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苏家埠大捷,是1932年3月下旬至5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中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此战历时48天,堪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战史上规模最大、歼敌最多、缴获武器最丰富、损失最小的大胜仗。红四方面军在皖西地区的胜利,创建了鄂豫皖苏区红军创建以来的空前大捷,不仅开辟和解放了淠河以东广大苏区地区,也标志着蒋介石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的第三次“围剿”尚未开展便被彻底击溃。这次战役所创造的“围点打援”战略战术史无前例,使其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战史留名,成为我国国防大学、美国西点军校等世界著名军事院校教科书中的经典案例。
当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围剿”落败后,随即又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始了第三次“围剿”,蒋介石调动嫡系部队15个师、约10万人,于11月上旬陆续集结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周边。
1931年1月,原活动于赣鄂边界的蔡申熙领导的红十五军与红一军在豫东南会合,组成红四军,军长邝继勋(后为徐向前),政委余笃山(后为曾中生)。红四军经过多次反“围剿”战斗,队伍迅速扩大。为了粉碎蒋介石的第三次“围剿”,1931年11月7日,中革军委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它也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红四方面军共约三万人,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下辖两个军:红四军,军长徐向前(兼);红二十五军,军长邝继勋。
面对蒋介石的嫡系“围剿”部队,年轻稚嫩的红四方面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分析并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以三次“围点打援”战术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知己知彼扬长避短
1931年底,蒋介石集结嫡系部队围绕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第十二、第五十八、第四十五师在豫东地区;第四十六、第五十五、第五十七、第七师在皖西地区;第三十、第三十一、第三十三、第六十九、第四十四、第十三、第四十八师在鄂东地区;在武汉的第四十一师和南京警卫师与在信阳的第二十路军也呼应“围剿”之势。
1931年11月10日至12月22日,红四方面军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法,歼灭黄安守敌1.5万余人,活捉敌守城指挥官——国民党第六十九师师长赵冠英,并缴获各种枪支七千余件、迫击炮十余门,多次击溃由宋埠、黄陂等处来援的各路敌军。所谓“围点打援”的战术,是指抽出部分兵力围困据点,后再使用主力部队来打击救援据点的援军。这次小战役的胜利,鼓舞了根据地军民反“围剿”的革命斗志,黄安县改为红安县,以纪念这场战役大捷。黄安大捷不久,红四方面军再次使用“围点打援”战法,在1932年1月发动商城、潢川战役(商潢战役),击败敌军3个师1个旅,歼灭敌军3个团3个营。
红四方面军在短时间内连续夺取黄安战役和商潢战役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也给敌人以极大震慑。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决定乘胜追击,东进皖西,连续作战,继续打击盘踞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边缘的六安、霍山、苏家埠等地的敌第四十六师。1932年3月,皖西六安、霍山地区的敌第四十六师第一三六、第一三七、第一三八旅,敌第五十五师第一六三旅,警备第一、第二旅,共12个团的兵力从六安至霍山沿淠河东岸呈一字蛇阵,企图阻止红军向东发展。3月20日,总指挥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第十师、第十一师同第七十三师在独山镇会面。根据侦查员的情报,总指挥部详细分析敌人的具体部署:敌第四十六师师部率领第一三七旅第二七三团、敌警备第二旅1个团、敌第五十五师第一六三旅驻守六安县城;第一三七旅旅部及所属第二七四团驻守马家庵;敌警备第二旅的另1个团驻守韩摆渡;敌第一三八旅旅部及下辖的第二七五团和第二七六团、第一三六旅旅部及所属第二七二团驻扎在苏家埠;苏家埠以南地区青山店,驻扎有敌第一三六旅第二七一团;霍山地区驻有敌警备第一旅;此外,敌第五十五师的另外两个旅、第五十七师、第七师尚分布在合肥、潜山、蚌埠等地,这些敌人距离六安、霍山较远,淠河一带敌人后方空隙较大。
