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杏
(伊犁开放大学 新疆 伊宁 835000)
社区教育是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年12月)[1]。近年来,随着社会群体教育需求扩大,覆盖城乡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迅猛发展,社区教育范围逐步从城市社区向农牧区社区延伸,服务对象从城市居民扩展到农牧区农牧民,对满足广大农牧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业已成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人们高度关注。
笔者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围绕牧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目的、频次、方式、收获等方面,对新疆伊犁州直B牧业村先后进行四次调研,在参与式观察的基础上,深度访谈新疆伊犁州直B牧业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致富带头人、牧民等21人次,进行网络问卷调查125人,收回有效问卷106份。调研发现新疆伊犁州直B牧业村社区教育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管理运作、资源配置、作用发挥等方面还有一些不足。本文在调研分析基础上,探讨牧业村社区教育发展对策,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新疆伊犁州直B牧业村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疆特克斯县城西北方向,是以畜牧养殖为主的传统牧业村。全村512户2008人,主要由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等3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占99.3%。近年来,B牧业村先后投入200余万元建成集学习教育、文娱活动、集体议事等功能于一体的群众文化中心和休闲活动广场,用于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牧业村社区教育不仅仅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满足社区牧民终身学习的教育载体,在社会价值观的重塑、社会关系的重构和社会秩序的重建中,也发挥了积极正向的作用。[2]
新疆伊犁州直B牧业村主要以村党支部惠民政策宣讲、县直部门技能培训等推进式的社区教育,和举办文娱活动、入户走访宣传等随境式的社区教育为主[3],B牧业村社区教育呈现出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表现出非常典型的党委、政府主导特征。
新疆伊犁州直B牧业村以贴近牧民、方便牧民为基本原则,围绕育民富民和乡村振兴,通过农牧民夜校、远程视频教学、外出参观学习、“土专家”现场授课等形式,对广大牧民开展法律法规、惠民政策、就业实用技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知识培训,极大丰富了广大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不断满足了他们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
新疆伊犁州直B牧业村社区教育,一是为广大牧民提供了学习平台,提升了广大牧民的受教育水平,弥补了长期以来牧民教育的短板;二是为广大牧民搭建了宣传平台,帮助牧民更多地了解党的惠民政策,走进现代文明生活;三是为广大牧民拓宽了参与平台,培育了牧民参与意识,为广大牧民参与牧区建设和牧区事务畅通了渠道。
从调研情况来看,伊犁州直B牧业村社区教育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该村社区教育成效还不显著。研究发现,多元参与、协同发力的社区教育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全民教育、终身学习的社区教育视野不够宽阔,牧民主动参与社会治理意识和行动自觉明显不足,牧业村社区教育离全面融入牧业村社会治理体系,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有较大差距。
在调研中得知,B牧业村社区教育有逐渐铺开、需求扩大的趋势,但由于该县尚未成立专门负责社区教育的组织机构,管理职责不明确,对牧业村社区教育的参与主体、教育资源、经费投入等统筹协调力度不足。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各职能部门往往各自为政,分别从职责任务和部门利益角度参与牧业村社区教育。作为牧业村社区教育活动组织的重要主体,牧业村党组织难以打破牧业村社区教育资源零散分割的局面,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基层组织、集体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合作,导致当前牧业村社区教育活动呈现出明显的条块化、无序化和零散化[4],尚未形成多部门协同发力的良性发展局面。例如,当地人社、畜牧、住建、旅游等县直部门均根据政策和职责要求,在牧业村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但由于各部门在培训项目上缺少联动协作,难免造成课程的重复和交叉,既浪费培训资金又浪费培训资源。
从调研情况来看,B村牧民文化程度整体水平较低(参与问卷调查人员初中以下学历占69.6%),掌握专业技能人员较少,但迫切希望通过参加牧业村社区教育培训,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学习专业技术,拓宽发展思路(问卷调查人员中参加过村级社区教育培训的比例为93.4%)。然而,现有牧业村社区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难以满足牧民实际需求。课程设置上沿袭学校的教育模式,业已存在的牧业村社区教育本质上还处于传统成人教育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牧业村社区教育应有的内容与范围,看似热闹红火的牧业村社区教育,虽然也能让牧民学到一些惠民政策和就业技能,但与教育对象全民化和教育需求获益化结合不紧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无法产生同频共振,容易造成牧业村社区教育流于形式。
