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课程思政研究

2022-04-22 11:54黄兴国李安芹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思政文明生态

黄兴国 李 爽 李安芹

(扬州市职业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明了方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到专业课程中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学术界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课程思政的研究很少,部分高校学者从学科、专业的角度,较宏观地提出了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比如,华中农业大学的文兰娇、胡伟艳等以自然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为例,围绕自然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分析自然资源大部制改革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环节“道”“法”“器”等方面提升的挑战,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课程思政的融合思路;天津师范大学的冯汝以法学专业课程为例,从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涵、优化教学设计、改进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等方式提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课程思政的融合思路。以上学者更多的是从专业角度,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些融合思路,未选择某一专业课程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选择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的《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为研究对象,重新构建融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课程体系,结合新媒体时代的“微课”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探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理念的系统总结和集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要概括如下:一是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二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三是坚持“两山”理论,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四是坚持生态民生观;五是坚持生态法治观;六是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观;七是生态价值观;八是坚持生态安全观。以上论述科学地回答了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如何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 融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构建

《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是高职高专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习后续《土地整治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核心课程的基础课程,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关性较强。传统《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内容不够丰富,渗透不足,学生很难通过课程的学习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思想意识。通过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分析《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内容,深度挖掘课程体系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对该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全面更新,分为两大模块:自然资源调查和自然自然资源评价。其中,自然资源调查模块分为四个子模块,分别是:自然资源调查概述、自然资源现状(数量)调查、自然资源质量调查、自然资源权属调查;自然资源评价模块分为五个子模块,分别是:土地经济评价、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土地生态评价、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见表1。

表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相关内容

3 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

3.1 “微课”简介。近年来,我国教育界高度重视“微课”建设,教育部每年都在全国高职院校开展“微课”教学比赛工作。“微课”是在新媒体、信息化时代,教师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制作教学视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该系列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开展教学活动,它内容短小精悍,针对性强,适合线下课堂研讨、线上自主学习。

3.2 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改革。为了更好地提升《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将引入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探索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微课”来开展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下面以《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中校企合作项目“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项目”为例来说明教学模式。主要实施步骤包括“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巩固与拓展”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3.2.1 课前准备。本次实训课前2周,教师根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基于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项目的工作流程,将实训内容分成三大部分,分别是“耕地自然质量分计算”、“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计算”和“耕地质量等指数计算及等别划分”。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德育元素,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到该实训内容中,着力引导学生领会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法治观等生态文明建设观点。例如,“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以上习近平的论述都说明既要保护耕地的数量,也要注重耕地的质量及生态环境。

在确定好实训内容后,制作微课视频。微课视频主要为实训项目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每个微课视频应精心制作,保证学生自学效果,时长大约10分钟。微课视频制作完成后,将微课视频、课件及相关资料上传到超星泛雅在线课程平台。教师利用课程网络平台发布任务,让学生在课程平台上预习并参与讨论、测试,教师根据学生测试情况,找出学生学习本次课的知识短板。

3.2.2 课堂实施。将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某班的学生分组,每小组4人。每次课为2个学时,共90分钟。具体实施过程分为梳理课程内容、完成任务、课堂总结三个阶段,具体如下:①梳理课程内容。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在平台的讨论、测试、疑问等情况,对共性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介绍实训项目的背景、目的、意义、数据、成果要求及基本步骤。②完成任务,包括明确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三个部分。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项目情况,明确本次课的具体任务;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任务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各小组的同学进行充分的讨论,得出解决任务的方案。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求各小组组长提出解决任务的方案,并和所有同学共同探讨各解决方案的优缺点,最终确定最优的解决方案;最后为具体的实施方案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各小组在遇到问题时,可自主学习微课视频及相关资料,并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各小组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引导各小组完成任务。③课堂总结。教师对每个小组的任务实施效果进行点评,总结本次实训项目的思路及重难点,并公布每个小组的实训成绩。

3.2.3 课后巩固与拓展。课后,教师将学生课前疑问、课中各小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制作成学习资料,学习资料可以采用微视频、Word或PPT等形式。完成学习资料后,教师将其上传至在线课程平台,供学生课后巩固复习。另外,教师对本次实训项目的知识可进行适度拓展,用于学生课后学习,以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4 结语

进入“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承载着新使命,加强对人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形势刻不容缓,把保护生态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等内容融合到国民教育的体系中,加强对人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科学思想、生态价值理念,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作为高职院校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要深入挖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自觉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到“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教学内容中。专业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要进行创新,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够掌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

猜你喜欢
思政文明生态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请文明演绎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漫说文明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