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美育意识,在“智美并举”理念下推进课堂教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将美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能够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发掘美育契机,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美、品味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构建高中语文“智美并举”的特色课堂。
一、寓美于声,探索语文课堂的声韵之美
朗朗书声是语文课堂一道无形的风景线,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篇目文笔优美,内容丰富,其中有很多适合朗读的篇目,尤其是诗词内容所占比例明显增加,这更增添了语文课堂的“声之美”特色。譬如在学习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课时,学生最喜爱诵读的就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一句,朗诵中声音抑扬顿挫,情感喷薄而出,将青少年的豪情壮志挥洒在颇具气势的诵读中,不但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情感共鸣,而且还能以声寄情,品味其中自信、坚定、意气风发的积极情感。朗朗书声将语文课堂的氛围烘托到极致,而声情并茂的朗读也将学生的“少年意气”生动地烘托出来。
此外,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感悟文学作用中特有的声韵之美。如在学习白居易《琵琶行》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古诗情境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古曲《琵琶行》,古诗与古曲相得益彰,让学生沉浸于“枫叶荻花秋瑟瑟”的诗境中。伴随悠扬的琵琶曲,学生更能理解“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是何等意境。在学生理解这首诗的大意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当堂朗读,结合诗意感受朗读时语气、语调、语速的变化,以此感受作者高超的文学艺术造诣,揣摩作者如何用无声的文字写出有声的境界,声音之美会帮助学生拓展语文学习深度,让语文课堂的审美形式更加丰富。
二、寓美于境,探索语文课堂的意境之美
文学之所以有无穷魅力,是因为其中蕴含着深邃的审美意境,而且这种对美的发掘与感悟因人而异,“千人千面,千文千境”生动地表达出语文意境之美的深刻内涵。这种美是精神与文字的交融,是学生主动体会、主动赏析、主动悦纳的结果。所以,语文教师要注重审美情境的发掘,引导学生从文字“透视”其中的意境之美。
例如,在朱自清《荷塘月色》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特定段落作为审美导入,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生动地描绘出荷花的形态,这是一幅全景描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莲叶何田田”的画面。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关于荷塘月色的美景,先有虚拟的情境想象,后有具体的画面配合,这种由虚到实的审美路线符合高中生的思维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接受度。有了“景与境”的铺垫,接下来就是“情与境”的呼应,教师可以设计拓展性问题,如:“作者在文中提到,自己的心绪‘颇不宁静’,引起作者情绪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情绪与作者眼前的景物有什么必然联系呢?”这可以说是审美思维的升级,也就是从单纯的“视觉美”提升至“情境美”,学生会主动思考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生活境遇,在“乱世”中有这样宁静温馨的片刻,这其中的安抚与沉静恰恰是作者寻求心灵宁静的初衷。理解了这一点之后,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意境之美,理解“寓美于境”的审美技巧。
三、寓美于形,探索语文课堂的形致之美
“字词句篇”是语文教学的构成基础,这其中也有深刻的美育内涵。尤其是汉字所包含的书法艺术也在语文教材中有所体现,是传统文化与审美教育的完美结合。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欣赏历代书法名家所撰写的书法作品,在丰富教学的同时,还能拓展语文课堂的审美元素,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之美并不是无形的,而是蕴含在多个角度和多个层面中。
同时,语文教师还要引领学生主动探索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闻一多语)。具体到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课教学,这首现代诗就具有典型的“三美”特点。首先,音乐美体现在隔行押韵中,如“来、彩”“娘、漾”“摇、草”等,因为韵脚和谐,所以,读来有特殊的音律美感;绘画美体现在作者描绘出一幅淡然的康桥美景:夕阳、金柳、青荇、榆荫、星辉等意象形成了强烈的画面感,同时也各有意态;建筑美体现在这首诗参差错落的段落结构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整首诗消除段落之后的格式,并对比原有的短句错落格式,这时学生就会发现,原来短句成行形成了诗歌特有的节奏,也让我们的视觉体验更加美好。总之,探索语文课堂的形致之美有利于“以形如境”,启发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学审美方法。
四、寓美于理,探索语文课堂的理性之美
语文是一门感性色彩浓厚的学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门学科缺乏理性色彩,而引领学生发现语文课堂的理性之美,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学的理性色彩,这样才能形成完善的文学审美思维,避免学生在审美认知中出现偏差。
例如,在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时,教师一方面要引领学生体会作者在国破家亡后无处排解的悲凉愁绪,同时还要从理性角度理解其中的“逻辑布局之美”。这首词之所以给读者以美的感受,是因为她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将“景、情、境、言”合而为一。首先从回忆往事切入,雕栏玉砌虽在,但是故国已经不堪回首,这满腔愁绪化作一江春水,绵绵远去没有尽头。这是“由总到分、由整体到局部、由远景到近景”的创作技巧,从而构成有条理、有逻辑、有层次、有景别的审美空间。理解了语文课堂的理性之美,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技巧,提高语文美育的实践价值。
五、寓美于行,探索语文课堂的创造之美
学科美育的目标在于启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懂得欣赏美到主动去创造美,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审美教育的进阶目标。教师要依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尤其是通过写作的方式强化学生对美的发现、感悟和创造能力。譬如“每日百字美文”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百字左右的小美文,可以记录自己看到的美丽事物,也可以诉说自己美好的心情,或者记述自己美的发现和创造。每天一百字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却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和练笔习惯,主动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样的形式真正体现出“寓美于行”的原则,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实践中,锻造学生“文笔之美”的同时,还会让学生发现“生活之美”的价值。
“寓美于教,智美并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智育与美育并举,将美育渗透于智育的全过程,这样才能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在语文美育中,教师要密切结合学科特点和课堂特色,以学生听得懂、学得透、行得通的方式开展审美教育,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培养学生善于钻研、善于创造的优秀品格,在美的熏陶和启迪下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