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

2022-04-20 07:44李丽姣
海外文摘·学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词汇特色文化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频繁往来,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展开了紧密的对话与合作。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力量,也应使本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特色词汇作为文化的载体,是世界了解中国的有效途径。因此,如何正确翻译中国特色词汇值得每一位译者深入思考。本文将重点研究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思考如何传递词汇背后的文化信息,以期为其他译者提供参考。

随着全球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世界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往来日益密切,语言早已相互融合,不断衍生、发展,形成具有本国特色,又极具国际视野的新词、热词。在此背景下,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其重要性毋庸赘述。高水准的翻译能够弥合中西方文化差异,准确传达文化信息内涵;糟糕的翻译则会引起文化摩擦,不仅无法实现有效沟通,反而适得其反,造成国家冲突和争端。因此,放眼全球,在全球化视阈下研究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也催生了许多承载着本国文化信息的新词汇。这些文化负载词,扎根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政治、经济发展壮大的产物。可以说,它们是中国向世界展现民族风貌、大国风采的一面镜子。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有利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舞台,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正确、客观、辩证地看待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

1 中国特色词汇的含义及分类

中国特色词汇,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表达中国文化中特有事物而发明、创造的用语。它们蕴含着中国千百年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只适用于中国的历史形态、制度国情。

中国特色词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体育娱乐、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范围广泛,类别多样。它们体现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兼具民族性、历史性、人文性等特征。根据社会主义特色、时代背景、文化内涵,大体将中国特色词汇归纳为三类。

1.1 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词汇

中国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政治方针、经济政策、还是文化制度,都体现了强烈的社会主义色彩。中国特色词汇直观地反映了我国政府以百姓为先,关注民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三个代表”“一国两制”“南水北调”“西部大开发”“安居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我们始终在坚持不懈地探索,以科学、合理的方式管理国家、发展经济,如:“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生活”等。

1.2 具有中国文化信息的词汇

英国语言家萨丕尔强调语言和文化的联系。他认为,“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它是来自决定我们的生活结构的信仰和习俗的这个社会遗传集合物。”[1] 中国特色词汇植根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汲取了大量的精华和养分,承载着中国人的智慧。

文化信息词汇丰富多样,涉及历史、民风、习俗、宗教、饮食等,如:“风水”“太极”“八卦”“红包”“阴阳”“红白喜事”。这些表达为中国文化所特有,独一无二,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富足的精神生活。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我们也在提升精神文明,在較高的层次上享受文化生活。

1.3 具有时代背景特色的词汇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历经了旋风式的发展。经济的突飞猛进、科技的异军突起、国力的日益壮大,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不断衍生大量的新词,如:“高铁”“黄金周”“全民运动”“小康社会”“义务教育”。这些新时代背景下的热词,富有时代特色,新颖、潮流,对原有的语言体系形成了补充。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一些网络用词不断涌现,并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耳熟能详、信手拈来的生活用语。某些词汇已成为特定事物或现象的代名词,被大家广为接受,甚至被官方认证,如:“追星族”“粉丝”“双十一”“单身狗”。在2019年爆发新冠疫情后,网络虚拟经济持续走红,带货直播已成为当下的流行趋势。“直播间”“带货”“拼单”等时髦热词已走入寻常生活。

2 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原则

中国特色词汇是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不同时代背景所孕育的成果。然而,中西方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无论是政治制度、经济属性、思维方式,还是历史文化、社会习俗,都截然不同,这将直接影响国外读者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因此,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必须充分考虑政治性、时效性、正确性,这便要求译者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确保译文准确无误,同时要提高政治敏锐度,具有政治思维和逻辑。

2.1 政治性

中国特色词汇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色彩,反映了我国的方针政策、政治立场,代表的是中国政府的治国理念,因此在翻译时要字斟句酌,不容有失。

例如,翻译界早期曾将“改革开放”翻译为open-door policy,虽然从语义上也能表明中国开放国门,走向世界,但不免会令人想起曾经屈辱的历史。清朝被迫打开国门,割让口岸,忍受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两种开放大相径庭,一种是丧权辱国的被迫开放,一种是积极主动的对外合作。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将“改革开放”定为基本国策,双管齐下,对内深化改革,寻找弊病;对外实施开放,吸收借鉴。基于这种理念,“改革开放”应译为“reform and opening-up”。

再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曾谈及两个一百年目标,要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伟大复兴”在不同的译文中存在多种表达方式,“great revival”,“great renaissance”,“great rejuvenation”。这里所提及的“复兴”指的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根据这个含义,显然只有“great rejuvenation”是最为恰当的翻译。《牛津词典》将rejuvenation解释为:the phenomenon of vitality and freshness being restored,即恢复活力,这和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复兴”一脉相承。BCC1C276-DA1E-40AA-BF21-0C37DABB7D23

由此可见,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必须充分考虑其政治性,要符合国家的政治立场,否则就会引起误解,甚至被曲解。

2.2 时效性

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进步都会推动中国特色词汇的发展。因此,它们的含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代背景而发生相应改变。

“一带一路”曾被译为“One Belt One Road”,借鉴了丝绸之路Silk Road的翻译方式。但是,新时代背景下的“一带一路”不再单纯指对外贸易道路,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的一个成功的倡议。因此,原先的译文早已过时,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和外文局正式确认“一带一路”的正确翻译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直播是一种常见的播出方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直播的意义更加丰富。它不仅指电台直播、电视直播,还可以指网络直播,人人都可以成为直播的發起人。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虚拟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直播带货”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无论是淘宝商家,还是个体用户,都可以通过直播进行交易。“直播带货”顺势而生,被译为“live stream sales”。

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应顺应时代潮流,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意义,以便被国外读者所理解。