红四方面军首长因势而谋,分析敌情后认为,敌人沿淠河一带从霍山到六安所布设的防线中,苏家埠与其北面的韩摆渡、南面的青山店同为敌人防堵红四方面军东进、进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前沿据点,这3个据点的共同特点是寨高沟深、工事坚固。凭借这些据点,敌人进攻时可能就有可靠的依托,在进攻失利转为防御时可以在这些地方固守待援。而这些据点,尤其是苏家埠對红四方面军东进以扩大革命根据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和绊脚石。
经过反复的考量和研究,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认为,对于我军来说既无攻坚作战经验,又十分缺乏攻坚作战的技术装备,如果采取强攻,非但不易达到拔点作战的目的,而且因为敌军互相支援,我军攻城部队随时有可能遭到敌人的背后袭击,一旦敌人里外夹击、南北对进,则我红四方面军必将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如此一来,红四方面军难以东进皖西,就连扩大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计划也将化为泡影,并且将带来革命力量的巨大损失。
因此,强攻不行,只能智取。徐向前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的领导们经过深思熟虑后果断决定,再次使用“围点打援”战法,既能扬长避短发挥红军善于野战歼敌的特长,又能避开红军攻城经验不足和技术装备少的弱点。
狭路相逢围而打击
在黄安战役和商潢战役中,“围点打援”战术被红四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运用得当,对红军来说,这个战术可以称得上驾轻就熟了。但敌人在连续吃了两次亏后,对这一战法十分警觉,对红军来说,想要再次用同样的方法引诱敌人上钩不像先前那么容易了。可以这样说,如果红军再次围困敌人的据点,敌人可能不会再来救援,如此一来,“围点打援”的计划就只围了“点”而打不到“援”,战术只能说实现了一半,整个战役计划就会化为泡影。因此,对于红军来说,要使“围点打援”再次奏效,重点是选择一个敌人必援之地来作为“围而打击”的对象。
红四方面军的首长们在考察皖西地区各战略据点后,认为苏家埠是最优选择。苏家埠不仅是敌人进攻皖西革命根据地重要的前沿据点,而且从敌人的整个战役布势来看,苏家埠是敌人从六安到霍山所布设的一字长蛇阵的枢纽,敌第四十六师的主力就驻扎在此。敌人一旦失去苏家埠,就意味着这条沿淠河从北到南的一字长蛇阵被拦腰截断了,如此一来,敌人不但首尾不可相顾,也将失去进攻皖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前进据点。并且,失去苏家埠以后,盘踞在六安、霍山、舒城等地的敌人将受到红军的直接威胁,而且就连驻扎在合肥的敌人也会惶惶不可终日。因此,如果红军出兵围攻苏家埠,就会迫使六安、霍山、合肥的敌人不得不出来援救,红军便可抓住机会,发挥围歼战的特长,在运动中歼灭援敌,一举两得。
根据上述分析判断,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决定发起苏家埠战役。在总指挥部召开的作战会议上,徐向前胸有成竹地向大家宣布作战部署:方面军决心以地方武装先在西面袭击迷惑敌人,方面军主力则东渡淠河,从敌人侧后分割包围苏家埠、青山店、韩摆渡等地的敌人,然后伺机消灭由六安、霍山方向来的援敌。具体的兵力部署如下:以第七十三师和霍山独立团围攻青山店,并准备阻击由霍山出援的敌人;以第十师包围苏家埠,如果苏家埠的敌人向青山店出援,就在青山店以北选择有利地形打击之;以第十一师进击韩摆渡之敌,并准备阻击从六安出援的敌军。战役定于3月22日拂晓准时发起。
1932年3月21晚,夜幕来临,盘踞在苏家埠等据点的敌人怎么也没想到,不久后就会与红军狭路相逢并被围歼。红四方面军第十、第十一、第七十三师的将士们在独山镇会合后,在夜幕的掩护下迅速地、隐秘地向东开去,在青山店以西的两河口渡过淠河。22日拂晓,青山店周围响起枪炮声,战役打响。红四方面军第七十三师第二一八团、霍山独立团进攻青山店的战役开始了。喊杀声、枪炮声充斥整个山谷,敌人未清醒过来的时候,红军已经攻占青山店以东的古栈山、以南的刘家老庄,达成对青山店的包围。
