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硕
国家统计局于2月28日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中国男性人口比上一年减少46万人,女性人口比上一年增加了94万人。部分媒体梳理历年数据后发现,2021年是近60年来(自1962年以来)中国男性人口首次出现减少的年份。
我国男性人口首次出现减少,受到出生人口指标变化与死亡率波动的交叉影响。一方面,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七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一年内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出生人口数量与性别比值同时下降,意味着2021年我国男性新生儿数量减少。另一方面,2021年死亡率相比2020年上升0.11个千分点,死亡人数绝对值出现16.5万人的波动。
与之相对,我国女性人口数量继续保持增长,女性人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我国女性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77.37岁,提高到2020年的80.88岁,比世界女性平均水平高4岁。另有数据表明,当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9岁。
染色体结构与激素分泌等生物学条件,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此外,我国女性在生活习惯方面较之男性更加健康。当前我国非传染慢性病致死人数占总死亡人数比例已突破80%,而吸烟与饮酒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重要诱发因素。调查表明,我国女性吸烟率为2.4%,而男性吸烟率高达52.9%,女性全年龄段饮酒率也显著低于男性。
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持续下降,是性别结构趋向均衡的重要表现。一方面,这源于传统生育观念的转变,如“重男轻女、养儿防老”思想的弱化,以及当前婚姻“买房置业、筑巢引凤”的先天压力,提升了养育男孩的成本。另一方面,则得益于社会进步推动女性地位持续提高。如各类高等教育领域女生占比均已超过男生,在一些工科专业中同样“巾帼不让须眉”,平均受教育水平的性别差距继续缩小;女性就业渠道及保障体系也不断完善,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已超过40%;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等“两非”现象持续减少等。各类因素使得“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等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男性人口近60年来首次减少,會是未来适婚人群比例优化的重要拐点吗?这一问题有待观察。从年龄分布来看,随着男女人均预期寿命差距的拉大,未来女性人口比重的提升将主要表现在60岁以上人群中,而非年轻人群;从区域分布来看,虽然2021年全国总人口性别比已降至104.88,但国内部分省份仍然存在性别比显著偏高的非均衡问题;从城乡分布来看,我国31个省份乡村人口性别比均大于100,而许多大城市的适婚群体则呈“女多男少”态势,由此催生出农村大龄男青年结婚难等“婚姻挤压”现象。对于未来的适婚育龄人群匹配,以上问题仍是不确定因素,亟待政策合理引导。
◎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