2.3 正确性

中国特色词汇是弘扬中国文化、树立中国形象、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有力武器,任何的错译、误译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确保译文的正确性是译者的首要任务。

“风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元素,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曾有人根据字面意思,将“风水”进行拆分,译为“wind and water”。但在中国玄学中,“风”指的是元气和场能,“水”指的是流动和变化,强调的是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如果仅以自然界中的事物来代表,无法突出中国古人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理念。

新闻报道经常会使用“中国大陆”这种表达方式来指代中国内地,但部分西方媒体则别有用心的将其译为“Mainland China”。由于历史等特定原因,外国人经常将Taiwan,Hong Kong,Marcao和China并列,将其理解为“内地”,因此“mainland China”有分裂中国领土主权的嫌疑。中国虽然在政治上实施两种制度,但却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国家主权不容质疑。

中国特色词汇的正确翻译,意义重大,关系着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甚至关系着领土主权的完整,不容忽视。

3 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

在全球化趋势和背景下,各国加快步伐,扩大文化输出,企图在增强经济实力的同时,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词汇是中国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的集中体现,折射出我国在改革开放历程中所取得的瞩目成就。如何通过中国特色词汇,实现与外国读者的有效交流,这依赖于译者的正确翻译。通常来说,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注。

3.1 音译法

音译法就是采用汉语拼音或相似的发音来进行翻译。中西方文化差异显著,这便产生文化空白现象,因此导致中国特色词汇无法找到对应的表达。这时采用音译法便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文化特征。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工具,本身就是在不断的吸收借鉴,以此来发展原有的语言体系。因此,通过拼音来进行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也能够帮助中国文化负载词融入英语语言和文化中。

例如,太极(Taichi),麻将(Mahjong),功夫(Kungfu),叩头(kowtow),粽子(zongzi),这些事物是中国所特有的,是鲜明的文化符号,采用音译的方法,能够充分保留其文化特色。拼音也是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基础,简单直接的音译方式,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从而促进了中国本土文化元素的对外传播。

3.2 直译法

中国特色词汇是基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国情制度、民俗风情而创造出来的,在形式和意义上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直译法既能够保持形式的完整,也能确保文化信息的传递。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文化内涵,都能忠于原文。

“希望工程”是中国共青团团中央和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的一项社会公益活动,意在援建小学,救助贫困儿童。这个活动创办的初衷就是为了传播希望,带去光明。因此,直译为“Project Hope”充分体现了它的意义所在,用心浇灌希望的种子。

再比如,“纸老虎”是中外人民耳熟能详的词汇。毛泽东的著名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解放军对胜利的决心和对敌人的藐视。翻译家余光生曾用“scarecrow”来代指“纸老虎”,这显然并不合适。“scarecrow”意为“稻草人、威胁物”,而“纸老虎”强调的是“纸”,“美帝国主义只是表面的强大,暂时的强大”。后来,毛泽东提议将“纸老虎”直译为“paper tiger”,保留了老虎的意象,也体现了它的内涵意义,从而将毛泽东思想推广到了全世界。

3.3 意译法

意译,即不受源语形式的限制,而只注重语意的表述和传达。相较于直译法而言,它是一种“动态对等”,只需在表情达意、传递思想方面起到与原文同等的作用,无需逐字逐句地机械转换。中国特色词汇的灵活翻译,能够在尊重西方读者的认知基础上,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传播中国文化,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中国的腾飞和发展。

“农民工”是典型的中国特色词汇,指为了工作从农村移民到城市的群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发展经济的主力军。根据这个定义,“农民工”被译为“rural migrant worker”,既解释了他们的身份,也表明了他们的迁徙路线。又如,在2021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里的“大水漫灌”指的是强刺激。因此,在处理翻译时,应根据它的比喻义,翻译为“strong stimulus”,以便准确地理解中国的经济方针。BCC1C276-DA1E-40AA-BF21-0C37DABB7D23

意译法能够帮助读者弥补相关文化背景的缺失。即使是在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正确理解源语信息,实现沟通和交流。

3.4 加注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底蕴丰厚,为了确保语言的民族特色,在很多情况下需要采用直译或者音译法来翻译中国特色词汇,但却对国外读者的理解造成了不小的障碍。因此,为了照顾读者的理解需要,可采用加注法进行解释、说明。

例如,“三個代表”是中国的重要治国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即人民当家做主。在翻译成英文时,如果直接译为“Three Represents”会失去它的语意色彩,也会使国外读者感到困惑和茫然。因此,译者需要对其进行解释,“It re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most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the orientation of Chinas most advanced culture, an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以便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中国的方针政策,避免误解和歧义。

蹴鞠是古代的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国家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记载着这项体育运动。在翻译时,采用了音译加注,“cuju (ball- kicking)”。这种表达方式直观形象,读者看来自然能够明白,蹴鞠是一项需要用脚去踢的球类体育运动。

加注可以向读者提供相关信息,描绘特定事物的样子,解释特定名词的概念,从而帮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中国特色词汇,获取信息。

全球化的时代里,文化竞争日益激烈。中国特色词汇是中国文化的缩影,也是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的集中体现。这些词汇的翻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中国能否扩大世界舞台的影响力。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必须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清晰的政治头脑,确保翻译的正确性、时效性、政治性。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源语的特征和译入语读者的接受能力,以便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引用

[1] 姜瑞红.文化全球化视角下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6(1):120-124.

[2] 庞宝坤,杨茜.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特色词汇英译研究:以China Daily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4-86.

[3] 伍永晔.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特色词汇英译[J].校园英语, 2019(5):248.

作者简介:李丽姣(1990—),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就职于四川工商学院。BCC1C276-DA1E-40AA-BF21-0C37DABB7D23

猜你喜欢
词汇特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