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而无用”的出版故事何以如此动人

2022-04-20 08:34亢姿爽
出版人 2022年4期
关键词:杨师傅纪录片译者

记者|亢姿爽

《但是还有书籍》2 收官,豆瓣9.4 分,b 站播放1763 万次,我们找导演聊了聊。

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上周正式收官,这部以书为题材的纪录片延续了第一季娓娓道来的基调,记录了形形色色的爱书之人——有退休三十余年仍每日准时乘公交去南京图书馆的版本目录学家沈燮元;有还债十年也要闪光的“天才”漫画家赵佳;有隐身在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社恐”译者马爱农;有执着于发现原创处女作的出版人涂涂;有游走于铁轨、工事与大雪边缘的东北作家班宇;也有为考证《海错图》在海鲜市场“历险”的张辰亮……这些爱书之人是作者、译者、编者抑或是图书的守护者,齐聚在《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中与观众相遇。

也正是因为真诚、温暖、缓慢的讲述,尽管第一季珠玉在前,第二季仍在豆瓣获得9.4 的高分,b 站播放量高达1763 万次。在收官之季,《出版人》特邀《但是还有书籍》总导演罗颖鸾女士聊一聊台前幕后的故事。

您和您的团队做书籍类纪录片的初衷是什么?

我们是一个与书很有缘分的团队。2018 年,我们拍摄了纪录片《书迷》,策划这部纪录片的是叶深导演,他也是带我入行的人。叶导以前很喜欢收藏二手书,当时想做一个跟这方面有关的纪录片,所以有了《书迷》。之后,我们的团队在招人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招一些跟我们气味相投的人,所以大家对书都很感兴趣——也包括我自己——我最初是想从事跟文字相关的工作,像记者、编辑之类的,也没有想过会做纪录片,现在等于是用另外一种形式与图书发生一些关系。

《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的拍摄对象是如何寻找的?

说几个有代表性的吧。最先出镜的沈燮元老师是第一季的拍摄对象俞国林老师推荐的。当时俞老师跟我们说,96 岁的沈老依然思维敏捷,走路爬楼梯都很利索,他每次去南京都要跟沈老喝两杯小酒。后来我们去见了沈老,发现他比我们想象中更好玩。

久美是分集导演调研出来的。拍摄公益图书馆的时候考虑过“有为”图书馆,缘起是创始人把创办“有为”图书馆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叫作《回家乡建一座图书馆》,“有为”在县城里,分集导演想找一个更偏远地区的乡村,在跟“有为”志愿者聊天的过程中,志愿者给他推荐了一个网站,上面有各种各样的乡村图书馆,他当时看到了草原上的“纳朗玛”图书馆,风景很美,跟久美师父聊了以后被打动了,所以更希望拍摄这个故事。

译者主题中马爱农老师是哈利·波特的译者,当时我们有一个执行制片人是“哈迷”,他说我们可以拍摄哈利·波特的译者,从大众传播的角度,马老师翻译的作品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加上本身翻译的水准很高,就确定了下来。

老一辈的翻译家我们选择了杨武能,当时也考虑过很多翻译家,像《追忆似水年华》的译者周克希、翻译过很多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译者荣如德,翻译了加缪等法国作家的译者柳鸣九等,他们的年纪都比较大了,身体都不太好,所以不适合拍摄,挺遗憾的。后来我们就选了杨武能老师,他特别可爱,“走路就要听摇滚”。

第四集出版人中的老六其实从第一季的时候我们就找过他,直到这一季他才答应。杨师傅是有一次聚会很多出版圈里的编辑、作家齐声推荐的。没过几天刚好有个豆瓣友邻传了一张吴彦祖的照片,说长得像杨师傅,于是我就去搜了杨师傅的照片,发现年轻时杨师傅长得惊为天人。之后了解到他做了很多音乐艺术类的图书,叶深导演也收藏了很多,像詹姆斯·伍德、安吉拉·卡特的书,很多都是他出的,看过他的一些报道后,觉得他身上的气质我们都挺喜欢的,人很真诚。

在拍摄过程中最让您难忘的人物是哪个?

我自己跟拍的故事感受会更多一些。第一季图书馆中,拉姆这个故事拍摄的时候让我挺难受的,这个人物是没有预设的,是在拍摄过程中浮现出来的。她当时坐在那里,说自己很没用。我在旁边听到这句话其实非常难受,然后也有一些共鸣。

小时候都会有一些这样的迷茫,不知道自己读的书到底有没有用,对她来说,因为家里本身的条件不是特别好,肯定是更难的,然后藏族偏远一点的孩子普遍觉得读书很没用,还不如去打工赚钱,这个故事是印象比较深的。

