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特厚煤层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优化研究

2022-04-21 04:20黄祖军谢益盛
山西焦煤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风巷浅部圈层

黄祖军,谢益盛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朱仙庄煤矿, 安徽 宿州 234111)

1 工程概况

安徽皖北煤田某矿主采8#和10#煤层,矿井Ⅱ836工作面位于Ⅱ3采区四区段,上邻近Ⅱ834工作面采空区,下邻Ⅱ838工作面(尚未准备)。工作面走向长534 m,倾斜长为164.3 m,煤层倾角为13°~23°,煤层厚度8.2~12.2 m,平均厚度为10.2 m,煤层节理裂隙发育,工作面区域煤层顶板岩层为粉砂岩和中粒砂岩,底板岩层为泥岩和细粒砂岩。

Ⅱ836风巷主要为工作面提供回风和行人需要,巷道沿8#煤层底板掘进,其与上区段采空区间的净煤柱宽度为5.5 m,设计断面为三心拱形,断面尺寸为净宽4.8 m×净高3.5 m,巷内原有支护采用36U型棚+锁腿、锁梁锚索+煤柱帮注浆(水泥浆)的支护方案,具体支护方式见图1.

Ⅱ836风巷采用原有支护方案掘进期间,巷道内每间隔30~50 m布置一组围岩变形监测点,监测断面滞后迎头200 m范围内,2 d观测一次;监测断面滞后迎头200 m后,7 d观测一次。根据2020年1月30日—2020年5月10日的观测结果得出围岩变形曲线,见图2.
图中无点段为该时间段由于现场施工未进行现场观测。分析图2可知,在现有支护方案下,巷道掘出2个月后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量已分别达到365 mm和211 mm,且围岩仍在继续变形,难以满足后期工作面回采需要,故需对现有支护方案进行优化,确保巷道围岩的稳定。

2 多圈层联合支护技术

2.1 支护现状分析

目前巷道支护采用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支护方式,被动支护为36U钢棚,主动支护为锚索梁、锁腿梁及沿空侧注浆,巷道沿煤层底板进行掘进作业,巷道上方为厚煤顶,煤顶平均厚度为6.7 m,且8#煤层为松软煤层,沿空巷道掘进后,围岩在掘进动压影响下,应力重新分布,巷道围岩在上区段和本区段采掘动压扰动下围岩塑性区发育范围大。II836风巷顶板采用5道锚索梁支护,5道锚索梁均锚固在直接顶粉砂岩内,即锚索梁起到悬吊作用,形成悬吊拱,而浅部破碎围岩并未有任何主动方式将其组合在一起,使组合梁与锚索形成拱梁耦合支护。巷道顶板浅部围岩变形能量基本均通过被动支护(36U钢棚)进行释放,这是导致巷道顶板下沉量大的主要原因。

图1 II836风巷现有支护断面图

图2 原有支护下围岩变形曲线图

Ⅱ836风巷掘进期间两帮均采用锁腿梁加固,锁腿梁由3.1 m锚索与锁梁组成,巷道沿空侧采用喷浆封闭+注浆加固的方案;由于巷道两帮为松软煤体,锚索在煤体内的锚固效果差,锚索预紧力难以施加,且由于煤柱仅为5.5 m,巷道掘进期间煤柱基本处于塑性状态,将锚索锚固在沿空侧煤柱内,起不到主动支护效果。另外现场施工时,沿空侧注浆采用水泥浆,水泥浆由于扩散性差,在煤体内难以有效扩散,且注浆钻孔布置存在一定问题。上述问题导致II836风巷掘进期间两帮变形量大。

2.2 多圈层支护技术

针对II836风巷支护现状分析及现有支护下的围岩变形数据,结合众多特厚煤层支护理论[1-4],确定采用多圈层支护技术。该支护技术针对巷道顶板现有主动支护方式单一,浅部破碎围岩基本无主动支护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等排距的锚杆索构建巷道顶板多承载圈的技术思路。一排锚杆和一排锚索间隔布置,相邻锚杆和锚索之间的排距相同,从而充分发挥锚杆和锚索各自的支护能力,避免高预拉力锚索对锚杆造成干扰。同时,锚杆和锚索在巷道顶板2.6 m、8.2 m的层位上分别形成了“浅部基础层”和“深部强化层”。巷道围岩外部采用U型钢支护作为外部承载壳,进而巷道整体支护形成“外部承载壳+浅部承载层+深部锚固层”的多圈层支护,具体支护方案见图3.

图3 巷道围岩多圈层高效支护示意图

巷道浅部围岩采用大锚杆技术,即锚杆以高预紧长锚固技术为基础,确保锚杆锚固在塑性圈或弹性圈内,通过锚杆支护形成高预紧力、厚锚固层的连续梁,具体锚杆支护原理如下:

新型大加固圈:在进行锚杆支护时,尽可能将锚杆锚固在相对稳定的圈层内,以提升其主动支护效果,实现提升围岩自身承载力的目的,加大承载圈的强度和厚度,抵抗应力扰动,具体支护原理见图4. 传统小加固圈支护密度高,但承载层薄,支护效率低,常有安全隐患,新型大加固圈虽然支护密度低,但承载层厚,支护效率高,安全可靠。

图4 新型大加固圈支护原理图

高强厚承载圈支护技术以高预紧长锚固技术为基础[5-8],高预紧长锚固技术可以形成高预紧力、厚锚固层的连续梁,以限制浅部围岩的变形。

2.3 多圈层支护效果模拟

为了解多圈层支护技术实施效果,以Ⅱ836风巷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巷道仅采用锚杆支护和采用锚杆+锚索多圈层两种支护方式时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支护方案下围岩预应力场分布见图5.

