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调查

2022-04-21 03:31邱嘉琪胡奕纯於凯乐马忠民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校园绿色大学生

□文/邱嘉琪 胡奕纯 於凯乐 马忠民

(徐州工程学院金融学院 江苏·徐州)

[提要]“十四五”发展目标以及2035 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广泛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富有创新的群体,其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趋势。本文以徐州高校大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当前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现状,分析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中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培育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策略。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推动构建绿色经济体系,要着力推动循环、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十四五”发展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全面践行循环、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碳足迹,降低碳排放。绿色低碳生活是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基础,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富有创新的群体,具有较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推动生活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创建绿色校园,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生活体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今后大学生走向社会推行绿色低碳生活具有引领作用,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绿色低碳消费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通过对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其绿色低碳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培育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策略,对于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价值。

一、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问卷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本次调研对象是徐州高校在校大学生,涉及徐州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问卷调查从在校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理念的了解程度及他们日常生活习惯方式两个角度进行。问卷采用网上交流方式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了125 份问卷,回收问卷125 份,回收率100%。经筛选后排除部分无效问卷,有效问卷124 份,有效率为99.2%。调查由大一到大四四个年级的学生共同完成,大一占27.42%,大二占11.29%,大三占57.26%,大四占4.03%,虽然大二、大四学生占比较少,但都有所涉及,样本面较广,研究具有一定合理性。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低碳理念认知程度与了解途径。在这个信息传播速度较快的时代,大部分大学生对于“低碳”一词并不陌生,只是对其真正含义的认知还有所偏差。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低碳理念的了解途径主要来源于网络,所占比例为58.87%,其次为电视和广播,占比为37.10%。(图1)

图1 大学生了解低碳理念途径统计图

2、大学生对校园环境满意程度。调查显示,60.48%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校园环境基本满意,但离低碳生活标准还有距离并持积极态度;20.97%的人很满意目前校园环境,校内绿化设施完善且有低碳发展趋势;剩下18.55%的人觉得校园环境很糟糕不满意。由此可见,大部分学校学生认为仍需进一步完善绿化设施,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图2)

图2 大学生对目前校园环境满意程度占比统计图

3、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态度。调查显示,79.84%的大学生对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非常支持,但还存在一些不理解的现象。可见绿色低碳生活的宣传还不是很到位,需要继续加强推广。低碳意识容易有,但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仍然有一定难度,大部分学生表示会尽量坚持做到,潜意识逐步影响行为,最后实现最终目标。(图3)

图3 大学生对绿色低碳生活的态度占比统计图

4、大学生日常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着装与清洗方面,调查显示,42.78%的学生都会选择简约大方的绿色低碳着装,当然也有一些学生追求个性的喜欢较为繁冗复杂的衣服,占比6.01%。在面料方面,51.21%的大学生都会选择纯棉质地,但其实大麻纤维、竹纤维、亚麻这些材质比棉都更为环保,这是许多大学生包括社会群体都比较欠缺的知识。在衣服洗涤方面,78.78%的大学生选择机洗。而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平均用手洗代替一次机洗可以减排0.26 千克碳,而全国所有的洗衣机每月少用一次,则一年可减排55 万吨碳。可见,低碳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有许多不曾注意但需要注意的细节。

吃食方面调查了外卖、一次性餐具使用、“光盘行动”情况。调查显示,35.48%的人经常点外卖,63.71%的人偶尔会点,仅0.81%的人从不点外卖。41.13%的人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57.26%的人偶尔使用,仅1.61%的人从不使用。“光盘行动”调查显示,经常做到的仅占12.11%。点外卖这种方式现今非常受大家喜爱与追捧,而外卖商家往往附赠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筷子使用比较频繁。铺张浪费的严重,导致碳排放反增不减。

购物袋的使用与日常垃圾处理习惯方面。调查显示,大学生中62.1%的在购物时仍然选用一次性塑料袋装置物品,而习惯自带环保袋去购物的人占少数,仅28.23%。生活中还要做到垃圾分类,大学生中仍有小部分人还未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从不进行垃圾分类,大部分人偶尔会想起进行垃圾分类,占比64.52%,仅18.55%的人能经常保持垃圾随时分类的好习惯。

出行方面,61.32%的大学生选择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出行,选择骑自行车、步行的占18.76%,也有17.1%的人选择私家车来代步。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往往较高,如果经常驾驶的话将增加碳排放量。所以,在旅行、出行方面提倡步行和骑自行车。在旅行中的低碳生活调查显示,一次性餐具、喝瓶装水的占76.32%,自备水具、筷子的占23.68%;途中回收废弃物,尽量不在景区留下“痕迹”的仅占19.31%,没有注意到这个习惯以及“留痕”的占比高达80.69%。

二、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绿色低碳生活意识需要提升。绿色低碳一词的意思在当今大学生心中较为表面。大学生对于低碳一词多多少少听说过甚至接触过,但只有极少数人比较清楚低碳的真正含义。这说明大学生的绿色低碳意识较为薄弱。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大学生对于了解它的途径较为缺乏,大部分人都只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期刊或者互联网粗略了解,而在学校的课堂上老师对此的普及并不是很多甚至几乎没有,这就造成许多学生低碳意识严重匮乏;二是仍有一些学生认为绿色低碳与生活关系不大,只是政府的事务范围。这都是宣传教育力度不大导致绿色低碳意识薄弱所造成的“偏论”。因此,需要在低碳意识培养这方面着手宣传。

