气中存在的有害颗粒对气管黏膜会产生刺激和细胞毒性作用,当空气中粉尘、烟雾等增多时,COPD的患病率也会明显增加,比如煤尘、金属粉尘、棉花、谷尘及木尘等[16]。兰州地区气候干燥,加之冬季城郊有烧煤炭和秸秆的习惯,因此与本地区COPD的发病率具有密切联系。
相关研究表明[17],家族聚集性及多基因遗传是COPD的典型特点,与患者有关系的各级亲属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此外,共同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可能也在呼吸疾病家族史的发病中有所涉及。使用生物燃料也是COP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8]。生物燃料烹饪会使屋内的PM2.5、PM10浓度升高,吸入的有害颗粒物质可损伤气道黏膜,导致免疫应答,影响肺泡气体交换,最终引起COPD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吸烟、年龄、粉尘接触、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生物燃料的使用等危险因素者进行早诊断、早干预,将会有效降低兰州地区COPD的发病率及其产生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