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日登
(内蒙古财经大学商务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从年初开始蔓延,全球经济收缩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据IMF推测,世界GDP降幅在3.5%左右,比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明显增大(在可以获得IMF统计数据的1980年以后,到2020年,世界经济创下逆增长纪录的一年只有2009年(-0.1%),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IMF为 -3.5%,World Bank为 -3.7%,OECD为 -3.4%),各国表现出了不同的面貌。美国依靠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在消费的带动下,出现了较快的复苏。欧盟地区以消费为中心,经济反弹。日本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消费恢复缓慢,改善趋势微弱。新兴国家中,我国年初因新冠疫情事态低迷,但此后依靠成功的防疫和生产活动早期正常化等手段,出现了快速复苏的趋势。另外,印度由于高强度封锁措施,经济萎缩幅度更大。东盟国家以电子产品为中心,出口有所改善,但国内需求低迷,如图1所示。
图1 世界经济和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率
新冠疫情突然爆发,国家间移动受到限制,不确定性增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下降,中韩贸易也受到了冲击。中韩两国政府和各界人士相互支援、密切合作,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还深刻诠释了“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的邻里情、朋友义。自古以来,中国与韩国的交流往来非常频繁,目前两国保持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文在寅总统上台以后,将积极恢复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两国领导人达成了共同进军第三国市场的公式。为了加强中韩合作,结合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发表了“新南方政策”和“新北方政策”的提案,“一带一路”和“两新”政策都是因本国经济发展而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外交政策。从两项政策的内容来看,“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创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新南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提出人共同体、双赢繁荣共同体、和平共同体等16项政策。从“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和“新南方政策”的人共同体的角度来看,有相似之处,都是以文化交流、人才交流为重点,加强旅游合作。从“一带一路”倡议的设施联通、贸易创通、资金融通和“新南方政策”双赢繁荣共同体的角度来看,有相似之处。这两个政策都是重视基础设施、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重视文化、基础设施、贸易、投资等方面是中韩两国的共同战略。
在经济上,韩国对我国有很大的依赖,中韩贸易在过去30年间大幅增长,但我国在韩国经济中的份额不断增加,成为韩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根据我国海关总署和韩国贸易协会的数据,1992年两国贸易额仅为64亿美元,到2021年1—10月累计贸易额为2938.9亿美元,增长了约46倍。 2020年中韩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852.6亿美元,同比增长0.3%,我国对韩国出口1125.1亿美元,同比增长1.4%,我国自韩国进口1728.6亿美元,同比下降0.5%。2021年1—10月,进出口总额是2859.5亿美元,同比增长33.5%,我国继续成为韩国的最大贸易国,韩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国、最大进口国和第三大出口国。
为了加快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吸引外国投资,中韩政府高度重视疫情下两国的经济合作,已开始谋划后疫情时代的合作,两国企业界也行动起来,利好消息不断传来。2020年10月,韩国举办了外国人投资周活动。会上,韩国政府部门与外商及外国媒体分别围绕着“新冠疫情后,对韩投资机会和韩国政府支援政策,招商引资重点产业及对投资优惠政策”“韩国数字化转型政策及计划”“疫情转换期韩国投资机遇,包括数字转换,智能大厦管理等事业的发展方向”“美国等跨国企业对韩投资感兴趣的行业”“美国对外投资展望,包括数字、生物制药等新产业投资动向”,“韩国服务行业数字转化方向”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和研讨,如表1所示。
表1 中韩贸易量增加趋势 (单位:亿美元)
时代在不断进步,我国的发展脚步也紧跟时代不断迈进。韩国作为与我国发展密切的国家,也是我国的邻国,两国的利害联系非常密切,任何一方都不可或缺。因此,能否看清两国的发展情况,并总结两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的能力是决定相互贸易是否具有主动权,是能否从两国贸易中获得更大利益的关键。
中韩贸易结构一直保持着双赢的结构,韩国通过向中国提供具有比较优势的高附加值核心中间材料,在韩国主力产业增长的同时,也使中国成功实现了产业升级战略。截至中韩建交30周年的2022年,中国通过产业升级战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强国,围绕中国的贸易环境也在快速变化,中美对先进技术的霸权争夺愈演愈烈。
中韩两国为了加强经济和贸易领域的合作,提出了很多政策和计划。例如,2015年签订的“中韩自贸协定”。签署以来,两国双边贸易的发展程度有所提高。此外,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中韩贸易中似乎提供了更多的帮助。无论是两国之间的文化和资本输出,还是基础设施的完善等,“一带一路”都会带来最大的帮助,将为两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且,韩国的“新南方,新北方”政策不仅将促进韩国和东南亚的合作、韩国和俄罗斯的进一步合作,还将配合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两国的深度合作。