(二)以“半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为主。在对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观的调研当中,许多大学生关于“绿色低碳”的思想和行为都有所相悖,即只有意识却没有行动的“半绿色低碳”方式。这类人有一定的绿色低碳意识,但是受过去行为惯性的影响,还是习惯保持原有的生活状态而不能切实履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调查显示,实践绿色低碳行为常会与个人生活的便利及利益造成短期之内或大或小的冲突,这也是阻碍当今时代“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调查显示的外卖现象泛滥、一次性筷子使用频繁,同时大部分人还是会一如既往使用超市提供的一次性塑料袋放置物品而不是绿色低碳生活所倡导的环保袋等,这些生活习惯也许在一定意义上获得了一些便利,但它产生的不良影响却将是长期的。

(三)绿色低碳校园氛围不足。校园内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不足,植被面积数量和质量不够,声控、光控LED 节能灯使用少;采暖、制冷能源仍以电能为主,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使用不足;“无纸化教学”如教学过程中对纸质书本的使用、纸质作业的布置等仍存在不足,数字化、电子化教学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学校食堂饭餐口味单调、品种不足、人均食堂餐厅就餐率不高,外出就餐与外卖的频率较高;废弃电子件如废旧电池、手机电池、备用件、坏手机等的无害化处理需要加强;校园内交通设计,对“步行交通”设置不足,课程中绿色低碳教育、绿色低碳消费管理不足,等等。由于学校层面绿色低碳校园氛围彰显不足,软硬件设施没有跟上绿色低碳校园要求,并且做出表率,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

三、培育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策略

(一)加大绿色低碳生活宣传力度。由于许多高校的绿色低碳宣传仅仅是喊口号、走形式,没有切实有效的行动,学生参与程度不够,没有针对性,因此各大高校应该考虑把绿色低碳知识普及作为学生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这样才能使得每个学生都清楚地理解“绿色低碳”生活的真正内涵。可以通过校园网、学校出版物、学校广播站和学校宣传窗口设置专门的一栏,就低碳生活理念进行相关介绍;开展“绿色低碳经济与生活”的系列讲座,提高大学生的绿色低碳消费鉴别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绿色低碳环境保护”的发展理念,展示由于人们生活中浪费等现象造成的地球环境气候变化,借此提出实施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宣扬绿色低碳文化,全面多方位地开展绿色低碳生活宣传,不断提高大学生对于绿色低碳的认识,提高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的责任感。

(二)开展“五个一”活动,争做“绿色达人”。积极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一分钱”的绿色低碳生活的“五个一”活动。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争做“绿色达人”,践行“五个一”,注重大学生绿色消费习惯养成的每一个环节,“节”尽所“能”。教室不用时要随手关灯、关风扇、关空调,能不用的空调、风扇就不用,保持自然通风。节约纸张,减少单面纸张使用;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不用瓶装水;倡导“步行交通”,减少使用的电动车,步行到教室。实行“光盘行动”,节约粮食、杜绝铺张浪费,不带食品进课堂;注意热水器与空调使用的时长与频率,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把绿色低碳意愿转化为绿色低碳行为,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绿色低碳生活实践,投身绿色课堂、绿色宿舍、绿色班级、绿色校园创建中,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大学生应有的贡献。

(三)培养绿色低碳素养,改变生活陋习。大学生绿色素养、绿色行为的培养是绿色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价值观对绿色行为有正向影响,要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观,要让低碳意识潜移默化进大学生一举一动中,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生活体系。大学生平时出行要尽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用步行、自行车、公交等代替。要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去食堂吃饭时自带餐盒,干净又卫生,减少外卖点餐,增加校食堂就餐率;不随地乱扔垃圾,将垃圾分类放置,避免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合理消费,杜绝攀比心理;废旧书籍增加二次循环使用率,不能穿的衣物捐给贫困地区,而不是直接扔掉。外出购物时自带环保袋,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选购衣物时尽量选择低碳装,选择使用环保面料、设计简约大方的服装,百搭又经典的款式。洗涤衣物,尽量减少机洗,使用低磷或者无磷洗衣粉。

(四)营造浓厚的绿色低碳生活氛围。从学校层面,还要注重塑造绿色低碳氛围,塑造绿色校风,做好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引领。首先,学校要在校园内大力推行绿色低碳技术。如,加大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在校园中的使用比重;完善教室综合照明系统,科学合理地安装照明;使用声、光等智能控制系统智能调节校园照明;加大植被面积数量和质量;设置“步行空间”,推行“步行交通”,减少电瓶车、汽车使用,提高自行车使用率;设置科学的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点,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让大学生做到精准分类,校园的卫生清理上使用回收的雨水。其次,在管理考核机制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教学、实验、行政办公室、学生宿舍、水电等公共场所制定绿色低碳管理办法,把绿色低碳教育纳入年度计划与考核中,教育大学生在校园、家庭、社会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以及践行方法。最后,要加强个人绿色低碳消费管理,组建大学生绿色低碳组织,发挥学生社团在高校低碳校园建设中的作用,利用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丰富绿色低碳课外活动,共同构建学校绿色低碳文化,营造浓厚的绿色低碳生活氛围。

综上,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推动生活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创建绿色校园,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生活体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今后大学生走向社会推行绿色低碳生活具有引领作用,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绿色低碳消费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大学生日常生活方式,发现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意识需要提升,以“半低碳”生活方式为主,绿色低碳校园氛围不足,为此要采取综合策略,开展“五个一”活动,争做“绿色达人”,“节”尽所“能”,不断创新培育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为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做出大学生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校园绿色大学生
绿色低碳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