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消费异化现象及其治理路径研究

2022-04-21 14:48张金龙
国际商业技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对策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以及新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对消费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网络消费成为常态。网络消费在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网络消费异化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层出不穷,并对大学生群体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本文致力于研究大学生网络消费异化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治理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消费异化;对策

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1]消费主义思潮产生于二十世纪的美国,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泛传播,也蔓延至部分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消费主义思潮在我国迅速传播。加之当今互联网的飞速普及,网络消费便捷度大大提升,网络消费受到人们的追捧。大学生群体极易受到影响,在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网络空间下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逐渐异化。同时,各类网贷平台趁势兴起,吸引大学生贷款消费,有的甚至因为无法偿还贷款发生了无法挽回的悲剧。因此,治理大学生网络消费异化现象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网络消费异化表现

(一)过度消费

消费异化导致大学生把人价值的实现由生产领域转向了消费领域,使大学生无限度地追求商品和服务的符号化意义,逐渐成为金钱和商品的奴隶。[2]调查显示,将近16%的大学生一个月网络消费超过10次,超过一半的大学生一个月网络消费超过3次。大学生刚刚从中学进入大学,逐渐脱离父母的管教,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开始追求新奇和潮流,容易受到物欲的影响,盲目消费,产生了与大学生身份不相适应的消费水平。女生的消费更倾向于服装、名包、高档化妆品。男生消费则更倾向于烟、酒、游戏、恋爱等。

(二)超前消费

超前消费是指当下的收入水平不足以购买现在所需的產品或服务,以分期付款,预支形式进行消费。调查显示,超过50%的大学生有使用花呗、信用卡等超前消费行为,且有8%的大学生有过超前消费而难以按时还款的经历。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难以满足大学生对物欲的的需求,大学生会通过网络寻求分期付款、预支等方式,来暂时性满足自己的需求,由此便引发了超前消费。面对高价奢侈品,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在未对自身财力进行估算情况下也要设法购置,于是表面“土豪”,背地“吃土”的畸形生活方式充斥校园生活,这些大学生往往信用意识与风险意识淡薄,企图以“借债还债”方式平衡债务,结果往往泥沙俱下,陷入恶性循环的经济泥潭之中。[3]

(三)炫耀攀比性消费

攀比炫耀消费是指忽略家庭实际能够承担的经济消费水平,超前或者超出实际可承担消费能力来满足虚荣心的消费现象。大学生生活在群体中,炫耀攀比现象不可避免。部分大学生追求品牌或许不是真的需要,而是盲目跟风,攀比炫耀,甚至出现与大学生身份不相符的行为。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异化原因分析

(一)受到错误价值观的引导

大学生的消费心智不够成熟。大学生通常处于 18~22 岁的阶段,从年龄上虽已步入成年,但其消费心智发育还远未成熟,极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引导。《自恋主义文化》认为,通货膨胀削弱了投资和储蓄,广告减少了人们对负债的恐惧,并鼓励消费者先买后付……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只有傻瓜才不会及时行乐。[3]这样一种及时行乐思想,加上处于群体生活的大学生,容易滋生攀比炫耀思想,对大学生的消费观产生影响。此外,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一些博主在无意中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大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也容易受到影响,潜移默化中,不良的消费行为随之产生。

(二)互联网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

互联网时代,传播媒介发展迅速,以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各类短视频、直播平台迅速崛起,在大学生群体中广受欢迎。商家利用传播媒介作为商品宣传的工具,推出感染力和煽动性较强的广告,吸引大学生消费。同时,各式各样极具吸引力的广告以及明星代言让消费者有一种消费了产品就有同等效益的错觉,大大增强了消费欲望。

(三)政府网络法治监管相对滞后

对于新兴的网络自媒体,一些政府可能对网络持一种逃避态度,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监管自媒体网络的必要性,有些政府甚至对网络持一种不重视的态度,认为网络仅仅是一种传播媒介,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所以也就不怎么去关注。[4]其次,政府的虽加强了对互联网法规的建设,但是目前执法无据、难以执法的现象仍然很突出。网络上的很多不良现象,没有明确的针对性法律,管理的难度必然加大,一些不良行为以及不法分子容易有机可乘。最后,控制技术滞后也是一大原因,互联网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依赖强大的计算机技术,但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技术存在的缺陷显露无遗,对于互联网的控制已经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了。

(四)校园网贷平台的迅速生长

校园贷是针对学生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新模式,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一大批网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在大学校园疯狂生长,改变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研究数据表明,在资金短缺时,超过80%的大学生有办理网络贷款的想法。校园贷具有费用不明、隐形担保、高额度诱惑、门槛低,审核不严、风险难控等特点,对还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校园贷的陷阱。

三、大学生网络消费异化治理路径研究

(一)政府角度:政府要转变观念,思想上高度重视对互联网不良行为的监管和控制,同时付诸实际行动。包括完善针对互联网自媒体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执法有据、敢于执法;优化网络消费环境,诸如利用媒体的传播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在全社会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宣扬正确的网络消费观念,同时宣扬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最大程度保证意识形态的正确性;鼓励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克服网络平台的弊端,抑制不良网贷平台的生长,特别是校园贷的生长。

(二)企业角度:企业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能将盈利作为唯一的目的,在盈利的同时推出良心产品;通过改进网络技术来优化应用,保护网络消费者权益;秉持诚信化经营理念,优化创新服务手段,为网络消费者提供可靠的售后服务。

(三)家长和学校角度:大学生进入大学,脱离了父母的管控,难免浮躁,家长要定期与子女沟通交流,帮助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也要管控大學生的生活费,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生活费。教导孩子树立良好的消费观,让大学生了解到自身家庭状况,认识到现实生活的不易,教导他们勤俭节约;学校加强对朴素生活、勤俭节约观念的宣传,通过开展讲座、相关主题文艺活动、班会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展开教育,形成家校合力,更好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

(四)个人角度:大学生个人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消费观,纠正攀比、从众等不恰当的心理暗示,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正确使用网络,利用网络帮助学习,坚定意志,杜绝网络不良消费观的侵蚀;合理规划生活费,理性消费,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让非法网贷平台没有的可乘之机;完善大学生个人征信体系,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维权意识,必要时候请求父母和老师的帮助。

总之,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消费在带来的极大便利不可否认,但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网络消费异化对于大学生自身、家庭、甚至整个社会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6.

[2]樊霞飞.消费主义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消费异化行为探究[J].市场周刊,2019,(08).

[3]夏涛.大学生网络消费异化成因及其矫正支持研究——以安徽省A大学为例[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4(03).

[4]克里斯多夫 .自恋主义文化[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3:59.

[5]刘姗姗.论信息化环境下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策略[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张金龙(2000-),女,汉族,云南楚雄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基金项目:

江苏大学2021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10299687X。

猜你喜欢
大学生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走,找对策去!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