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记者 畅婉洁
截至今年3月,我国有29款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占全球的19%。其中,16款疫苗在境外开展Ⅲ期临床试验,占全球的27%;7款疫苗获得附条件上市或者紧急使用的批准,占全球的21%;2款疫苗纳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占全球的20%。
我国一直实施新冠病毒疫苗全民免费接种策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构建免疫屏障的不可或缺之举,费用保障问题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环节。
据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费用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分担,疫苗支出费用在医保基金可承受范围内。
2021年2月,我国正式启动居民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疫苗采购和接种费用主要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负担,同时,国家医保局临时承担了与企业谈判磋商疫苗采购价格的工作。
据介绍,新冠病毒疫苗的价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居民免费接种疫苗初期,新冠病毒疫苗生产企业少、产能不足,全球范围内供求矛盾非常突出。为降低疫苗价格,国家医保局反复沟通协调国内疫苗生产企业,首轮将灭活疫苗采购价格降到不超过90元/剂,整体低于企业供给国际价格。
此后,国家医保局又多次与疫苗生产企业磋商,推动企业连续降价,先后降至40元/剂、20元/剂左右。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协调生产能力强、供应量大的疫苗生产企业免费提供疫苗6亿剂,促使其履行社会责任。
近期,国家医保局再次组织与企业谈判磋商,新的议定价格降至更低水平。
那么,为了让全民都能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国家花了多少钱?
据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3月31日,我国接种32亿剂次疫苗,疫苗费用1200 余亿元,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分担,疫苗支出费用在医保基金可承受范围内。正是由于疫苗接种资金等方面的保障到位,在世界人口大国中,我国的接种速度最快,覆盖面最广。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结合疫情防控需要,继续做好相应的费用保障工作,服务疫情防控大局。
除了提供费用保障,近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助组,联合部署新一轮全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降价。
要求各省份在2021年连续3次降价的基础上,于4月8日前将公立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单人单检政府指导价下调至每人份不高于28元,多人混检政府指导价下调至每人份不高于8元,确有特殊情况的省份可延至4月30日前降价。
截至目前,全国30个省份已发文下调政府指导价。
吉林、山东、黑龙江等27个省份将单人单检下调至每人份28元。新疆、海南、北京全国最低,分别是每人份25.1元、25元和24.9元。湖南、江西等23个省份将多人混检下调至每人份8元,山东、河北、安徽、内蒙古、广东等5个省份下调至每人份6元,北京下调至每人份不高于5.9元。新疆全国最低,每人份3.5元。
3月14日,浙江嘉兴桐乡市方舱临时接种点,市民有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图/CFP
新的价格政策全部落地实施后,将进一步降低核酸检测费用负担,特别是对检测频率高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及员工减负效果明显。
核酸检测价格中包含医疗服务和耗材成本。本次核酸检测调价,已经是疫情以来国家医保局第四次组织核酸检测价格下调。
疫情初期,各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从无到有,一度存在试剂盒紧缺、排队待检等困难局面,试剂盒价格由生产经营企业自主确定,一度超过200元/个,加上检测技术服务,检测价格达到每人260元以上。
据了解,核酸检测价格能够降低,主要原因有3点。
一是降低核酸检测耗材的价格,包括核酸检测的试剂盒、提取试剂及采样器具。二是医疗服务的成本,经过两年来疫情常态化防控,卫生部门包括医疗机构也在不断完善内部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人工成本降了下来。三是一些检测仪器,通过更大规模检测后摊薄了成本。
随着检测试剂盒生产厂家的增多,供给形势趋缓,各地陆续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专用试剂盒纳入平台采购范围,公开挂网,在阳光采购的基础上,国家医保局持续推进核酸检测降价,目前已有4轮联调。
第一轮是2021年春节期间,价格从120元左右降低到80元左右。
第二轮在2021年夏天,德尔塔病毒流行,广东、江苏等局地疫情有所反弹,医保部门因时而动,进一步将核酸检测价格从80元左右降到60元左右。
第三轮从2021年11月开始,全国31个省份全部将核酸检测价格从60元左右降到不高于40元。
第四轮即本轮,核酸检测价格下降到每人份不高于28元,多人混检政府指导价下调至每人份不高于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