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
说起来也算不上什么奇迹,但足以让这支球队在当地拥有名气——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张盘小学,不过200多个学生,2017年才成立足球队,至今已拿了14个女足冠军。
然而在2019年以前,他们连个像样的练习场地都没有。从一开始,这支村小女足就是野生的植物,贸然破土,却格外茁壮。
玫瑰的种子是5年前种下的。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张盘小学就是一所普通的村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只有一栋3层的教学楼,还得和张盘初中共享操场。2015年,张盘初中撤点并校,做了大半辈子体育教师的梁耀武成了张盘小学的体育教师。他练田径出身,今年60岁,讲话中气十足:“张盘村的女生体育好,可以算得上一种传统。”
上世纪80年代,梁耀武发现学校里有不少女生能跑能跳,就组织她们练田径,逐渐在市里小有名气。到张盘小学工作后,梁耀武上体育课时发现了几个“好苗子”,就把三、四年级的7个女生组织起来,先练跑步,这些孩子进步很快。
他琢磨,如今练田径“出路不好”,就向校长宋海波提议,得“跟上时代步伐,响应国家号召,练足球”。宋海波说,“咱先试试”。
2017年上半年,张盘小学的足球队里只有之前练过田径的7名队员。那时学校只有一块“土操场”,中间镶嵌着两个平行的“半块”水泥篮球场。学校总务长张灿波找来施工队,投入2000元进行场地硬化。他不知道去哪儿买标准球门,就到市场上买来一张球网,按照网的尺寸买来几根钢管,焊接了一个球门。
校长宋海波则到处打听,最后请来一位真正的足球教练。这位教练叫李雷,85后,从小练足球,后来作为特长生进入河南科技大学。2016年,他和一群爱好足球的年轻人成立了足球俱乐部。
李雷和宋海波一拍即合,“职业的路是很残酷的,如果为了练球不好好学习,将来没踢出来,到社会上找不到好工作,生活压力大。”在“过来人”李雷看来,校园足球才是足球的土壤和未来,“让每个孩子学会踢球、喜欢足球,哪怕他踢得不好,哪怕他干别的行业,未来他都可能教下一代踢球,这样中国足球才会后继有人。”
他的加入让训练步入正轨。很快,“张盘小学校园足球办公室”成立。5个成员分工明确,校长宋海波统筹全局,梁耀武负责球队组织和体能训练,李雷制订训练计划和比赛临场指挥,总务长张灿波负责后勤保障,教导主任王营科则负责给小球员“补文化课”。
那年暑假,球队已经拥有12名队员。宋海波希望能吸引更多孩子,面向全校招募,组织假期练球,一下来了40多个学生,有男有女,不同年级。“足球比田径有意思”,梁耀武发现,很多家长在外打工,孩子愿意假期来学球,“能有小伙伴一起玩”。
宋海波没想到,等到秋季开学,自己就被泼了一盆冷水——参加暑假训练的学生没来,12名队员也不见了。“为啥不练了?”宋海波挨个问家长,大多数人“害怕耽误孩子学习”,也有人怕孩子摔伤。
队员们已经升入四年级,在大部分家长心中,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才是孩子们的出路。宋海波组织开了3次家长会,讲政策、讲好处:“国家对足球非常重视,大学都已经开始招足球特长生了,咱也可以通过练球让孩子们走特长生这条路,照样可以考上好大学。”“最起码通过训练增强体质,磨炼意志。而且身体好了,也不会生病了。”
家长们挨个被说服。在停摆了十几天后,足球队恢复训练。
“足球不像田径投资少。”梁耀武说,村小要发展足球,经费是绕不过的一个坎儿。张盘小学的经费主要来自上级拨款,发展球队的钱,是从学校的办公经费和维修资金中“抠”出来的。
队员扈佳凝记得,刚开始练球时,她们连一人一个足球都无法保证,器材室空空如也,摆着几个塑料锥桶。练了一段时间,有的足球破了皮,内胆都露出来了,也得继续用。
在一次训练比赛中,梁佳琪在抢球时迎面撞上队友,重重摔倒在水泥地面,胯部淤青,缓了一分钟才起来。梁耀武把她送回家,晚上不放心又去探望。家长心疼得不得了:“我们不敢练了,下次摔骨折了咋办?”