驻扎在青山店的敌第二七一团发现自己被包围后,十分慌张和惊恐,他们一面加强防御,一面紧急请求增援。敌第四十六师师长岳盛宣在梦中被惊醒,收到第二七一团团长的求援电报,急忙命令第二七二团和第二七五团迅速向青山店方向增援。敌人的这两个团收到增援任务时就意识到,红军作战英勇又战法灵活,因此很害怕又一次掉入“围点打援”战术的“陷阱”,但是从师长岳盛宣的坚决命令中明白,他们不可能放弃青山店的增援任务,这两个团不得不硬着头皮前去增援。当这两个团行至青山店以北的芮草洼地时,最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们与红军相逢狭路。红军第十師和第十一师渡过淠河后,迅速绕过青山店,经红石桥向芮草洼急行而去,敌军第二七二团和第二七五团与红军第十师的先头部队第二十九团迎面撞上。狭路相逢勇者胜,红军迅速抢占大高尖高地,占领有利地形,敌人被迫退守芮草洼东西小高地。双方依托各自占领的高地,多次反复冲击,形成对峙局面。
正当红军第二十九团与敌第二七二团和第二七五团形成对峙局面时,红军第二十八团和第三十团先后赶到芮草洼地。红军两个团一到,便迅速向敌左翼迂回。敌人一见红军增援已到,再不跑就会被包围歼灭,到时再想跑难上加难,敌人随即丢盔卸甲向着苏家埠方向狂奔逃命。
围攻之势瓮中捉鳖
援军在芮草洼地一逃跑,红军第十师随即乘胜追击、穷追猛打,敌人的一个营被歼灭、溃不成军,仓皇逃回苏家埠。惊魂未定的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红军第十师已经把苏家埠团团围住了,轮到“新援兵”解救“旧援兵”了。与此同时,红军第十一师挥师北进,直取韩摆渡和马家庵这两个敌人据点,但那里的敌人自知无法抵抗,在红军攻城之前望风而逃,躲进六安城,红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一部直逼六安城下。
当六安守敌第四十六师师长岳盛宣听到苏家埠被红军包围的消息后,坐立不安,他深知苏家埠在整个战线上的重要地位,更明白如果丢掉苏家埠对他的第四十六师意味着灭顶之灾。因此,他随即下令增援苏家埠,想要解除苏家埠之困。23日,岳盛宣命令第一三七旅第二七四团和警备第二旅的1个团,经马家庵沿淠河南下增援苏家埠。这两团接到命令后,一路小心翼翼向苏家埠赶去,在路途中又时刻留心遭到红军的伏击;就在快要到达苏家埠时,敌人稍稍放下警惕。然而,正当其先头部队刚刚越过韩摆渡时,从东西两侧杀出两支红军队伍,如一把巨大铁钳夹住敌人大队人马,敌人顿时乱作一团,更顾不上伤兵残兵,南北逃窜、溃败不堪;后面一部分敌人听见前方枪声,拔腿就往回跑,退回六安老窝;第二七四团则向着韩摆渡方向狂奔,躲在那里负隅抵抗;警备第二旅一看退路被截断,疯狂向前跑,慌张地跑入苏家埠的“口袋”了。其实袭击他们的只是红军的两个团,东面是红军第十师第二十九团,西面是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惊恐的敌军还以为遭到红军大部队的袭击,就这样掉入红军设计的陷阱中。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收到敌人遭遇夹击、退守韩摆渡的消息后,马上命令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和六安独立团迅速包围韩摆渡。至此,苏家埠、青山店、韩摆渡3个敌人据点都被红军团团围住,红四方面军也掌握了歼敌的有利地形和条件,红军战士等待已久,摩拳擦掌。
在初步形成对苏家埠、青山店、韩摆渡等据点的围攻之势后,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进一步作出歼敌的详细部署:以第十师第二十八团和第三十团包围苏家埠之敌;以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和六安独立团继续包围韩摆渡;以第七十三师和霍山独立团继续围攻青山店,并时刻准备霍山方向来援之敌;以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和第三十三团部署于六安西南的平头岗、樊通桥一线,占据有利地形时刻准备打击六安出援的敌人;第十师第二十九团作为方面军的总预备队,随时准备发展战果和应付临时出现的意外情况。六安、霍山两个县的赤卫军分别在六安、霍山两个县城附近,积极开展游击活动,以配合红军主力部队作战。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认为,霍山的敌人兵力不大,前来增援的可能性较小,但六安援敌出动的可能性极大,因而必须机动作战,应该把歼灭六安援敌作为此次战役的主要作战目标。
