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倘若心中有“贼”,则容易灵魂被“俘”、思想被“腐”、气节被“劫”、情怀被“盗”。倘若“贼心”不死,轻则干一些见不得人的事,重则自毁前程、害人害己。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年轻干部要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在今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國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他语重心长的一席话,饱含殷殷期待,促人深思。
“心中贼”是一个可怕的东西
据了解,“心中贼”就是对事物认识的各种思想偏差、各种私心杂念和贪欲。一个人心中想什么、怎么想,往往影响和决定着做什么、怎么做。
“心中贼”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会到处捣乱。事实证明,倘若心中有“贼”,则容易灵魂被“俘”、思想被“腐”、气节被“劫”、情怀被“盗”。倘若“贼心”不死,轻则变得偷偷摸摸,干一些见不得人的事,重则自毁前程、害人害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伊犁州分院的地力白尔·阿泥瓦尔说:“身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每个人都会有私心杂念,都会有‘心中贼。如果守不住本心,心灵家园很容易被它占领。这就需要我们时刻警惕、严加防范、大胆破除。”
一些东窗事发的腐败分子不约而同地自我解剖:“在与形形色色老板的接触中,内心逐渐失衡。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过得清苦?凭什么老板们赚钱那么容易?类似问题堆积久了就会变成心魔,进而不断侵蚀思想防线。”
欲望太强会让人心烦意乱,直至扭曲变形、堕落变节。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年轻干部相对涉世不深,欠缺经历和经验,更容易被“贼”惦记、被“贼”光顾。因此,防“心中贼”、破“心中贼”更加重要。
怎样破除“心中贼”
为什么破“心中贼”难?因为,它是人心与生俱来的。因此,破“心中贼”要勇于跟“贼”搏斗,直至将其从心中赶出去。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难免有“心门”没关严、关实的时候,或多或少溜进过“贼”。心中有“贼”不可怕,可怕的是麻木不仁、熟视无睹。更可怕的是,任其潜滋暗长、恣意妄为。应当保持警觉,经常注意“捉贼”,勤掸“思想尘”,及时进行思想“大扫除”。如此,歪点子、坏办法、馊主意就没有藏身之地,私心杂念、贪欲就没有滋生蔓延的条件。
破“心中贼”,根本在于心正、守正。“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有大目标、大追求,笃定前行、矢志不渝,关好自己的“门窗”,才能不给各种“贼”可乘之机。心正、守正,也就没有破不了的“心贼”。古人言:“寡欲以清心。”少一点儿私心杂念,则多一份公而忘私;少一点儿个人欲望,则多一份超然洒脱。要让心灵成为清静自在的乐园,而非欲念深重的泥潭。从某种意义上说,少私寡欲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修为,更是破“心中贼”的重要法宝。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中贼”是每名年轻干部必须时刻警觉并努力驱赶的“魔”。广大年轻干部要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方能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人民日报》)080E74EC-1A1B-4510-9581-E492F56D90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