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生物化学》课程改革初探

2022-04-22 11:54王婷婷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社会化学期

王婷婷

(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于1952年提出的[1]。该理念认为教育活动中应重点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与潜能发挥,在教育过程中,教学中心要由“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即在学习中,学生是主体,知识是由学生“建构”的,教师起引导的辅助作用。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对《生物化学》课程进行了初步改革。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些措施是比较有成效的。

1 框架化学习 保留主干删减支路

《生物化学》课程开设在大一第二学期,为生物学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要求学生用一学期72学时将绝大部分知识完全掌握是不现实的。以往的教学中,学生都反映生物化学难学,知识点很多、很杂,要学的内容很多。一般授课到学期中段,进入动态生物化学内容,就会有一半学生跟不上了,而且越落越远。小知识点都明白,但放到大的知识体系中,建立前后知识的联系就太难了。改革后的《生物化学》课程分为三大部分,对于每一部分各章之间、每一章各节之间的关系,教师要为学生建立整体框架,使得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明显,前后知识的关联也建立起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把握框架,每一章都要求学生绘制框架图或写反思。

随着课程的推进,在老师的引领下以及学生之间相互的学习,他们的整体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课程后期每一张框架图风格各异,但都有清晰的逻辑表达,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建构的方式,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层次划分能力、感知重点能力、逻辑思考能力都在提高。虽然具体的知识讲得少了,但学生站得更高了,能“观全局”,相信未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或备战考研时,他们能在自己建立的框架内,迅速找到“索引”,继续深化学习。

2 增强鼓励反馈机制 为学习注入动力

为什么有些学生不爱学习,却会沉迷网络?换位思考一下,也不难理解。传统形式的学习只有意义感,没有愉悦感,一般人很难坚持。因此,如何让学习变得有趣是关键。这就需要老师“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中,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和谐的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教师应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理解和尊重[2]。教师要将鼓励反馈机制引入到学习中,增强学习的愉悦感,促使学生更主动的投入学习。

《生物化学》课程的鼓励反馈机制包括:平时增强和学生的联系;课上增设习题、抢答、投票等互动;及时批改作业,通过评语进行鼓励;公布积分排行榜等。课程中,教师应主动增强和学生的联系,通过QQ、微信等渠道和学生联系,询问他们对课程的建议、遇到的困难,并对于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课上利用超星学习通,设置习题、抢答、投票等互动环节,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通过评分给予学生反馈。上学期《生物化学》课程一共布置了11次作业、10次分组任务,全班61人,10个组,共评分、写评语771次。每次批改作业几乎都在一周内完成,目的是及时给学生反馈,给他们信心、鼓励,提出继续努力的方向。

3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教学内容,其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培养出来的只是知识蓄积型人才[3]。这样的人才很难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因为他们很难脱离学校环境后继续进行高效率自学。在当前课程内容减少的情况下,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继续学习的需求?那就需要教师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学生才能自主学习,然后实现自我发展。针对不同内容,用不同的学习方法,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实践,慢慢建立一套自己的学习体系,提高学习的能力,应该是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而提高学习能力,需要载体,知识就是载体,是学生可以实践的。只有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才能为未来学生步入社会后持续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的方法是什么?这也是笔者在备课时经常思考的问题。不同知识对应不同的学习方法。上学期,笔者通过自身实践总结出一些可行的学习方法。比如学习概念时,引导学生使用“关键词”法,找到每个概念中最重要的几个关键词,在逻辑上进行辨析,然后组合成一句话,还原为原有的概念。使用这种方法后,学生不再需要完完全全的“死记硬背”了,只需要理解几个关键词,在理解的基础上即可复述。学生的学习负担变小了,而且逻辑上更清晰了,可谓一举两得。此方法在期末考试反映出的效果很明显,学生的名词解释大多没有完全“照搬”课本,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关键词都涵盖了。这说明他们对于知识已经内化了。还有很多通过实践验证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类比关联法,就是把微观的、晦涩难懂的课本知识和宏观的、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做类比和关联,帮助他们理解。每章学习结束后,在学生的复盘反思作业中,也能看到一些学生自创的、巧妙的类比关联,为教师今后的授课提供了素材。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把知识揉进自己的经历去进行类比,这样的学习很深刻,效果也很好。还有一些学习方法,如“前后知识关联”“读图能力”“反向归谬”“以终为始”“去繁就简”等,笔者在备课时会有意添加,上课时引导学生思考其优势,并且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习惯在课上、课下再创新应用。

4 社会化学习营造集体学习氛围

一个课程真正重要的资源是什么?仅仅是知识吗?当然不是。还有传统课堂会忽略的“学习圈子”。对于课程的学习,不应只有独学和向老师学两种,学生个体之间的互相学习同样重要,而且往往效果更好。因为身为同学,他们身上相同的特质更多,更容易找到共同语言,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生物化学》课程中引入了社会化学习。将61位学生随机分成10个小组,组内推举出组长。上学期安排了10次社会化学习,疫情期间要求每组上传学习会议记录、聊天截图等。10个组的完成度各不相同,有的组一开始就非常喜欢,有的组花了一段时间才磨合好。秉承及时鼓励反馈的理念,每次社会化学习,老师会挑出有特色的小组,展示成果。让学生评价,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有些小组是主题很吸引人,讨论学习中的态度、方法等普遍问题;有些小组是非常踏实,通过讨论解决了具体问题。学生返校后,鼓励他们录制小组讨论视频,进行面对面学习。开始大家社会化学习的地点几乎都选在教室,有些拘谨,也有“念稿式”讨论。为了更加直观的展现和比较各组作品,还组织学生观看他们的作品集锦,同样让学生点评,老师再点评,以鼓励为主,同时提一些小建议。学生们慢慢就放开了,状态越来越好。趣味性和知识性都有了,也能看出,他们是在“真讨论、真交流、真学习”。有些作品传递出的情感以及对学习的探究、对老师的感谢,让人非常感动。通过社会化学习,学生活力满满。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逐步交还给他们的结果。

5 总结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都取决于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观念的影响程度[4]。通过课上观察、平时沟通、每章学习效果的学生平时反馈、期末总结反馈以及最后的成绩评定分析,总体来讲,上学期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大部分学生认为《生物化学》课程模式基本能够接受,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但笔者认为达成真正的、系统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仍然任重道远。比如和学生的沟通,应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不要把鼓励变成压力。比如学习方法的融入,应该更加系统化,有讲解和实践。对于社会化学习的引导,也要更加系统,讲求方法。习题的训练还不够突出,未来要加入一些高阶的习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社会化学期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基础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八年级上学期易错题
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第三方高考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