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元宇宙”思维的独行侠
——北京冬奥会视频记者开创式采访秘籍

2022-04-18 13:06高尚
中国记者 2022年3期
关键词:元宇宙赛场闭环

□ 高尚

很多剧作家都喜欢用记者这个角色打开叙事视角,甚至让记者能够对事件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的确,在奥运会这样的全球重大事件中,前方记者能够最广泛接触到涉奥的各个方面,我们是体验者,也是观察者、记录者。记者虽然不是新闻事件发生的主体,但他们就像人类身体里的酶,可以产生合成和催化的作用。

我的北京冬奥之行,从走进闭环酒店开始。这已经是我的第三个奥运会注册记者经历,并且是疫情下的第二次奥运会,是新华社音视频部唯一一个经历了两届疫情下奥运会的前方记者。

与东京奥运会比,北京冬奥会很好地利用了“酒店”这个环节,这是中国闭环管理“智慧”的体现。把酒店空间纳入闭环管理,完全与社会面隔离,也就是说住在酒店里面的人都是参加奥运会的人。做核酸、安全检查,都在酒店就已经开始,每个人先扫描证件,安检之后才能出门。这是我在北京冬奥会的防疫措施中体验到最特别的一点,通过闭环酒店的措施,大量减轻了赛场的安检和防疫负担。所以你会看到,北京冬奥会的主新闻中心(MMC)有无数个门可以进出。每天上万人进出不用排队,节省了记者的时间。

□ 记者高尚在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做出镜报道。

虽然北京冬奥组委尽量为记者提供采访空间,但北京冬奥会采取了全封闭“双闭环”管理措施,相比能够自由进出各场馆和随意采访的往届奥运会,记者的工作存在很大挑战。世界各地的媒体、参赛人员、工作人员纷纷到来,中国媒体人员,几乎成为他们在闭环里除了志愿者外最容易碰到的群体。

采访秘籍1:见衣着识身份

主媒体中心(MMC)里,有上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涉奥人员,除了媒体,也有各国体育专业人士,比如体育评论员、各国奥委会工作人员、代表团成员等。但这些采访都很难通过官方渠道预约。所以很多记者会采用Ambush形式,也就是随机采访、街头采访。因为我是一个人拿着摄像机,行动非常方便,只要对方同意,把话筒夹在对方身上就可以采访了。而如何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几千平方米的媒体中心,辨别他们靠的就是服装。各国的代表团和一部分涉奥专业人士,都会穿统一的服装,服装上会有国家名字,我对捷克体育评论员的采访就是这样识别后进行的。我们双方在滚梯上擦肩而过,我清楚地看到了捷克共和国,而且看体形比较像体育人士,于是当滚梯到达顶端,我迅速跳上向下一边,开始追。幸运的是,他们在8K巨屏那里停下来聊天,给了我时间。他们果然是高山滑雪评论员,我立刻问是否可以在镜头前聊两句,他们同意了。但采访开始不太顺利,直到我提到,“昨天你们有运动员拿到了金牌是吧?”他们才把注意力放到赛事上,并留下了他们对延庆赛区高山滑雪赛道和雪质的赞赏,这是很难得的素材。

在移动大巴上采访加拿大代表团人员,也是通过衣着来辨别的。颁奖广场的大巴,成了我们采访的福地。因为前往颁奖广场的人士,除了志愿者,就是获奖运动员的团队,两位加拿大代表团成员跳上大巴后我们开心地聊了起来,我举起手机开始拍摄,他们也没有反对,坐在一边的同事王洪流从我手中把手机接过去帮忙拍摄,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采访资料。我还在颁奖广场约到了OBS的技术总监,相约第二天在MMC进行采访。所以记者要多活动于各个空间,即使不能现场采访,但比起闭环外的人,我们遇到的人会更加接近赛事本身,遇到后可以约个时间到有版权的空间进行采访。

采访秘籍2:谈话型采访代替提问型采访

在采访经常遭到拒绝的情况下,可以避开直接提问的方式。我在北京冬奥会期间采访了30多位外籍人士,很多都是从聊天开始的,如果对方看起来有很多东西想表达,你就可以问一下愿不愿意在镜头前说两句,聊天的采访状态更容易拿到采访素材。比如我们参与了元宵节与涉奥外籍人士一起爬长城的活动,在长城上,外国友人们都比较开心,但采访并不顺利,很多人都说公司有规定不能接受采访。

