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 旋 阳玉香
(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南·衡阳)
[提要] 本文首先从返乡农民工的个体特征、创业特征和创业感知三个维度,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其次从创业行动困境、创业绩效困境和创业升级困境三个维度考察返乡农民工创业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从创业环境、创业保障、创业培训和创业融资四个视角提出政策建议,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提升返乡农民工创业效率,让返乡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短期内给中国经济运行带来较大挑战,当前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出现农民工返乡潮。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与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创业问题成为政策制定者和学者普遍关注的焦点。返乡农民工创业不但可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还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但是,返乡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经常遭受到一些制度性歧视和非制度性约束,从而影响其创业热情和创业质量。返乡农民工面临哪些创业困境,返乡农民工创业效率如何提升,分析这些问题有利于返乡农民工更好地开展创业活动、提升创业绩效,有利于返乡农民工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因此,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返乡农民工创业困境与效率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以湖南衡阳返乡创业农民工为调查对象,访谈返乡创业农民工120 人,他们都是在户口所在地以外地区工作后,返乡开展创业活动。通过访谈,了解返乡创业农民工个体特征、创业特征和影响创业决策的因素,以及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遭遇的创业困境,并探讨如何提升返乡农民工创业效率。
(一)返乡创业农民工的个体特征。由表1 可知返乡创业农民工的个体特征。从性别来看,男性78 人,占比65%;女性42 人,占比35%。性别差异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有显著影响,男性较女性而言,可能更富有冒险精神,社会资源也更为丰富,因此男性较女性更可能开展创业活动。从年龄来看,35 岁以下者 62 人,占比 51.67%;35~50 岁 33 人,占比27.5%;50 岁以上者25 人,占比20.83%。年龄差异对返乡农民工创业也有重要影响,年轻人较年老者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更强,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创新创业的意愿更强,更愿意也更有能力承担创业风险,因此青年人较老年人更可能开展创业活动。从学历来看,接受初中及以下教育者69 人,占比57.50%;接受高中教育者40 人,占比33.33%;接受大学教育者11 人,占比9.17%。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比最大,超过半数,这说明返乡创业农民工整体的学历并不高。这可能是因为学历越低,越难在流入地找到体面、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因此为了生计的需要,低学历者更可能返乡开展创业活动。总而言之,返乡创业农民工是以初中及以下学历的青年男性为主。(表1)
表1 返乡创业农民工个体特征一览表
(二)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创业特征。由表2 可知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创业特征。本文将以就业谋生和改善生活的自雇式创业定义为生存型创业;将创建现代企业、且雇佣8 名及以上员工的创业定义为发展型创业。从创业类型来看,生存型创业者107 人,占比89.17%;发展型创业者13 人,占比10.83%。返乡农民工因自身的文化程度较低,社会资源非常有限,创业能力也不足,很难进行发展型创业,他们大多为生活所迫,从事市场壁垒低、技能要求低的低端行业,以就业谋生的生存型创业为主。流动人口返乡创业区位选择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反过来返乡创业区位选择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水平,同时也会影响创业项目本身的发展,合适的创业区位有助于创业活动的开展。将返乡农民工创业区位分为乡村、县城和市区三个层次。从表2 可知,有42 人选择在乡村创业,占比35%;有46 人选择在县城创业,占比38.33%;在市区创业的有32 人,占比26.67%。这表明返乡创业者大多乡土情结深厚,接近3/4 的返乡农民工选择在乡村或县城创业。返乡农民工充分发挥自身在流入地所学的各种专业技术与技能开展创业活动,改变了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的单一经济模式,实现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将返乡农民工创业行业分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层次。从表2 可知,有28 人创业行业选择农业,以种植和养殖为主,占比23.33%;有40 人选择在工业创业,主要是加工制造业,占比33.33%;选择在服务业创业的有52 人,主要是餐饮和销售行业,占比43.33%。返乡农民工创业行业的选择较为分散,且与其在流入地从事的行业紧密相关,由于自身技能的约束,返乡农民工大多选择技术含量低、创业门槛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有超过3/4 的返乡农民工选择在非农行业创业,这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渐趋于优化。(表2)
表2 返乡创业农民工创业特征一览表
(三)返乡创业农民工对创业的感知。表3 是返乡创业农民工对创业的感知,从创业动机、创业政策和创业满意度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创业动机是创业者发现创业机会、开展创业活动和获取创业资源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根据人口迁徙的“推拉理论”,从“推力”和“拉力”两个角度来解释流动人口返乡创业的动机,一方面是城市对农民工歧视排斥,农民工在流入地生计艰难,而且受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经济不景气,农民工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流入地的生活压力陡增,这些因素是促使农民工离开流入地的推力,是消极因素;另一方面是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家乡的发展前景更广,农民工为谋求自身发展,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满足照顾家庭需要,这些因素是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拉力,是积极因素。从表3 可知,有68 人返乡创业主要是基于家乡发展的拉力,占比56.67%;有52 人返乡创业主要是基于流入地生活窘境的推力,占比43.33%。这表明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家乡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同时也反映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农民工外出就业的负面影响在扩大,迫使更多的农民工返回家乡创业。从表3 可知返乡农民工对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只有24 人表示对创业政策了解,占比仅为20%;表示一般和不了解的分别为46 人和50 人,占比分别为38.33%和41.67%。这表明大部分返乡创业者对创业政策不甚了解,政府在创业信息和创业服务方面需加大工作力度,让更多返乡农民工知晓创业的相关政策,将创业政策用足用活,吸引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提升创业效率。返乡农民工对其创业活动的满意度,只有21 人表示满意,占比17.5%;42 人对自己的创业成果满意度为一般,占比35%;对创业成果表示不满意者57 人,占比高达47.5%。这表明返乡农民工创业满意度较低,创业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分析返乡农民工面临的创业困境,并探寻解决之策,以提升其创业满意度。(表3)
