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与信任,敲开“新班”学子的心门

2022-04-18 13:38邓鸿璟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9期

邓鸿璟

摘要:中途接手毕业班,想要快速地取得家长的信任、学生的认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家长,用更多的爱去拥抱这个新接手的班级,工作便能收获一个良好的开端。激发学生的内驱力,给学生提供前进的脚手架和平台,才能更好地塑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从而用实效取得学生的信服,打开学生的心门。为此,本文提出五个运作策略:一是闪亮登场,拉近心距;二是目标可视,驱动内力;三是改革作业,提高学效;四是以微班会,重塑班风;五是用心语箱,改善情绪。

关键词:中途接班 ;敲开学子心门;运作策略

在完成了一个大循环教学以后,我又接手了一个六年级的毕业班。这个班的学生整体来看思维比较活跃,语文学习基础也比较好。在期末测试中,全班没有不及格的学生。但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甚至存在以“蒙骗老师”为荣的现象。私下里存在“抄作业”、“倒卖答案”的微信小群。学生还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有选择地抄答案,好让作业看起来更像自己完成的。学生与上一任班主任感情深厚。家长也不愿意看到在小学毕业前夕,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老师都换掉了。接到这样的教学任务,我不由得感叹一句:后妈不好当呀!为此,我更要用爱心与智慧当好这个“新班” 的班主任。我采用的运作策略是:

一、策略一:闪亮登场,拉近心距

闪亮登场先入为主,拉近学子家长们的心距是不可少的且迫在

眉睫。这是因为毕业前夕临时换班主任,这个班主任是强了还是弱了,大部份家长是有识别能力的。为此,在开学初的“大扫除”志愿者招募中,我邀请了迫切想了解新班主任的家长们来一起参与。“大扫除”结束后,我简单又“凡尔赛”地介绍了自己的业绩,表达了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带好这个班级。希望到来的家长能把正能量传给更多的家长。

为了更快地俘获学生们的心,在开学前,我就借助学生证上的照片,基本记住了班上同学的名字。为了减轻记忆的负担,我只记了名,没有记姓。反倒让学生有一种备受尊重的“错觉”。接下来,为了更快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我花了很多时间与孩子们呆在一起,有时跟孩子们热烈交谈,有时坐在角落默默观察。

二、策略二:目标可视,驱动内力

我和孩子们共读名人励志的书籍。看了李开复的《世界因你而改变》,看了美国国民脱口秀主持人崔娃的成长经历《天生有罪》。让名人的成长故事,成为激励学生前进的推动力。利用教室这一堵“会说话的墙”,展出积极励志的人物故事。旨在引导我们班的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也能做到“逆流而上”。同时,指导学生设计专属于自己的分级目标手抄报,贴在教室的墙壁上。鼓励学生向着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不断前进。

三、策略三:改革作业,提高学效

在作业的改革上,我更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自选的空间,能在“作业超市”中选择与自身学业水平相匹配的作业,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验到成就感。我认识到重树信心才是重整学风“釜底抽薪”的解决方法。另进一步加强“错题本” 的运用,现以用好语文“错题本” 为例:第一步:把错误的答案记录下来;第二步:用自己的话来写解析;第三步:借助复习工具书把相关知识点都弄明白,做到触类旁通;第四步:借助练习册或者网络找同类型的习题加强练习;第五步:如果在强化练习时还有“沧海遗珠”的错题,再搜罗到本子里。学生可以自选完成一到五的步骤,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把自己的努力变得可视化,把网络用在“正道”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自然水到渠成。

四、策略四:以微班会,重塑班风

为了尽快和我的“新班”建立起默契。我每天利用早读结束前五分钟,或者下午放学前五分钟,开展微班会,对当天同学们的表现进行简單的点评和引导。此外,班会课上评选每周一期的“封面人物”,鼓励同学们向“本周之星”学习。在课堂上播放父母夸赞孩子的话或朗读父母写给孩子的表扬信,让孩子们体验到“高光时刻”。从而带动更多的孩子一起努力,争取进步。这样,孩子们就能更主动地配合我的新要求,共同营造良好的班风。

五、策略五:用心语箱,改善情绪

毕业班的孩子感觉小学的学习生涯已接近“尾声”;想走进中学的生活,但又不舍得母校的一切;想给母校的老师留下美好的印象,可行为又忍不住浮躁起来。这时他们很需要一个情感的宣泄口。“心语信箱”就是跟老师说悄悄话的上锁信箱。老师每周在固定的时间打开,可以跟有需要的孩子面谈,也可以给孩子回信。我收到过“告密者”的密信,也收到过少男少女的烦恼心事,还收到过“潜能生”灰心丧气的话语。在这个过程中,我与学生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也把很多问题化解在萌芽之中。

总之,想中途接好一个毕业班的方法还有很多种,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妈妈爱孩子,孩子自然也会爱妈妈。”我一直任性地跟学生“走得很近”,甚至成为“忘年之交”。我喜欢跟孩子们平等交流,用我的人生阅历去引导他们,用一些励志的往事去激励他们,尽力对孩子们的困惑去“感同身受”。相信有爱和信任,一定能打开学生的心门。

参考文献:

【1】陈玲.找准切入点,“后妈”也好当——浅谈中途接手毕业班物理教学工作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