在爬长城的过程中,一个狭窄的过道上,因为采访,人们都被堵在后面不能继续向上爬,我身后一个德国女记者开始抱怨,我就借机和这位德国女记者攀谈了起来,原来她也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这次能来爬长城她也算圆梦了。跟她聊得特别投缘,就开始了录制,她也欣然同意,聊出了很多对北京奥运会发自内心的感想。有趣的是,两位同行听到这位德国媒体在接受采访,话筒也递了过来,他们以直接提问的方式介入,结果这位德国记者又开始抱怨了起来……采访中大家可以分析实际情况,尝试使用正向引导和聊天式采访。

采访秘籍3:不放弃对已有较高热度选题的再挖掘

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在采访各种受阻的情况下,用冰墩墩打破了僵局,成为我们与中外友人共同的话题。一些对采访没兴趣的人,只要一提到冰墩墩,大家都打开了话匣子,于是我就策划了《秀我中国|他们为啥喜欢冰墩墩你可能想不到……》。当时是2月9号前后,冰墩墩刚刚走红,当大家的关注点都还在日本记者怎么带火冰墩墩的时候,我觉得问题没有那么简单,找了几个老外聊,发现他们喜爱冰墩墩的理由非常丰富,更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竟然如此了解冰墩墩。第一个采访的美国人,正在排队,下一个进入纪念品商店的就是他了,他十分兴奋,看着我手拿摄像机主动跟我打招呼,我马上问他喜欢冰墩墩的理由,他说因为冰墩墩擅长各种运动,还上了太空。“上了太空”这也成为老外喜欢它的理由,而不是表面的可爱而已,使我对这个选题的深度增加了一份信心。来自盐湖城的美国资深技术人员接受了我的采访,他说冰墩墩的宇航员外套令他着迷,他还赞扬了中国的航天成就,捕捉到外国人见证中国国力的增强简直超出了我的采访预期,同时他还表达了买不到冰墩墩的悲伤和对雪容融没火表示遗憾,整个谈话非常风趣。

□ 2月20日,记者高尚使用绿幕抠像技术将兰红光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的发稿图片与工作状态同屏再现。

但是采访了5-6个人的时候,我发现如果我街采要剪出节奏,必须要采访15个人以上。但是,那时候很多人都在为买不到冰墩墩而遗憾,纪念品商店里已经空了。这时,我看到邮局里卖的冰墩墩明信片,可爱的墩墩就在每张明信片上展示不同冰雪项目,非常好看。转换思维想想如果我买不到冰墩墩,但能拿到这样的明信片也是一种安慰。于是我花100元买了两套(20多张),每位接受我采访的外国人,都可以拿一张,没想到一张明信片成为采访的敲门砖。有一位外籍人士还说十分感谢,他的孙子一定会非常喜欢这个明信片。通过这种方式,我在主新闻中心和赛场的媒体工作间,采访了20多个外国人,剪辑起来可以进行各种归纳和碎片化的分组,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我们在现场经历的事情,让观众看到了冰墩墩这个成功的文化符号受人喜爱的真正原因。《秀我中国|他们为啥喜欢冰墩墩你可能想不到》制作了中文版、英文版,还在新华社英文全媒体头条进行全球传播。

采访秘籍4:单人采访和Ambush采访的优势

评价一个采访是否成功,一部分是由谈话者本人此刻的心情决定的;另一个原因是谈话的氛围。比较私密的谈话氛围,容易让人聊得深入。

□ 记者高尚用虚拟绿幕和新华社版权图片再现8K/VR“沉浸式”感受北京冬奥会。

由于我是一个人拿着一个索尼卡片机,所以我采访的“动静”很小。一个人行动起来也很方便,随时可以加速,转弯,不用别人配合。虽然一个人采访也会有很沮丧的经历,因为你专注于提问,可能话筒中途没电,或者相机突然停止录制了,但是还会有些珍贵而真实的影像资料留下来。文字记者有时候不愿意带着视频记者,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希望谈话过程相对私密,这样对方更容易打开心扉。视频记者也可以跟老记者学习这些经验。我们的采访最完美的状态是什么?是让对方说出心里话,这需要我们与采访对象建立信任,彼此尊重、理解,并善于正面引导。良好的采访氛围,采访对象的表情也更加真实自然,是视频记者应该学习去捕捉和营造的瞬间。