图5 不同支护方案下预应力场分布图

由图5可知,当巷道单纯使用锚杆支护时,浅部围岩内形成的压应力为0.14 MPa,当采用多圈层支护时,浅部围岩压应力提高为0.22 MPa,提升57.14%;从图中能够看出锚索锚固效应大幅改善了深部围岩的应力状态。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巷道围岩采用多圈层支护时,巷道顶板稳定性显著提升,围岩应力状态得到优化,有利于沿空巷道围岩稳定。

3 支护优化方案及模拟验证

3.1 支护优化方案

根据Ⅱ836风巷地质赋存条件,结合上述支护现状分析可知,现有支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顶板浅部围岩无主动支护、帮部锚索锚固效果差,根据多圈层支护技术原理,确定支护优化方案如下:

1) 外部承载壳。巷道外部采用36U型棚支护,U型钢棚为三心拱棚(四节棚),棚距600 mm,全断面采用双抗网+金属网+铁背板进行腰背,铁背板间距为300 mm,金属网联网时应扣扣相联。

2) 锁腿、锚索梁。巷道顶部布置5排锁梁,每道锁梁由2根锚杆+1根锚索+1道锁梁组成,锚杆参数d22 mm×2 600 mm,排距为2 200 mm,锚索采用YMS22/9.3-1860型钢绞线锚索,排距为2 200 mm,锁梁采用废旧U型钢加工,锁梁长度为2 500 mm,每根锁梁在两端和中部分别开口,两端开孔用于锚杆支护,中部开孔用于锚索支护,即2根锚杆+中部1根锚索形成一个支护排距。巷道帮部布置两排锁腿梁,第一道锁腿梁在距离底板500 mm处布置,采用YMS22/3.1-1860型钢绞线锚索支护,第二道锁腿在距离底板1 500 mm处布置,采用d22 mm×2 600 mm的高强螺纹钢锚杆支护,两道锁腿梁排距均为1 200 mm. 巷道锁梁、锁腿的锚索预紧力不小于30 kN,锚杆预紧扭矩不小于200 N·m.

3) 煤柱帮注浆。布置2排注浆锚杆,间距1 500 mm,排距1 800 mm,优化注浆材料为水泥+外加剂,配比比例为水∶(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加剂)=0.5∶(0.85+0.15),外加剂的主要作用为细化水泥水化后的颗粒,利于水泥浆在煤体内的扩散,

注浆管采用d25 mm×2 500 mm的注浆花管,第一排注浆花管布置在距底板300 mm的位置处,注浆孔间排距1 500 mm×1 800 mm,煤柱帮喷浆喷砼强度为C20,厚度为100 mm,喷浆结束后即可进行注浆作业。采用两循环实施注浆,每循环排距为3 600 mm,终孔注浆压力为2~3 MPa.

Ⅱ836风巷优化后支护方案见图6.

3.2 模拟验证

为分析Ⅱ836风巷支护优化方案的可行性,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数值模型,模型长180 m×宽100 m×高37.5 m,固定模型底边垂直及两侧边的水平位移,设置模型侧压系数为1.2,为方便研究,将II836风巷三心拱形断面,简化为半圆拱形,断面尺寸相同[9-10],数值模型力学模型图见图7.

根据8#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报告及陷落柱内充填物的具体情况,确定模型中各岩层的力学参数见表1.

基于模拟结果,得出采用优化方案后巷道掘进期间围岩变形曲线,见图8.

图6 优化后支护断面示意图

图7 数值模拟力学模型图

图8 模拟围岩变形曲线图

表1 8#煤层顶底板岩层物理力学参数表

分析图8可知,巷道采用多圈层支护优化方案后,掘进期间顶板下沉量和底板鼓起量分别为0.111 m和0.052 mm,实体煤帮和煤柱帮移近量分别为0.05 mm和0.056 mm,围岩变形量相较于原支护方案大幅下降。据此可知,优化后多圈层支护方案能够保障围岩稳定性。

4 结 论

1) Ⅱ836风巷原有支护方案下围岩变形量大的主要原因为:顶板浅部破碎围岩无主动支护,两帮锚索锚固在煤体内锚固效果差,沿空侧注浆材料选用不合理。

2) 多圈层支护技术通过“外部承载壳+浅部承载层+深部锚固层”的组合支护来保障巷道围岩的稳定,巷道采用多圈层支护时,顶板稳定性显著提升,围岩应力状态得到优化,有利于沿空巷道围岩稳定。

3) 根据Ⅱ836风巷原支护存在的问题及多圈层支护技术,设计优化为:36U型钢棚(棚距600 mm)+顶部5道锁梁(2根锚杆+1根锚索+1根锁梁为一组,排距2 200 mm)+帮部两道锁腿(底角采用锚索锁腿,巷帮采用锚杆锁棚,排距1 500 mm)的多圈层支护方案。数值模拟验证可知,巷道采用多圈层支护技术后,围岩变形量大幅降低,支护方案能够保障围岩稳定。

猜你喜欢
风巷浅部圈层
更 正 声 明
内蒙古巴林左旗白音诺尔矿田腰尔压锡矿浅部标志带特征及成矿预测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期间通风系统调整技术实践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顶板裂隙带与上隅角瓦斯抽采实践研究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Y型通风综采面运巷与风巷合理配风比研究
新汶矿区构造复杂区域煤层赋存探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