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新辽沈,梦想才作舟

2022-04-21 22:35辽宁省委组织部
共产党员·上 2022年3期
关键词:英才辽宁人才

辽宁省委组织部

近年来,辽宁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及省委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紧紧围绕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统筹实施“兴辽英才计划”,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扎实推动全省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坚持党管人才

打造人才发展“稳定器”

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2021年9月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对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意见》,围绕实现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7个方面31条具体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及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部署,为辽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辽宁省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高度重视人才和人才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将全省人才工作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张国清鲜明提出“建设国家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任务目标,部署推动高质量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

深入学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会议精神领会贯彻走深走实。会后第一时间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出贯彻落实意见,组织各地各部门和省管企业、高校等抓好学习贯彻。

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组织召开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人才政策、项目、资金整合方案,有力推进人才政策落实落地。

认真落实中组部有关要求,将《关于推进人才集聚的若干政策》与“兴辽英才计划”合二为一,形成一套人才政策体系,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以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人才和团队为重点,打造辽宁创新发展主力军,引领带动各领域各行业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不断加大人才投入,推动人才安心、安身、安业。

编制新一轮人才发展规划。聚焦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和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未来五年人才发展的对策建议、重大举措。

加强政治引领吸纳。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举办高层次人才国情省情专题研修班,宣传推介人才政策和良好发展环境,引导人才坚定理想信念、增进政治认同,服务振兴发展。

培聚一流人才

激活人才发展“永动机”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辽宁省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加快构建人才高地和创新创业平台,推动人才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用好科教资源大省“振兴增量”,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提供实践载体。突出高校培养人才主阵地作用,科学调整人才供给结构,建立多层次多类型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金属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院所摘下25项国家科技大奖,其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纳米限域催化”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成为辽宁历史上一个重大突破,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了辽宁力量。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省内9家高校院所获得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立项资助,吸引和集聚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围绕辽宁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解决我省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难题提供坚实成果储备和技术支撑。

锁定人才、团队和项目,推行“带土移植”一体引进。目前,引进技术攻关团队、创办企业团队218个,项目总投入约38亿元。举办辽宁揭榜挂帅科洽会,在辽洽会上面向全国组织“带土移植”项目,成功引进张锁江院士、涂善东院士、朱有勇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团队。截至2021年年底,实施“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101项,安排省财政资金3.92亿元,预计可攻克核心关键技术160余项、开发重大创新产品180余个,带动企业落实研发投入21.3亿元。

以企业为“盟主”,汇聚科技创新要素。构建创新联盟,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发布200个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名单,创新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引导联盟建立市场化内在合作机制,依托典型类联盟带动上下游企业660余家,依托提升类联盟,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及产学研合作方3377家,开展产学研合作1269次。持续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2021年新增1018家“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

搭建创新创业舞台,让人才和英雄有用武之地。推进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大连洁净能源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通过招聘PI等方式,凝聚了包括3位中科院院士、4位国外院士及50余名国家级人才的顶尖人才团队。围绕全省主导产业,结合各市特色,建设辽宁(沈抚)数字经济育成中心、东戴河“带土移植”中心、中科院丹东育成中心等特色平台,汇集30余个科研团队,聚焦产业应用开展科研服务。围绕优势重点领域和特色产业,新批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20余个。依托省级平台,实施优青培育、博士启动等计划,培养中青年科技人才1000余名。架設桥梁纽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举办撮合对接活动200余场,转化落地科技成果1000余项。以东北科技大市场为龙头,建立了覆盖全省的技术交易平台,建成省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93家,培训技术经纪(经理)人1500多人。2021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7786亿元,同比增长20.7%。

构筑更加开放、更加积极、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蹄疾步稳推进人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辽宁省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聚焦授权松绑

做强人才发展“推进器”

让辽宁原有的人才资源优势、科教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需要创造活力的竞相迸发、聪明才智的充分涌流。几年来,辽宁省聚焦人才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授权松绑”,大力推动人才政策创新,全面深化人才制度改革,为人才“加椅子、留位子、架梯子”。

优化升级“兴辽英才计划”。研究制定《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统筹实施1个人才计划,下设科技创新人才、“带土移植”团队、产业高端人才和经济社会重点领域专门人才4个项目,在平台建设、机制创新、服务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人才激励政策。