小学组的比赛是5人制,场地加上缓冲区要800多平方米,铺最便宜的塑料草皮也要3.5万元。宋海波先是找到村里,村支书挤出1万元经费给了他。这位校长又召开教代会,最终形成决议,“校足办”的几个老师先把钱垫上,学校分两个学期把2.5万元付清。
历经了一年的练习与磨合之后,球队碾压式夺冠,蝉联了县长杯冠军。宋海波下决心,一定要花大力气发展校园足球。队员们训练做急停变向等动作时,简易的塑料草坪保护不了脚踝,球速也与正式比赛中的不一样,宋海波想,得修更好的足球场。
8人制足球场占地2400平方米,总预算要40万元。宋海波到处“化缘”,加上球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2018年11月,孟津县教体局和平乐镇政府筹资40万元,球场建成了。
当时已经入冬,“农村孩子从没见过这么美的场地,一跃扑倒在草坪上,打滚撒欢。”宋海波看着直掉眼泪。
这年年底的校园足球市长杯总决赛上,张盘小學女足以绝对的实力获得总冠军,打破了洛阳市组织校园足球联赛以来“冠军不出市区”的历史。
2019年1月,张盘小学足球队靠洛阳教育部门、学校和队员家长凑出机票钱,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青少年足球冬令营。第一次坐飞机的孩子兴奋又无措,当空姐推车分发飞机餐时,几双小手不敢接,几双眼睛直直地看向李雷,他赶紧解释,这是免费的。
开幕式上,其他各代表队穿着崭新的羽绒服,张盘小学的队员身着各式各样的花棉袄。主办地二连浩特市冬季特别寒冷,比赛被安排在室内进行。张盘小学女足队日常穿的橡胶底球鞋在室内场地打滑,对手们则穿着几百元一双的室内场地专用鞋。李雷临时给每人买了28元一双的回力鞋,“别看他们装备好,咱们小米加步枪一样能赢。”
经过9天角逐,张盘小学击败了包括蒙古队和俄罗斯队在内的所有对手,进球38粒,仅失一球,夺得了U12女子组冠军。
这是球队历史上获得的最有含金量的一个冠军。比赛全程在内蒙古电视台足球频道直播,张盘小学有两场比赛被播出,张盘村轰动了。
归来的老师和队员受到了村民和家长的热情欢迎。有家长开车到洛阳机场接机,还准备了横幅和鲜花。宋海波说,当时真的有中国女足载誉归来的感觉。
为了备战2019年省长杯,张盘小学女足把周末都用来训练和打友谊赛,晚上也加练到很晚。新球场有6个照明大灯,每个功率6千瓦,晚上训练开2小时灯,光电费就要几十元。
训练艰苦,一些吃不好的小队员营养不良,脸色发黄。老师和教练从家里带来锅、灶具,在食堂给她们“开小灶”,大家坐成一排洗菜、择菜,李雷负责掌勺。
7月,省长杯开打。老师们每天买牛肉、大虾、香肠给孩子们。熟牛肉六七十元一斤,每天只能买2斤多,切成薄薄的片,分给10个队员,老师一口都舍不得吃。
队员聂梦涵家里困难,张灿波每次偷偷给她多留一份营养餐。此时已经放暑假,学校财务封账,这些开支都要靠张灿波先垫付。
决赛上,张盘村几十名村民驱车40公里到现场为孩子呐喊助威,最年长的拉拉队员75岁。
现场人山人海,面对这样的大场面,有队员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兒放。最终她们输了,李雷安慰队员:“有赢就有输,总结教训,这会儿哭不是坏事,不希望你们长大了哭。”
尽管输了比赛,但这支村小“玫瑰”难掩“铿锵”气质——能吃苦,敢拼命,“下雪天组织训练,她们把雪扫到一边照样练。最冷的时候,手上的冻疮直流水。”
张盘小学的“初代”女足面临毕业时,足球给了她们更多的选择。队员梁佳琪加入了福建女足,已入选中国女足U14国家队。在母亲眼中,女儿训练从不请假,受伤了也从来不说。另一名队员宋佳琪现在效力于江西女足,已经是国家一级运动员。
除了专业队,更多队员继续在校园足球的路上奔跑。省长杯比赛结束后,扈佳凝和几位队友获得了进入洛阳市东方二中就读的机会,也成为该校女足主力;去年夏天,王一好入选河南校园足球最佳阵容,进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武汉分营,被评定为三级运动员。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朵小小的玫瑰。教育系统加大了投入力度,电视台来宣传报道,爱心人士也捐款捐物。学校的经济状况在逐渐好转,为队员们解决了装备的问题,减轻家长的负担。
“村小能力有限,如果音乐、美术、科技啥都想发展,可能啥都抓不好。抓住文化课不放松,发展校园足球创品牌,赢得家长们的信任。”宋海波欣慰地看到,自己对学校发展校园足球的设想,进入了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