如此分析看来,若想引蛇出洞,那就要让敌人感到如果不出援就会真的失去上述所围据点。因此,红军担任围点任务的部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在地方武装的密切配合下,昼夜抢修工事,仅仅一周就完成了环绕敌人据点的交通壕、盖洞、掩体等工事的构筑,同时不断加强对据点的攻击,逐渐缩小包围圈。被围困的这几个据点内的敌人眼看着红军在一天天地逼近,脖子上的绞索被越拉越紧,援兵又迟迟未到,心力交瘁、惶恐不安。在突围无指望、固守没信心的情况下,敌军不得一次又一次地请求援兵。求援的电报堆满了敌第四十六师师长岳盛宣的战桌,他再也沉不住气了,被迫无奈出兵解救苏家埠、青山店、韩摆渡之困。这一命令正中红军下怀,眼看敌人一步一步走入红军设下的“圈套”。
诱敌深入大举歼敌
3月31日,岳盛宣组织六安、霍山两地的敌军同时出援,试图南北对进、夹击红军,一举解救苏家埠等据点的被围之敌。当日,敌第五十五师第一六三旅、警备第二旅的1个团和第一三七旅第二七三团共4个团的兵力,在飞机掩护下,气势汹汹地从北向南杀过来。六安之敌闻风而动,敌第四十六师师长岳盛宣也亲自来到十里桥督战。敌警备第一旅则从霍山出发,与北路之敌遥相呼应,从南向北进犯。岳盛宣自视这次他要打大胜仗了。因此,他不断地给部属下达命令、打气撑腰,不断地催促着他的部队快速向苏家埠方向进发。这一催促令真的激起了敌军气势,北路敌先头警备第二旅的1个团和第一三七旅第二七三团,先后突破红军第十一师的阻援阵地,很快进入苏家埠以北的凉水井、桂家老坟一线。对红军来说,战局一时出现较危险形势。
在这种形势下,徐向前果断下令,将担任方面军总预备队的第二十九团投入战斗。我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和第三十三团在西面,第二十九团在东面,向敌人发起钳形攻击。攻击命令一下,红军官兵便如下山猛虎,向敌人发起迅猛攻击,敌人也进行着顽强抵抗,战斗异常激烈紧张。整个战场硝烟弥漫,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和鬼哭狼嚎的叫骂声淹没在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中……枪声渐退时,敌第二七三团已经溃不成军,团长陈培根成为俘虏军中的一员。敌警备第二旅的1个团虽然侥幸逃过了全军覆没的命运,但也是残兵伤兵一片,剩余残军窜入韩摆渡,与原先被围困在那里的第二七四团成了难兄难弟。岳盛宣见此情形,魂飞魄散,已然顾不上救援苏家埠等地的敌人,急忙命令第一六三旅保护他逃往六安县城。
北面的敌人已逃,南面的敌人自然更过不来了,从霍山出援的敌警备第一旅,在进至霍山以北十里铺时,当即遭到红军第七十三师的顽强阻击,敌损兵折将又退回霍山。与此同时,被围困在青山店的守敌第二七一团,看到援兵到不了,而红军又在集中力量“打援”,感到这可能是唯一的突围机会,于是发疯似地冒死突围,以被歼灭一半兵力为代价终于冲出青山店。逃出去的敌人急如丧家之犬,忙似漏网之鱼,一部绕过淠河窜入苏家埠,另一部逃回霍山东北舒家庙的被地方武装歼灭了。这时的岳盛宣眼看自己将步其前辈后尘,中徐向前的“围点打援”之计,瞬间被吓破了胆,同时,他也害怕自己像第六十九师师长赵冠英那样被红军生擒活捉,六安变成第二个黄安。于是,他在4月4日亲率第一六三旅的1个团退守至六安以东的金家桥,仅留下1个团据守六安。
红四方面军鉴于六安、霍山之敌已然无力抵抗,更无所增援,遂决定以第十师第二十八、第三十团,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和六安独立团,分别担任继续围困苏家埠和韩摆渡的任务;以地方武装和赤卫军严密监视六安、霍山两城守敌;第七十三师,第十师第二十九团,第十一师第三十一、第三十三团就地休整待机,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攻心为先攻军为要
一转眼,红军包围苏家埠、韩摆渡的敌人已有1月之余,据点内的敌人弹尽粮绝,难以为继。蒋介石号称“运输大队长”,不断派飞机空投接济被围之敌,但这些空投又十分有限,甚至多数落入红军阵地上,守敌之军日益感到恐慌。红军抓住这一大好时机瓦解敌军,大力开展政治攻势。在军事围困和政治攻势的双重压力下,苏家埠、韩摆渡的敌人军心动摇,携带武器溜出据点向红军投降者越来越多,守敌指挥官也三番五次向岳盛宣求救。这时的岳盛宣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实在无力救援苏家埠、韩摆渡的残兵败将,于是他不断向安徽省政府主席陈调元呼救,谁曾想陈调元也是无计可施,力不从心,只好向蒋介石告急。
