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信念模式结合信任建立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

2022-04-18 05:40孟燕平夏胜岚王艳玲
全科护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支气管信念依从性

孟燕平,夏胜岚,王艳玲

支气管肺炎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引发的肺泡、支气管壁炎症,属于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好发于儿童[1]。目前支气管肺炎主要通过雾化吸入治疗有效控制患儿病情,改善其临床症状,但患儿年龄尚小,面对陌生护理人员及治疗仪器易产生紧张、抵触等情绪,导致患儿治疗依从性不高,治疗效果降低,不利于疾病康复[2-3]。如何提高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其肺功能康复是呼吸内科医护人员研究的热点话题[4]。健康信念模式[5]是通过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其目的是促使病人改变不良行为,提高康复效果;信任建立[6]是通过护理人员与病人交往,并建立良好信任关系,促使病人主动配合或自愿接受治疗,从而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目前以上两种模式已广泛应用于患儿护理中,但将二者相结合的相关文献尚无报道。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信念模式结合信任建立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2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男35例,女29例;年龄6~14(9.49±1.17)岁;病程3~12(7.38±1.52)d。观察组:男33例,女31例;年龄6~13(9.46±1.16)岁;病程2~13(7.35±1.50)d。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年龄6~14岁;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支气管肺炎;无严重并发症;家长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有沟通能力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全者;合并心、肝、肾疾病者;中途退出研究者。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以一对一形式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宣教,为其讲解治疗方案、饮食、用药、康复锻炼等知识;密切监测患儿心电指标,关注患儿心理状态,患儿出现不良情绪时为其播放动画片、讲故事,以转移患儿注意力;患儿出院后定期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儿用药及康复情况,对居家护理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指导。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信念模式结合信任建立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健康信念模式干预

1.2.1.1 综合评估 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主动与患儿及其家属交谈,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对患儿的理解能力、病情、兴趣爱好、健康行为、心理状态及疾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并为其制订针对性健康信念教育方案。

1.2.1.2 健康教育 主治医生定期开展支气管肺炎健康知识讲座,依据患儿及家属理解能力为其讲解支气管肺炎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案、病情发展过程、疾病转归等知识,并告知患儿不良健康行为的危害及健康行为对疾病康复的影响,为患儿树立健康信念。干预组将患儿住院期间用药、饮食、康复锻炼、呼吸道感染预防、治疗配合、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护理内容制作成绘本和动画片,以提高患儿学习兴趣。护理人员为患儿家长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护理技巧,指导家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患儿树立榜样,促使患儿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护理人员与家长共同对患儿疾病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同时鼓励同病房患儿之间相互鼓励、监督,确保患儿长期保持健康行为习惯[7]。

1.2.2 信任建立 以信任建立流程实施干预。

1.2.2.1 出现 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主动以温柔的语气与患儿交流,尽量多与患儿进行肢体接触,注意动作轻柔。

1.2.2.2 分享 护理人员将自己的工作内容或身边发生的趣事以滑稽、幽默的方式分享于患儿。每日佩戴不同类型的卡通胸针,吸引患儿的注意力,鼓励患儿触摸、把玩,同时与患儿玩简单的搭积木、拼图等游戏。

1.2.2.3 坦诚 患儿住院期间多陪患儿聊天,鼓励患儿积极提出与治疗相关问题并诚恳回答,同时告知患儿当前病情的发展趋势及预期治疗效果。

1.2.2.4 给予及反馈 主动询问患儿需求,对合理要求尽量给予满足,并对患儿的行为及时做出回应,不能忽略。

1.2.2.5 面对面解决问题 密切关注患儿心理状态,出现负性情绪时与其面对面进行沟通,给予患儿针对性心理疏导,并采用积极性语言、肢体抚触等形式给予患儿鼓励及安慰。

1.2.2.6 允许犯错 由于患儿年龄尚小,部分患儿可能喜欢调皮,犯错是在所难免,此时应指导家长避免对患儿进行训斥。护理人员要以和蔼的语气与患儿交谈,使患儿感受到自己被原谅,并承认错误。

1.2.2.7 态度亲和 患儿住院期间每日以温和的语气与患儿交谈,尽量做到语言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多给予患儿鼓励,态度诚恳[8]。持续干预至患儿出院。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依从性 采用Frankl依从性量表[9]对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量表总分为4分,1分表示拒绝,2分代表不情愿、不合作,3分代表冷淡、勉强配合,4分代表主动配合,分值越高表明治疗依从性越好,量表可信度0.883,Cronbach′s α系数为0.902。

1.3.2 临床疗效 经影像学检查显示气管部位炎症消失,无咳嗽、发烧、气喘等症状判定为显效;经影像学检查显示气管部位炎症范围缩小50%以上,疾病症状基本消失判定为有效;检查结果显示炎症程度及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10]。

1.3.3 肺功能 通过肺功能仪检测两组患儿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呼气中期流速(maximal mid 1 expiratory flow rate,MMEF75/25)、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11]。

2 结果

表1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单位:例(%)

表3 两组患儿肺功能比较

3 讨论

支气管肺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气促等,治疗不及时易引起心血管、消化系统等功能障碍,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危害患儿生命健康[12]。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支气管肺炎患儿例数不断增多,已成为患儿家庭的沉重负担[13]。随着医学技术不断进步,呼吸内科医护人员可通过雾化吸入提高药物浓度,改善治疗效果,缓解患儿疾病症状,但患儿普遍认知水平不高,导致其治疗依从性差[14-15]。有关研究表明,提高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促进患儿肺功能早日康复[16]。由此可见,探寻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3.1 健康信念模式结合信任建立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支气管肺炎患儿年龄较小、心智尚未成熟,加之疾病不适症状易引发患儿出现负性情绪,导致患儿治疗依从性不高,进而影响治疗效果[17]。本研究将健康信念模式结合信任建立应用于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信念模式结合信任建立干预可明显提高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此结果与Zhang等[18-19]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原因可能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多侧重于疾病管理及灌输式教育,内容枯燥,导致患儿学习积极性不高,对疾病治疗认知不足,从而影响患儿治疗依从性。本研究通过实施健康信念模式结合信任建立干预,对患儿进行综合评估及健康宣教,可了解患儿理解能力、兴趣爱好、健康行为等,有利于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增强患儿学习兴趣,提高患儿学习效果及疾病认知水平,使患儿认识到遵医嘱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同时可与患儿建立良好信任关系,从而提升其治疗依从性。相关研究表明,提高治疗依从性可缩短病人疾病症状缓解时间,改善治疗效果,促进病人疾病康复[20]。本研究通过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可明显改善雾化吸入效果,提高临床疗效。

3.2 健康信念模式结合信任建立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将健康信念模式结合信任建立应用于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儿PEF、FEV1、FVC、MMEF75/25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此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信念模式结合信任建立干预可有效促进支气管肺炎患儿肺功能康复,此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21]。究其原因:实施信任建立干预中通过护理人员频繁地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与患儿交往,可拉近护理人员与患儿之间距离,并建立信任关系,消除患儿对医护人员的陌生感;健康信念模式干预中通过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疾病认知水平,为患儿树立治愈信心,促使患儿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主动配合雾化吸入治疗,从而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儿肺功能康复。

综上所述,健康信念模式结合信任建立能明显提升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促进其肺功能康复。由于本研究样本量不足,可能与准确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后期会适当增加样本量研究。

猜你喜欢
支气管信念依从性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为了信念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发光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