还有就是沈燮元,每天都要跟他“斗智斗勇”,他不懂纪录片,有时候要哄着他拍摄一些场景画面。跟拍沈老喝酒那次,他有点喝醉了,突然站起来大声吼了句“万里长城永不倒”。

涂涂很温柔也很会讲故事,因为时长有限,片子里有很多内容没有放进去,比如他家里收藏了上千册的跟民间文化相关的书,他给我们读里面的一些民间歌谣时,觉得很动人。其实除了《秋园》,他的每一本书背后都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像《聊斋汊子》是民间文学作家董均伦和江源夫妇花了一辈子时间在山东各地搜集到的一些民间故事的合集。他们因为忙于搜集这些故事,对女儿都很少照顾。当时涂涂联系了他们的女儿想出版这本书,女儿说“只要你们愿意出版,哪怕不给钱都行”,因为她知道这是她父母的心愿,尽管家里条件没有那么好,还是一再跟涂涂说如果出版社太穷的话,没钱也可以。这本书之前出版过一次,但是没有再版,涂涂签下来时江源还活着,女儿怕这个消息会让她母亲太激动就一直没告诉她,后来也告诉了,但是这本书做了四年才出版,江源没等到就去世了。

在《出版人的日与夜》这一期中很多重要的转折点,除了杨师傅离开上河卓远,老六库房搬迁也实时地跟拍到了,一般一个人物的拍摄周期有多久?

老六的仓库搬迁是2020 年6 月6 日,是他的幸运数字。那时候第二季立项的流程还没走完,是抢拍的,也是第二季的第一次拍摄。因为老六是我们一直想拍的人物,刚好又遇上他库房搬迁的这个重要节点,我们就觉得一定得拍,刚好就去南通拍了。

一个故事大概一周。外地的我们就会连着一起拍,但是如果在北京的,有重要的事情发生或者有活动的时候都会去拍一下。

您拍摄的这两季以来接触了大量的出版从业者,您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哪些共性的特质?

他们普遍比较清苦,跟我们差不多(笑)。工资不会特别高,他们本身入这行可能对物质需求就没那么高,更满足于精神上得到的快乐。

有没有哪些误解是您之前作为读者存在但在深入了解出版行业后改观的?

我之前对腰封有很深的误解,觉得很鸡肋,后来明白了腰封存在的意义,所以在第一季第一集里,有一个场景是朱岳和几个年轻编辑在讨论腰封,这是有意而为之的,希望借此引起观众对于腰封的讨论。所以我特意留下了那段对话,希望借朱岳之口,让观众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腰封的意义。

另外,虽然之前也知道出版行业苦,但是不知道会有那么多鸡零狗碎的问题。后面关注了豆瓣上的一个账号“重版出不来”(现已注销),才发现有那么多细碎的小问题。通过杨师傅也会对出版有一些不一样的认识。比如他说现在很多出版社去搞房地产,靠投资地产维持出版社的生计。杨师傅自己出了很多冷门书,一直进展得不太顺利,他自己还是觉得一些文化产业是需要被“包养”的,需要一些来自政府或者企业资金上的支持。

纪录片是怎么去挖掘这些人物的性格和特色的?

我们拍摄之前一方面是会去搜集大量他们的报道,看他们做过的书,有一个前采的过程,大致了解这个拍摄对象,对他本身的性格方面有一个认识。在拍摄之前会有一个拍摄大纲,列清楚大致要拍摄到哪些内容。但有一些情况是随机遇到的,比如杨师傅离开上河卓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后,根据素材我们会再重新写一版稿子,大致是这样一个流程。稿子出来后我们会先剪辑一个版本,然后反复地去调试,不断地修改。

第二季较上一季而言做了哪些改变与突破?反馈如何?是否有继续拍摄第三季的计划?

在风格上还是延续了第一季娓娓道来的、比较慢的调子。第一季的时长是30 分钟,有些短,很多人都反馈说浅尝辄止。这一季我们就增加了时长,有几集超过了40 分钟,更多地照顾到故事深度,会挖掘每个人不同的侧面。第一季我们还是有一些遗憾,有几集的故事稍微有所欠缺,但这一季的水平相对平均,每一集的导演都很年轻,也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

同时,我们收到了一些拍摄对象的反馈,比如《秋园》的销量增加了,在排行榜上也上升了20 多位,我们很开心也很愿意帮助他们多卖几本书。有机会还是希望继续拍第三季,目前播放量和口碑还不错,b 站那边也有意向,但是还没有具体聊。

您希望《但是还有书籍》能够创造怎样的价值?

希望纪录片里的这些人被更多人看到。我们拍摄的人物身上是有一些共同的特质的,简单来说就是包慧怡引用毕肖普的那句话“忘我而无用的专注”,在现在这个一切都追求流量的很功利的社会中,他们身上那种缓慢的、无用的气质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希望大家能看到这些人物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去思考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成功的路径和标准不是单一的,像顾晓军,他可能对物质要求很低,但精神非常满足,像编辑这个群体,他们的存在也是反功利的,拍摄出这些人是可以引人去反思的。也希望这些故事能够打动观众,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回自己曾经读书的愉悦感,重新拿起书本开始阅读。■

猜你喜欢
杨师傅纪录片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空调越修越坏,谁来赔?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