从调研数据来看,88%的牧民基本清楚村委会议事规则,但仅有40%的牧民参与过村里的议事活动,且仅对关切自身利益的议事内容较为重视,如福利、救济是牧民最为关注的议事主题,尽管也有部分牧民开始关注村级财务、项目建设、集体经济等社会治理内容,但从参与程度来看,这种参与大多是被动的、表面的、形式的。随着城镇化推进和多元化社会思潮影响,牧民思想处于传统与现代的交锋期,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尚未完全建立,还没有将自身作为牧业村建设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关键一员来对待,距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治理的现代化治理目标有较大差距。例如,在壮大村集体经济部分项目的选择上,牧民有时想法不多,还是会由乡镇政府或村“两委”来主导。
结合B牧业村社区教育、社会治理现状及相关问题分析,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牧业村社区教育的发展路径。
从东部地区的具体实践和先进经验来看,凡是社区教育成绩显著的地方,都建立健全了顺畅有效的社区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从当前情况来讲,开展牧业村社区教育,首要任务就是要按照国家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要求,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市场有效介入、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依托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办学体系和系统网络办学优势,加快构建自治区—地州—县(市)—乡(镇)—村五级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在理顺体制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制定教育规划,统筹资源力量,强化监督考核,把当前已经参与到牧业村社区教育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乡村企业、公益组织等多元主体,转化为乡村治理的“利益相关者”[5],真正成为传统牧业村社区教育的“主角”,让分散、单一的牧业村社区教育主体产生百川朝海的奔赴之力。
社区教育属于大教育的范畴,无论从现代“教育学”理论来看,还是从教育实践出发,对牧民作为学习主体的认识必须是到位的、对牧民作为学习诉求主体的认识也必须是深刻的。面对广大牧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们需要重新评估“自上而下”的社区教育模式提供的“教育产品”的市场欢迎度。在牧业村社区教育实施中,将真正贴近牧民发展需要、生活需求、情感诉求的内容,充分体现到教育课程的确定与教育活动的设计上来。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广大牧民有畅通的渠道和充分的机会,表达他们的学习诉求和愿望,即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等核心问题,都能够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反映。具体来讲,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依托开放大学全民终身教育学习网络,加大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扩大教育资源供给覆盖面,突破传统政策宣讲、技能培训、文化娱乐等课程设置,开辟多样化教育产品,满足牧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社区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广大牧民是牧业村社会治理的主体,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牧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人翁意识,全面参与牧业村社会治理过程中来。牧业村社区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提高牧民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牧业村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牧业村社区教育活动,帮助牧民培养公共意识,增强集体认同,产生情感归属,使其掌握现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政策与理念、方法与手段,进而增强他们对公共事务理解、判断和互动的能力。开发牧民参与公共管理课程,创新民意征集和协商议事制度,形成党支部引领、牧民参与、合作共商的常态化社会治理机制,为牧民有序广泛参与社会治理营造氛围创造条件。总之,牧业村社会治理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引导各族群众树立共有精神家园意识,吸引他们围绕在基层党组织周围,充分享受牧业村发展带来的实惠,让他们关注牧业村发展、支持牧业村建设、参与牧业村治理,真正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
牧业村社区教育是牧业村,也是基层社会治理全面实施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基层社会治理是牧业村社区教育开展的必要条件和有力保障。[6]牧业村社区教育离不开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目标的引导,高质量的牧业村社区教育也必然会为实现传统牧业村“善治”的目标增智助力。