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燕
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有优秀专业能力的应用型幼儿教育相关工作者,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与重大的责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相关的专业必修课程在总课程中占比高达75%-80%,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容忽视的重要“阵地”,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需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及招聘考试等相关应试内容的影响,专业课的教学主要侧重于应试的理论内容与技能方面的传授,忽视了高尚思想品德、健全素质人格、教育核心理念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因此加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刻不容缓。
一、“学前教育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分析
(一)“学前教育学”课程定位分析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原则、内容及方法,揭示儿童的发展规律,重点阐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从课程内容来看,“学前教育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儿童观,将所学知识有效应用到教育实际中,贯彻育人为本的理念,增强从事教育事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为成为合格的幼教工作者奋斗。这与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目标: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促进其德才兼修和全面发展不谋而合。
(二)“学前教育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学前教育学课程较为全面的诠释了幼儿教师专业的规范及标准,要求准幼教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等职业理念。在教师的教学情境中,幼儿价值观及正确家庭教育理念的树立将受到教育工作者观念的影响,由此可见,课程思政与“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有效结合能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德育理解于心,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良好师德、构建健康心理品质,在未来教育工作中更好引导幼儿培养正确价值观,在家园合作中帮助家长树立良好家庭教育理念,双向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
(一)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较薄弱
高校专业课程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研究方向及科研论文成果等工作更加关注与重视,因此一些教师忽视了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且认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力军主要是思政课程教师与辅导员,应在政治思修课和大学主题班会上进行,而专业课程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为主。
(二)专业课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
教学资源因存在形式的差异分为显性资源与隐形资源。而思政元素多为隐形元素,藏在专业课程内容的某个章节、知识点背后。因此教师需要多参透专业教材内容、主动学习思政教育、留心当下时事热点,才能更敏锐的掌握与专业教育契合度高的思政元素并灵活运用。由于部分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够强烈,在主动提炼课程思政元素时产生懒惰心理,导致课程思政元素较为单一。
(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高校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时常将思政元素生搬硬套到教学内容中,多采用灌输式讲授法,对其他教学模式探究较少,导致教学过程生硬,变成了学生较为反感的纯理论宣讲教育,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度,导致学生教学效果不理想,未能很好提高其思政素质。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全面客观的教学评价能科学诊断教学的过程,及时调节师生教与学两者的关系,推动课程的高效进行。教师在对学生课程思政学习进行评价时,应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结合,关注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全过程。
三、学前教育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与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思政能力是开展课程思政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为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想认同与思政能力,学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线上、线下的思想教育培训或专题思政讲座,引导教师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是指引学生价值观的导向者,从而加强专业课程教师的思想觉悟。二是构建全员育人的合作体系。高校可为思政课程教师、专业教师、一线教育专家及辅导员搭建长效沟通的平台,组建多学科背景、跨界阅历的信息互享、资源互用、教学互动的课程教学团队和育人共同体。
(二)挖掘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思政元素
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多为隐形教学资源,这需要教师认真梳理课程内容、在学前教育实际工作中主动探寻,将课程中的隐形思政教育元素提炼出来。
(三)采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模式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我们要从传统的知识讲授者变为引导者,提高课程的“到课率”和“抬头率,指导学生正面思考,树立正确的信念。在教学方法上,要避免传统灌输式教学,多采用讨论法、案例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情景表演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其主动性与主体性。
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对学前教育师范生而言,教学对象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幼儿,因此理论联系实践尤为重要。在教学中,高校教师要将思政元素同社会实践相联系,让学生不同角度感知职业的各个方面,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现状,减少未来工作时产生的落差感,同时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行动中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四)进行多维度的教学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评价也应摈弃“分数唯一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院校的评价标准,进一步细化适合本专业课程的评价标准,注意做到结合学生课堂内外的表现与发展,将德育与智育评价有机结合。首先,增加评价的内容和主体,杜绝“成绩决定论”与“教师唯一评”,整合学生在学习认知(学习效果)、情感态度(学习动机与专注力)、交往合作(合作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其次,教师可将评价方式和时间多样化,打破传统“期末考试论”,结合课前内准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课程考试等进行评价,多维度观察学生的表现与进步,及时把控教学成效。最后,合理运用现代信息化工具辅助教学评价。由于受疫情影响,现很多高校推出辅助教学的线上APP,学生可在线上回放授課视频,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测试、课外知识延伸等操作,教师可收集线上教学平台的数据,并对学生学习进度、课后测试及反馈意见等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而根据学生的能力与反馈意见适当调整作业内容与测试难易程度,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