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又是人间四月天,春日融融,芳菲无限。万紫千红的花丛中,娇艳的海棠花总是惹人怜爱的“那一朵”。每当海棠花盛开时,满树似锦绣,引得行人驻足观赏,诗人争相歌咏。例如,李清照的“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陈与义的“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都是写海棠的名句。而在诸多海棠诗词中独树一帜,被诗界广泛认可的,就属大文豪苏轼写的这首《海棠》了!
海棠
科属:蔷薇科,苹果属。
形态特征:小型乔木,高可达8米;伞形花序,有花4~6朵,颜色有白色、粉白、粉红、艳红等多种,花朵与树枝间有3厘米左右的花梗;结球形黄色果子,直径2厘米。
用途:主要用作观赏。
海 棠
[宋]苏 轼
东风嫋嫋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公元1079 年,苏轼受到御史中丞李定等人的诬告,以“谤讪新政”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后来经过调查,宋神宗发现大多数证据都是“莫须有”的,于是下令将苏轼放出监狱,贬到黄州(今属湖北黄冈)做团练副使。苏轼到了黄州以后,临时居住在一个寺庙——定惠院里面。定惠院的东边有座柯山,山上有一株海棠长得特别繁茂。每当海棠花盛开的时候,苏轼就会呼朋引伴,在海棠树下饮酒作乐,赋诗遣怀。
这首歌咏海棠的七言绝句,就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他看到“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的场景,感慨万千。试想,海棠孤独地矗立在长满杂草和野花的山上,不就如同朝堂之上遭人诬陷、排挤的诗人一样吗?在苏轼的眼中,海棠已不是一株冷冰冰的花木,而是一位孤芳自赏的美人、一个高洁清雅的隐士,甚至是一个可以对话的知己。因此,在本诗中,诗人说自己闻到幽香,想去探访“佳人”,却担心夜色太深,海棠已经入睡,于是就点燃明亮的蜡烛叫醒红妆。在这里,人就是花,花就是人,两颗孤独的心灵已经浑然一体。
海棠真正在“审美文化史”中拥有一席之地,是宋人的贡献。宋人热爱海棠,留下了很多典故。例如,范成大每年都要带领家人在湖上泛舟,观赏岸上的海棠花。杨万里在东园开辟了九条小路,取名叫“三三径”。他挑选了九种观赏花卉,分别种满九条路,其中一条路上种的就是海棠。宋人徐俭安贫乐道,隐居在药铺里,家里种植了海棠。他在海棠树上建造木屋,引领客人攀登,在里面喝酒玩乐。宋人陈思还编撰了一部《海棠谱》,专门汇集与海棠有关的诗句、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