表3 返乡创业农民工对创业的感知一览表
返乡农民工创业困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创业行动困境。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由于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能和资金,并对市场经济及企业运作有所了解,他们表现出强烈的创业意愿,但创业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的复杂活动,农民工从有创业意愿到真正开展创业行为,还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形成显著的“意愿-行为缺口”。返乡农民工因自身素质较低,他们在外出务工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和知识技能,但他们多为基层的普通员工,所能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信息资源非常有限,且他们大多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和培训,自身的创业能力不足,很难及时发现和把握创业机遇。返乡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有大量的资金需求,而外出务工期间他们自身所积累的资金非常有限,创业活动受到资金匮乏的制约,而且他们很难从银行获得融资支持,政府的创业政策性贷款和财政帮扶资金也极少,加之农村的基础设施较差,创业环境不佳,这一切都使得返乡农民工在创业行动上困难重重。
(二)创业绩效困境。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显著的负选择效应,即创业能力较弱的返乡农民工更容易选择创业,因为个体的能力越强,比如受教育程度越高、工作经验越丰富,越容易找到收入较高且稳定的工作,从而创业的机会成本就越高,因此开展创业活动的可能性就越低。同时,创业对返乡农民工的收入效应具有异质性,即不创业者创业时收入提升幅度较创业者更大,这是因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决策存在负向选择效应,创业者若没有经过选择过程,而是随机产生的话,会比当前创业者的收入水平更高。因此,从总体来看,返乡农民工创业对其收入的提升作用有限,存在显著的创业绩效困境。
(三)创业升级困境。返乡农民工创业多数是以就业谋生、生活改善为目的的生存型创业,而以成长谋利、创建现代企业为目的的发展型创业较少。在现实生活中,生存型创业虽然会对一国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产生一些作用,但发展型创业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创造的作用更大,创新能力更强,而且发展型企业存活周期较长,生命力较旺盛,社会影响力也较大。当前返乡农民工生存型创业的比例较大,发展型创业比例较低,这非常不利于返乡农民工创业积极作用的发挥。但是,生存型创业要升级到发展型创业,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制约因素主要来自创业者自身能力和创业社会环境两个方面,一方面返乡农民工缺乏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且创造性整合资源的能力也不足,这是制约返乡农民工创业升级的内在因素;另一方面创业融资与创业用地困难,创业信息和创业政策不公开透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创业外部社会环境不佳,这是制约返乡农民工创业升级的外部因素。正是因为这一系列制约因素的存在,使返乡农民工存在创业升级困境。
新冠肺炎疫情对返乡农民工创业产生了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为了提升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激情和创业效率,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发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推动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发挥作用,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推进返乡农民工创业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从以下四个角度来探讨返乡农民工创业效率的提升:
(一)营造返乡农民工创业良好环境。良好的创业环境能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提高创业效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推介创业成功经验,增强返乡农民工创业信心,激励他们勇于前行;其次,要因地制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服务提量又提质,让返乡农民工及其家人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最后,政府可以联合企业共同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并给予入园的返乡农民工一定指导与补贴,帮助他们解决创业中的实际问题。
(二)构建返乡农民工创业保障机制。首先,政府部门要给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优惠的政策体系,优化返乡农民工创业相关注册审批流程,遵循“非禁即入”原则,放宽相关限制,在税费上给予适当减免,将各种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用活用好,从而降低返乡农民工创业成本。其次,地方政府需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开辟特殊通道,为其提供创业信息、创业指导和创业咨询,允许返乡农民工进行非正规创业和季节性经营,全面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最后,政府和社会要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政府要为返乡农民工社保的续保和转接提供便利,让他们能更好地享受社会保障;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社会保险,以降低创业风险。
(三)完善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体系。政府、社会和返乡农民工都应充分重视人力资本提升在创业中的重要性,当前要求返乡农民工再返回校园接受正规学校教育是不现实的,接受培训是提升其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一全新形势对创业者提出了全新要求,返乡农民工需接受系统的创业培训,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政府要增加财政投入,加大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力度,让大多数返乡农民工都能接受系统的创业培训,以提升返乡农民工创业综合素质,帮助他们顺利开展创业活动。
(四)扩展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渠道。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他们自身的积蓄非常有限,为了推进返乡农民工创业活动的开展,扩展创业融资渠道极为关键。政府一方面可加大财政投入,推行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贴息制度;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从而减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资金压力。金融机构可以创新工作方式,比如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联保贷款制度,扩宽贷款覆盖面和信贷额度,既可为自己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又可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扩展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