2019年,中日韩自贸区第十五轮谈判会上,三方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规则等重要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取得了积极进展。三方一致同意,在三方共同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取得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水平,纳入高标准规则,打造“RCEP+”的自贸协定。
2020年,中韩FTA第二阶段谈判取得了新的进展。在贸易保护主义蔓延,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加,韩日贸易摩擦无法在短期内消除,韩国对外经贸受阻的情况下,我国作为韩国的主要出口市场,韩国拥有达成第二阶段谈判的强大能力。
2020年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重要纽带,中韩将共同编制《中韩经贸合作联合规划》(2021—2025),提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两国经贸合作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全面发展。未来五年,中韩合作将从世界大变革的高潮转向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合作,优势互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新南方、新北方”政策,共建第三方市场上的产业合作。
建交30年来,中韩关系在多边国际贸易秩序中,通过产业结构的互补与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期以单纯的轻工业及重化工为主,迅速转变为以半导体、显示器等高附加值项目为主。中韩贸易一直保持着互利共赢的结构,韩国通过向我国提供具有比较优势的高附加值核心中间材料,在韩国主力产业增长的同时,也使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升级战略。2022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我国通过产业升级战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强国。我国的贸易环境也在快速变化,中美对高新技术的霸权竞争激烈展开等。因此,重新建设中韩关系的时期即将到来。
1992年,韩国向我国出口钢铁产品、合成树脂和纺织产品,进口植物材料(饲料)和原油,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随着两国产业升级,转向以半导体、显示器、电子计算机等“产业内”为主的贸易形式。我国在商品结构上取得了很大进步,电子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有了很大的增长。随着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变化,各种商品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及增减率也发生了变化,如表2所示。
表2 韩国对华进出口前十位商品
目前,中韩贸易的长期不平衡对两国的经贸关系产生了不利影响,两国应重视这一问题,改善中韩双边贸易环境,推动两国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韩贸易逆差具有特殊性,因此我国产业结构落后于韩国,短期内赶上韩国优势产业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中韩贸易逆差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变化,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对韩出口结构将得到改善,从而缓解贸易逆差。
贸易的发展受到两国政治因素的影响。中韩两国贸易发展过程中,由于不稳定的政治波动,两国贸易经历了诸多考验。中美贸易摩擦和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给中韩贸易带来了冲击。双方应定期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并签署相关协议,确保在双边贸易中遵守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促进跨界行业在巨额亏损中逐利、避弊、促进共同发展。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驱动着全球经济发展,自中韩两国2015年签署“共同进入第三国市场”以来,一直在举办相关的研讨会和论坛,寻求合作方式。特别是我国和韩国政府将“一带一路”和“新北方、新南方”政策从战略上对接意志更加明确,给中韩合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根据上述分析,中韩贸易在过去 30 年间大幅增长,我国在韩国经济中的份额不断增加,成为韩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韩贸易关系越来越密切,中韩贸易具有很大的互补性。近期,中韩贸易结构从单一结构逐渐发展为复合结构,贸易总体呈上升趋势。建交初期以单纯的轻工业及重化工为主,迅速转变为以半导体、显示器等高附加值项目为主。中韩贸易一直保持着互利共赢的结构,韩国通过向我国提供具有比较优势的高附加值核心中间材料,在韩国主力产业增长的同时,使我国也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升级战略。
目前,中韩两国保持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带一路”倡议和“两新”政策都是因本国经济发展而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外交政策,这三个政策都是重视基础设施、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重视文化、基础设施、贸易、投资等方面是中韩的共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