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2022-04-22 01:39田小敏杨忠王逸之顾姗姗
科技风 2022年11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创新实践自动化

田小敏 杨忠 王逸之 顾姗姗

摘 要: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创新实践教育的实施方案,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切实培养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高级应用型人才。为顺利开展创新实践教育,培养具有专业基础扎实、职业素养好、实践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创新型人才,本文从六个方面作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实践教育的具体措施,提升学生创新实践技能,实现高质量人才的有效输出。

关键词:创新实践;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基地;自动化

一、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面临的全球性严峻挑战,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所必须具有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以往对毕业生要求的必备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也有了新的要求。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高校要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1]。应用型高校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而自动化专业面临人才需求较广,该专业育人质量对社会发展和经济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应用型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务院文件要求,积极建设各种资源,努力培养具有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水平高、创新实践能力强的新型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高校自动化专业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独特优势,其定位于服务区域自动化专业和行业的人才需求,可以更好、更透彻地了解当前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能够培养出熟练掌握自动化工程领域基础理论、良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应用型高校作为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应积极寻求发展和变革,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专业性的人才[2-4]。本文以金陵科技学院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作为研究目标,探索出服务地方经济、立足专业培养方案、对接智能控制产业变革的创新实践教育建设方案。

二、应用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教育部对应用型高校的育人质量提出新的要求,但由于缺乏可借鉴的宝贵经验,目前应用型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所示):

(一)学生缺少创新实践意识和经验

目前在校大学生还停留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顺利通过学校考试获得学分的这样一个固定思维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激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不会变换多角度思考问题,也无法将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很好地融入实践当中。目前,用人单位反馈经常出现刚毕业的大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简单的设备不认识不会操作的情况。另外,受传统家庭观念影响,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学生能进一步深造或者找到一个稳定工作,因此,在大四阶段,本该进行毕业实习等工作的学生选择复习考研或者考公考事业单位,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工程实践教育得不到满足,影响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如今大部分高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都是应届博士毕业生,这些高层次人才进校后基本没有经过相关创新教育培训与训练,工程知识储备不足,实践教学经验匮乏,无法很好地对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教育,无法在课堂上生动地引入实际工程教学案例,导致学生对理论和实践的融合缺乏纽带,重理论轻实践,对工程实践领域知识欠缺,也缺乏对社会服务和需求的调查研究,限制了在高校中开展创新实践教育。另外,部分高校开展创新实践教育师资结构不合理,缺乏经验丰富的领军人物,很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缺乏开展创新实践教育的积极性,导致开展创新实践教育效果不佳。

(三)多元化评价体系缺乏

现有的高校学生评价体系主要还是以理论考试为主,即使是实验教学也是以学生复现实验结果为主要考核标准,对于学生在工程实践教育中的学习成果,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评价标准进行考核,这也是导致学生创新意识低、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如果将创新实践教育纳入考核标准可大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育人质量。

(四)课程体系结构需进一步改革完善

自动化专业是一个要求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密切的重要专业,目前课程的设置上前三年主要进行公共通识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会进行毕业实习,中间阶段穿插认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基础实训等实践课程,为保证学生的创新教育学习效果,除了以上传统的实习实训课程外,理论课的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重点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决策、管理等能力,将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各个方面。

三、金陵科技学院开展创新实践教育举措探讨

为确保顺利开展创新实践教育,金陵科技学院积极利用各项资源,探讨合适的实施路径,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应对产业和行业需求,具体实施路径如图2所示: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

金陵科技学院为激发学生创新实践意识,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要求实践教育不少于规定学分,充分保证工程實践教育的开展,同时,学校配备一定的学科竞赛经费,鼓励在校学生踊跃参加各项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为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校还设立了科教融合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拓展眼界,培养其科研思维能力。

(二)鼓励青年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

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是当前青年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为更好地在全校开展创新实践教育,金陵科技学院鼓励青年教师赴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为学校储备更多双师型教师,同时,学校还鼓励企业内的优秀人才申报学校产业教授职位,以上人员组成的创新实践教育师资队伍可以大大提升实践教育质量,学生的眼界并不只局限在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范围,对所学专业的发展动态也及时地了解,为今后创新创业活动指明了方向。

(三)构建“多元开放、螺旋上升”的学生评价体系

对于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素质等方面而言,学生评价必须打破传统“二元对立”的状态,即学生的成绩由教师唯一决定的评价体系。尝试构建“多元开放”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评价的引导性与激励性功能,从以往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延伸到学业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创新实践能力评价等方面。彻底改变教师在学生评价中的主导地位,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

(四)构建基于OBE模式以学生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与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基础,以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能力素质需求为根本,基于OBE教学理念,反推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安排能够支撑矩阵中所列各种能力培养的课程,确定教学内容,以目标达成度为标准评估教学效果。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模式多采用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设计从专业知识体系转变为职业能力素质,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实际工程和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五)搭建三大实践教学平台

本校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采取层次化教学体系,搭建专业实验实训平台、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借助校内实验、校外实训、社会实践,构建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基础性实践课程、综合性实践课程、研究创新性实践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和就业社会适应能力等四层次实践能力。注重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以科学研究为引领,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

(六)加强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为主线,以校企合作办学为载体,校企共同制(修)订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综合素质高、能胜任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以满足智能制造产业需求为目标,以智能制造产业工程应用能力为根本,以用人单位满意度为质量标准,优化课程体系,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与就业模式探索,努力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的应用人才,对于涉及较强工程性背景的课程,邀请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和指导。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组织教师参加行业执业资格考试,努力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结语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高校办学目标,针对目前应用型高校开展创新实践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本文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为顺利开展创新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着重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平台搭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六个方面探讨创新实践教育具体实施方案,有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用人单位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玉秀.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1,12(11):146-147.

[2]孙文,刘俐丽,等.应用型本科高校汽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探索[J].常州工学院学报,2021,34(2):86-91.

[3]于丹,宋晓兵,李迎秋,等.基于OBE的普适性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探析: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2:183-189.

[4]慈玲玲,曲铁华.近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构成比例探析: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2年)的数据验证[J].现代教育管理,2014,9:31-35.

[5]孔治国.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多元化培养路径探究[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21,35(1):61-64.

[6]何岩峰,饶永超,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20,6:186-188.

基金项目:本文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002192004)、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KJB 120003)、金陵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啟动项目(jit-b-201706)、金陵科技学院国基孵化项目(jit-fhxm-2003)、金陵科技学院校级教育教改课题(课程思政专项)项目(KCSZ2019-5)、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项目(2019-R-80918)资助

作者简介:田小敏(1987— ),女,汉族,安徽宣城人,工学博士,金陵科技学院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自动化系讲师,研究方向:分数阶非线性系统分析与控制;杨忠(1968— ),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工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金陵科技学院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研究方向: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光伏发电智能控制、人工智能;王逸之(1986— ),女,汉族,重庆人,工学博士,研究方向:复杂系统建模及仿真;顾姗姗(1986— ),女,汉族,江苏常州人,工学博士,研究方向:组合导航技术。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创新实践自动化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AGV小车在白酒行业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应用
配电室无人职守集控站在京博石化的运用
配电线路运行资料管理自动化的探讨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