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虽说受到今人的推崇,可在古代中国,它的用途几乎只限于做装饰品。而玻璃最重要的功用之一——容器,在古代中国有它的替代品,即陶瓷。
实际上,唐代以后,中国已经可以制作和西方相同配方的钠钙玻璃。可惜钠钙玻璃所需的天然碱资源(碱是钠钙玻璃中钠的主要来源)在中国并不丰富,作为替代品的铅玻璃(中国铅资源丰富)不但不耐热,且在热加工时会挥发有毒物质,绝非理想的生活器皿。相比之下,中国优质高岭土资源丰富,这就保证了瓷器原料来源无虞。而便宜的陶罐陶杯也比昂贵的玻璃器皿更能满足储物与饮水的需要。
即便古代中国富有制作玻璃的天然碱资源,舍陶瓷而取玻璃大概仍然不是一个经济、理性的选择。古代的手工业生产普遍以木炭作为燃料。木柴的最大缺点就是再生周期长、数量有限。在古代中國,冬季取暖也需薪柴。宋代以后,各地都感到了缺乏薪柴的压力,许多底层人民只能以热值很低的稻草为燃料。西北地区没有稻草,百姓不得不用晒干的马粪为燃料。在这种取暖尚难以保证的情况下,耗燃料比陶瓷更大的玻璃制造业自然也就难以受人青睐了。
除此之外,喝热饮时,玻璃杯会因热胀冷缩不均而炸裂。更糟糕的是,早期的厚玻璃杯比后来的薄玻璃杯更容易炸裂。相比之下,耐热的陶瓷杯子就显得安全多了。
不仅如此,古人品茶时对茶的汤色有讲究。此时茶具底色对于汤色的衬托就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透明度很高的玻璃容器反而处劣势。
(摘自《文史博览》 邢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