向用人主体授权。充分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自主权,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自主招聘引进博士和急需紧缺专业硕士毕业生504人,通过“校园直招”引进65人,实现企业用人自己“说了算”。

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工资分配激励导向作用。实施省自然科学基金经费“包干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支配权,为人才松绑减负,让人才静心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在全省企事业单位累计新成立349个高级评委会,实现人才“自主评审、自定标准、自主发证”。推动由政府主导的职业资格制度向社会化评价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有机衔接,目前已有148家企业、37家技工院校、155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等级认定。同步出台职称评审管理办法,强化权力下放后的监管和服务工作。

健全柔性引才机制。实施“全国学会入辽计划”,将全国学会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等资源引入辽宁。搭建辽宁科技战略决策咨询平台,柔性引进66名“两院”院士,为全省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辽宁省人才制度体系正在有序完善、有效运转。

实施人才工程

强化人才发展“聚焦器”

坚持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辽宁省委安排的省人才专项资金由每年5亿元增加到7亿元,用于培养引进人才、激励引导人才创新创业。

“兴辽英才计划”人才工程实施三年来,累计投入1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杰出人才21人、科技领军人才644人、青年拔尖人才676人、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120个,其中,大连理工大学贾振元、东北大学冯夏庭和唐立新、中国医科大学尚红4人成功当选“两院”院士;东北大学姜周华高品质特殊钢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科技大学刘遵峰关于改变捻度实现高效率制冷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上刊发。

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稳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组织2020年448名“兴辽英才”人选围绕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以及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设立人才重点项目,拨付3.1亿元人才资金给予支持,有效激活人才引领辽宁振兴发展效能。开展2018年“兴辽英才计划”项目成效评估工作,确保“兴辽英才计划”入选人才资助项目发挥实际作用。同时,实施辽宁青年英才储备计划,集聚高层次青年创新人才,新招收博士后609人,出站366人,出站留辽率达到72%。

在“兴辽英才計划”的示范引领下,全省各地区实施各具特色的人才工程或项目,比如,辽阳市实施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双百计划”,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企业管理等专业领域,重点支持133名高层次人才;抚顺市、丹东市、营口市、阜新市、盘锦市5个市对应设立“英才计划”,有力地推动了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注重人才为本

构筑人才发展“服务器”

辽宁省坚持以用为本,想方设法为人才提供发挥才智、实现梦想的机遇和舞台,让人才价值充分体现,让人才能力充分发挥。为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辽宁省多措并举,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拿出真招实策,投入“真金白银”,付出真情实感。

强化人才服务保障。积极推进落实人才子女入学政策,集中解决291名国防军工一线人才的子女入学问题,得到中组部人才局肯定表扬。组织院士专家进行身体健康检查845人次,为1995名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办理专用健康证,开辟人才就医“绿色通道”。发挥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辽宁人才信息港等平台功能,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规范化、个性化、人性化的“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各地区因地制宜,不断提高人才服务工作水平,例如,沈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功获批国家级产业园,引领推动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快速发展。大连市大幅提升人才政策落实效率,实现人才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保健、安家费发放等3至18个工作日内办结。鞍山市创新“全球鞍山人家乡卡”制度,为人才提供个性化服务。阜新市组建院士服务专班,在重要节假日邮寄阜新特色农产品。

厚植人才创新创业土壤。出台《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以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打造优良生态,用立法方式确保各类创新主体的利益,调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组织金融机构对接科技企业需求,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天使投资等方面精准施策,鼓励支持创业人才团队在辽宁发展,其中,沈阳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04亿元,同比增长107%,扶持创业带头人2360人,带动就业1.41万人。

“兴辽英才计划”累计投入10亿元专项资金、新增3047家“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80万人……辽宁在人才强省之路上留下一串坚实的脚印。

用一贤人而群贤毕至,相一良马而万马奔腾。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如今在辽宁省,人才总量逐渐攀升,人才层次和素质明显提高,人才对振兴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彰显,这些必将成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催化剂和“智”动力。

猜你喜欢
英才辽宁人才
永川:“逐浪奔永”汇聚八方英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辽宁风采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毛遂自荐
木牌指路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