Ambush采访的优势和魁力在于随机采访的真实感,这种采访的魅力就是对第一反应的真实记录。我跟拍了新华社著名摄影记者兰红光参与的最后一届奥运会,并制作了爆款微纪录片《双奥穿越日记:编号“001”的秘密》。当时采访兰红光,问他是不是退休的这一幕,其实是一次突击采访。闭幕式那天,我从同事那里得知,兰红光快要退休了,我突然明白这几天跟着他去赛场拍摄的无数个段落,为什么看起来有些异样,摄影部的同事也都比较沉默。为什么兰老师很少休息?几乎每场比赛都去拍摄,为什么他会找所有人给他签名……我恍然大悟,这是他参与报道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了!我跑到兰红光的工位,把话筒夹在他身上,开始了如前两天一样的随机采访。兰红光酷爱摄影,现在要离开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心里肯定万分留恋,至于退休的事情,他提都不提。而这时手拿摄像机的我,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我问兰红光的时候,他显然也是没有准备的,他的叹息、停顿、感慨,这些第一反应都被真实记录了下来,这个时刻是无法复制的,也是记者长时间积累,能够助推和“营造”的时刻。

《双奥穿越日记:编号“001”的秘密》之所以成为刷屏爆款,就是那些真实感,朴实地记录两代人之间的几场真实对话,走向各个赛场急促而坚定的步伐,对自己最爱的职业的留恋,对年轻人的嘱咐,这些时刻甚至超越了语言的描述。

采访秘籍5:虚拟拍摄的广泛应用,用绿幕进入新华社的版权图片中

由于这届冬奥会我要承担拍摄《数字人冬奥记者》的系列项目,需要很多在虚拟和现实空间与数字人的同屏画面,我带了一个3米乘2米的绿幕进入闭环的主媒体中心,也就是新华社前方报道团工作间所在地。这是新华社前方报道团第一次出现绿幕。这块绿幕成为我们穿梭在各个空间的法宝。我们用到绿幕制作的片子有《双奥穿越日记:编号“001”的秘密》《秀我中国|总部呼叫2022冬奥赛场梦幻联动》《冬奥的年味:立春开幕吉祥如意》《秀我中国|为什么北京冬奥会是“最沉浸式”的一届奥运会》《秀我中国|“数字人”冬冬展示中国冬奥冠军高光动作》。然而,我们对绿幕的使用没有脱离实景拍摄,大量利用闭环内所有可以拍摄的空间,比如新闻中心外景、前往赛场的路上、奥运车辆内……从这些实景空间穿梭到赛场内的时候再使用绿幕,把人物抠像进入新华社的版权图片中。新华社摄影师在赛场拍摄了大量照片,成为我们宝贵的资源,通过绿幕抠像,我们让这些静态照片通过绿幕前人物的动态变化,仿佛是动了起来(其实照片没动),展示出了一种奇特的效果,人物穿梭于各个赛场,完全没有违和感。

□ 图为2月10日高尚与兰红光前往冰立方拍摄冰壶比赛。(李贺/摄)

但是绿背景的拍摄也是有难度的,需要记者很强的视觉思维,有较好的透视感,要在摄影部的上百张图片中,找到每场赛事适合进行抠像和符合片子主题的图片。在制作《秀我中国|为什么北京冬奥会是“最沉浸式”的一届奥运会》一集中,我体验到了奥运会最先进的8K+VR技术,但是这种技术很难用视频展现,我跟体育部的同事都想尝试突破,但他们也觉得怎么把我们在VR眼镜里看到的全息影像通过二维视频展示出来,这太难了。我思考了一晚上,觉得我可以尝试,于是我找摄影部用鱼眼拍摄的图片,把自己抠像进去,然后给OBS的采访对象写邮件,借用他们的VR眼镜做道具一个小时。于是,我成功用绿幕实现了这就是我在VR眼镜里看到的虚拟空间,让大家与我的视角同步。能完成这个片子,说实话,我内心特别激动。

制作《双奥穿越日记:编号“001”的秘密》的难度,也在于兰红光在赛场的工作我无法使用视频拍摄,我用绿幕把他还原到照片里面,兰红光的照片有2008年的经典图片和2022北京冬奥会的经典瞬间,于是我以空间作为逻辑顺序架构全片,把时间的穿越融合到空间里,用鸟巢和水立方的空间,实现了时间的穿越。

北京冬奥会结束了,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我能够有机会参与两次疫情下的奥运会,这种宝贵的经历让我一生受益。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打开思维进行突破,变“不利”为“有利”,是我在这次冬奥会实现的小小突破。

猜你喜欢
元宇宙赛场闭环
元宇宙中的“孤儿们”?
“元宇宙”照出互联网浮躁(点评)
单周期控制下双输入Buck变换器闭环系统设计
双闭环模糊控制在石化废水处理中的研究
最优价格与回收努力激励的闭环供应链协调
一种基于全闭环实时数字物理仿真的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