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慧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教学方式要讲授课与示范课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技能。初中阶段是学生掌握技能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将这些技能进行练习,将其巩固。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上和日常生活中更灵活的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相关的困难。同时,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技能也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好的途径,使学生在网上搜寻相关的资料,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
关键词:初中信息;教学现状;解决对策
引言
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电脑上学会一定的技能,如会制作excel表格或者是Word文档等。在初中阶段为了使信息技术教学顺利进行,学校要加强重视,完善相关的硬件设施,保证每一个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时,都能够亲身操作电脑,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讲授的信息技术内容。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同其他教师共同交流经验,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信息技术知识和问题,并且探究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当然,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问题作为重点内容,不断的探究措施将其解决,这样才能够使信息技术教学顺利推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的反思自身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或者是学生的年龄特征,要不断的将其完善,解决教学问题,更好地完成授课。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关键时期,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传授主科知识,同时也要对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美术等课程内容。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采取讲授法,对学生介绍信息技术这门学科重要性,并且简要介绍信息技术所学的内容包括哪些,可以使学生对这门学科有清晰的认识,并且在课堂上认真听取教师讲授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对学生讲授信息技术知识,不仅使初中生掌握更多的技巧,还能锻炼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当然,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后,也可以利用技能在网上查询相关的学习资料,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的教学方式未及时更新
大部分信息教师在对学生授课时都采用口头讲授的方式,没有及时的将讲授法与示范法相结合,所以使学生只能从表面理解教师所讲授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巧,既而不利于学生在课下灵活应用教师课上所讲授的信息技术技能解决相关问题。当然,大部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也会进行相应的示范,但是示范法并没有完全的融入到课堂中,所以使教师的教学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使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教师教学方式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亟待教师探究措施将其解决,也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順利推进。
2.2信息技术技能缺乏练习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都是对学生讲授信息技术知识,很少带领学生到计算机机房中进行上机练习,所以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只是概念的理解,并不能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灵活的应用技能解决相关的信息技术问题。由于学生缺乏技能的练习,导致学生对技能掌握不牢固,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还不利于教师的下一步教学。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这种教学方式,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加深学生的练习,并让学生上机练习,也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练习,这样才能够使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得以更好的掌握。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授课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授课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然后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完成,这样可以使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共同探究信息技术知识,然后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法既能使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信息技术的经验,还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以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完善,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并且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例如:信息技术教师在讲授“插入空白单元格”时,教师对学生讲授插入空白单元格的基本内容,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几个表格的空白单元格插入的任务。这需要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教师所讲授的插入方法,然后每个学生都按要求进行插入,如果在途中遇到困难,则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然后学习插入的方法,这样能够使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插入空白单元格的经验,还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
3.2开设专门的技能练习课程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开设专门的技能练习课程。教师带领学生到机房中上课,要是在讲授计算机知识的同时通过主机对学生展示,这样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所讲授的信息技术技能。与此同时,教师在讲授完技能后,让学生在机房上手练习,可以巩固教师新讲授的技能,也增多了学生的训练次数,使学生牢固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例如:信息技术教师在讲授“插入行”时,教师带领学生到计算机房中授课,教师利用主机对学生展示插入行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对学生插入行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纠正不足,能使学生快速的掌握插入行的方式,继而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3.3开展技能展示活动
大部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兴趣不足,为此,教师可以开展技能展示大赛。教师根据讲授的知识开展相关的比赛,让学生一一展示,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展示欲,还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从而有利于下一步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此同时,展示活动也突出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重视教学结果,而且还要重视教学过程,要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探究措施将其解决,这样才能够顺利推进信息技术教学进度。当然,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并且要听取学生关于解决问题的意见,将意见借鉴后提出解决对策,并将对策应用到课堂上对学生授课,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科目更感兴趣,在课堂上认真听取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并通过练习将技能巩固,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加巩固,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
参考文献:
[1]郑辉德. 浅析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2020(19):137.
[2]邓伟. 关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对策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9(12):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