蒋介石为皖西的局势大为恼火,他一面责骂岳盛宣无能,一面不得不调兵遣将解救苏家埠、韩摆渡之围。4月下旬,蒋介石任命第七师师长厉式鼎为皖西“剿共”总指挥,以该师5个团及第十二师两个团、第五十七师两个团、第五十五师4个团,共13个团约两万人的兵力,分左右两路自合肥出发,大举增援:第五十五师、第五十七师为右路;厉式鼎亲率第七师和第十二师为左路。两路敌军齐头并进,直奔苏家埠而来。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很快获悉上述敌情,总指挥徐向前认为:援敌数量虽多但并不可怕,这些敌人中,除了厉式鼎的第七师以外,其余均曾遭受过红军的沉重打击。敌士气低落,且劳师远征必疲惫不堪,建制杂乱又矛盾重重。相比红军连战皆捷士气旺盛,且早有准备以逸待劳,既有良好的阵地作依托,又有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援和无间配合,具备歼灭敌人的大部分有利条件。于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预定除留第三十团和第三十二团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分别继续围困苏家埠、韩摆渡之敌外,将集中第七十三师和第十师的主力以及第十一师主力共7个团的兵力,在戚家桥、樊通桥一线占据有利地形,打击前来增援的敌人。具体部署是:第七十三师在樊通桥以东地区构筑阵地,担任正面阻击;第十师主力和第十一师主力配置在第七十三师阵地的两翼,伺机迂回包抄;另以第七十三师第二一八团的1个营和六安独立团进至徒拔河以东,佯装作抵抗,进而诱敌深入。
5月1日,担任诱敌任务的红军第二一八团的1个营在徒拔河以东与敌人碰面了,他们边打边撤,慢慢把敌人引向了徒拔河西岸。次日拂晓,骄横的敌先头第七师第十九旅尾追红军渡过了徒拔河,连日阴雨导致道路泥泞、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敌人后续部队行动相当迟缓。敌第十九旅尾追红军渡过徒拔河后,等待他们的是红军第七十三师的猛烈反击,先前的骄横被打得荡然无存,此时的后续部队还在河对岸,正中“孤军深入、背水作战”的兵家大忌。这种情势下,入圈敌人无心恋战,只能匆忙掉头再渡徒拔河,逃回了对岸。这时,敌第十九旅也正向后撤退,敌人的后续部队仍继续前进,两支部队相向而行、人拥马挤,根本没弄清楚什么情况,又自相踩踏、混乱场面不可名状。红军第七十三师再次抓住时机,趁势向前冲击,徒拔河里随处可见落水的敌军。这一战,敌先头部队第十九旅大部被歼灭。而河东岸的敌人,看到先头失利,也再不敢过河了,慌忙抢占老牛口、婆山岭等高地,妄图凭险顽抗,此时红军第十一师主力已由六安城南的七里井、五里塘、大岗头向敌右翼侧后迂回过去,第十师主力和第七十三师一部也由戚家桥经庙岗头东南侧向敌右翼侧后包抄过来,双方展开一场激战。
下午3时,红军第七十三师第二七一团渡过徒拔河后,一下插入敌人纵深心脏,一举捣毁敌人的指挥机关,直接活捉了敌总指挥厉式鼎。与此同时,红军第十师随即发起多路突击,第十一师也将红旗插上了婆山岭和老牛口等高地,直接截断敌人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敌人全部落入红军布下的“口袋”。红军随即乘势发起多路突击,对敌进行分割围歼。战斗至下午5时,敌两万援兵除少数漏网外,其余全部被歼灭。苏家埠、韩摆渡两地的被围之敌,趁着红军的打援之机,曾经几次冒死突围,但都撞得头破血流也未能得逞。
敌人望眼欲穿盼来的援兵也被歼灭了,苏家埠、韩摆渡两处的敌人到了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田地,绝望气氛缓缓袭来,真的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这时,红军趁势展开强大的政治攻势,敌人再无能力招架,苏家埠守敌第一三六旅旅长王藩庆派出一名团长向红军请求投降,5月8日,王藩庆亲自率领几名军官到红军第十师师部,接受红四方面军提出的全部投降条件,苏家埠的敌人随即也全部缴械投降。与此同时,韩摆渡的守敌也向红军第十一师投降。
淠水河畔,军史留名。苏家埠战役历时48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指挥得当、战术灵活、深谋远虑,打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围点打援”经典战,共歼敌约20个团3万余人,生俘敌皖西“剿共”总指挥厉式鼎,旅长5名,团长12名及以下官兵1.8万余人,缴获各种枪支1.5万多支,山炮4门,迫击炮40门,机枪250多挺,电台5部,击落飞机一架,解放了淠河以东的广大地区。
鄂豫皖红军取得的这次空前巨大的胜利,沉重打擊蒋介石反动派,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1932年5月23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出《致贺鄂豫皖红四方面军胜利电》,高度评价苏家埠战役所取得的巨大胜利,并称赞这一胜利“给予了全国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运动以无限的兴奋”。苏家埠大捷,不仅创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也使红军在皖西革命根据地形成了繁荣局面。★
责任编辑 / 陈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